新浪博客

秋游建瓯

2011-10-27 06:22阅读:537
秋游建瓯
建瓯市,古名建州,雅称芝城,地处福建省北部,是武夷山下、建溪河畔的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全市总面积4233平方千米,居福建各县(市)之首;总人口52万,居闽北各县之冠。被誉称为“闽国古都 ,八闽首府和绿海金瓯”。
建瓯是我大学同窗学友叶章健的家乡,在他的盛情邀请下,我与老伴和赞舜学友到他的家乡建瓯市游览。我们乘坐926日的“武夷快”列车,抵达建瓯站。
秋游建瓯X

王少剑校友前来迎接我们,并直接驱车到老叶大弟的家,品赏建瓯小吃和特色佳肴。在随后的两天里,我们在叶章健和王少剑好友的导游下,游览了建瓯市的主要的名胜古迹,有古楼、善见塔、光孝寺、孔庙、黄华山、归宗岩、根雕等,并到建瓯一中拜访校友,参观美丽的校园,受到了亲朋好友的热情接待,情深意切,深表感激!
建瓯标志性的建筑鼓楼
建瓯鼓楼,原为五凤楼雄伟古楼市中建,五凤楼下车如梭、人如潮,古城风光无限好。
在一千多年的历史中,鼓楼几历毁圮,也几经修建。南宋端平二
年(公元1235年),在五凤楼遗址上新建谯楼,即鼓楼新建的鼓楼,坐南朝北,采用明清重檐歇山式建筑风格,宽26.5米,纵向长17米,高28米,雄伟壮观,巍峨耸立。主楼有双层飞檐、四围红柱和雕梁画栋,极富古城风韵,又具时代新姿。楼的南北两面悬挂牌匾,上书:雄镇南天恩迎北极 鼓楼,它目睹了千年变迁的沧海桑田,也将见证建瓯奋起腾飞的灿烂明天! 秋游建瓯 登高仰望水南塔(亦称善见塔)
我们乘车到文笔峰山脚下,然后徒步走了一段黄土路,便拾阶而上。一路树木郁郁葱葱,竹林亭立,生命的绿色,带来勃勃生机。到山顶见苍劲有力的“善见塔”三个字的门匾。塔总高40米,七层;塔基深3米,条石、巨砖砌筑;地面二级台阶,砖砌塔体,八角形,底墙厚2米,直径内空8米,往上渐次缩小塔身;塔体外墙层层墙帽翘角,层次分明,每层四面对衬佛龛,有佛像雕塑其内,另四面对衬为方形通风口;塔内层层楼板,设木楼梯可供上下;铸铁板压顶,铸铜塔尖。塔体浑厚坚实,造型挺拔雄伟。
秋游建瓯
秋游建瓯

秋游建瓯

秋游建瓯

秋游建瓯
重游光孝古刹
我是第二次来游光孝寺。该寺位于建瓯城南二里许,铁狮山麓,建溪之滨,是福建省一座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环境清幽,景致雅奇,名闻中外的十方大丛林的古刹大寺。既是香客顶礼膜拜的圣地,也是游人了解佛教文化的景点。
秋游建瓯
光孝寺始建于六朝陈武帝永定二年(公元五五八年),元末毁于兵变,明洪武重建,迄今己有一千四百三十年历史。在闽无与伦比,较之泉州开元寺早百余年,有言道:没有光孝寺,那有开元寺;比鼓山涌泉寺早二百余年。光孝寺方圆占地九十一亩。全寺总长二百四十二米又三十公分,横宽一百六十一米二十公分,分别由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等建筑群组成,雄伟壮观!
秋游建瓯
秋游建瓯
大雄宝殿,万重檐歇山式屋顶,架梁式屋架,天花为明袱砌露明造顶,高十五米,宽五间深六间,约一千平方米,内檐柱罔布局采用元式减柱造法,柱直径六十五公分,柱基为清古镜式石奠。观音殿约六百六十平方米,门前石碑高丈余,殿宇楠木质结构,佛像硕大高十米,在闽省丛中,首屈一指,尤其似此规模宏丽之楠木建造佛殿,不但福建罕见,在全国而言亦属稀少。
秋游建瓯
游黄华山公园,革命烈士纪念碑前来瞻仰。
黄华山位于建瓯城北,古城墙之内侧,海拨202米,为城中之山。山上林木葱郁、曲径通幽,亭台楼阁点缀其间,秀丽为一城之最。站在山顶上,远眺双溪合抱,宛延曲折,奔流不息。
民国末以及“文革”中,黄华山松林砍烧殆尽,变成废墟。 1994年,开始重建黄华山公园。目前在山上已重建和修建黄华阁、挹爽亭、六角亭、咸宜亭、待月亭、二华叠翠亭、夕照亭及福建公学纪念亭、四省百县绿化纪念亭等多处。还建有革命烈士纪念碑和烈士陵园,满山又现一片葱绿。已建设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场所。
秋游建瓯
秋游建瓯
秋游建瓯
参观建瓯孔庙
孔庙位于建瓯市城区东北隅,始建于宋神宗年间(1068-1078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这个拥地10亩有余的庙宇有棂星门、步云桥、伴池、前殿、大成殿、明伦堂、藏经阁、崇圣祠等建筑10余处。这些建筑均仿山东曲阜孔庙的建制,分三进庭院贯穿在一条南北长达800米的中轴线上。庙的周围筑有高墙,配以门坊,黄瓦红垣,金碧辉煌。虽说比不上山东曲阜孔庙,但也确实是八闽府级孔庙之冠 秋游建瓯
秋游建瓯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