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冯至《蛇》赏析(转)

2011-06-21 11:16阅读:14,459

冯至
我的寂寞是一条长蛇,
静静地没有言语。
你万一梦到它时,
千万呵,不要悚惧。
它是我忠诚的侣伴,
心里害着热烈的相思;
它想那茂密的草原——
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
它月影一般的轻轻地
从你那儿轻轻走过;
它把你的梦境衔了来,
象一只绯红的花朵。
何其芳曾这样评价冯至早期的诗作:文字并不太加修饰,然而却表达出来了一种沉重的浓郁的感情,好像就是这种感情本身构成了它的艺术魅力。在他同时和稍后的诗人中,有比他写得奔放的,有比他写得清新的,有比他写得绮丽的,然而用浓重的色彩和阴影来表达出一种沉郁的气氛,使人读后长久为这种气氛所萦绕,却不能不说是这个作者的特长了。鲁迅称他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大概正是有取于此吧。
何其芳的评述,道出了冯至早期诗作的艺术特质。读《蛇》这首诗,我们首先惊异的,是“蛇”这个比喻。“寂寞”一直是中国历代诗人书写的主题,但是用一条安静、无言的蛇来比喻自己的寂寞,这恐怕还是第一次!这个比喻不仅新奇、大胆,突破了人们的审美常规(因此诗人会说“你万一梦到它时/千万啊,不要悚惧”),更显现出情感的深度。如果对内心的“寂寞”没有深切的体验,就不可能想出“蛇”这个奇特的比喻。
这使我还想起了海子的《眺望北方》,年轻的诗人在七月的大海边展开对自身命运的想象:“我在岩石上凿出窗户/眺望光明的七星”,而诗的最后却是“我的七月萦绕着我,像那条爱我的孤单的蛇——它将在痛楚苦涩的海水里度过一生”。正是最后这个比喻,使一首眺望远方、充满奇思异想的诗没有流于空泛,而是在骤然间具有了痛苦的深度。
回到《蛇》这首诗,诗人不仅用“蛇”来比喻自己的寂寞,在接下来还说“它是我忠诚的伴侣”,这不仅表达了某种感激之情,而且还暗示出寂寞之深;而诗人的寂寞是和一种热烈而又默默的爱联系在一起的。这种未经表达的爱,也就是人们说的“单相思”。单相思很伟大,因为它培养了想象力。因此,别看这条蛇外表安静,心里却害着热烈的乡思:它在想那茂密的草原——“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这真是异常动人!请注意诗人在这里用的是“乡思”而不是“相思”,它比“相思”的意义更为丰富。因为蛇通常生活在草丛中,因此那“茂
密的草原”才是它的故乡。它害的是一种怀乡病,它只有回到那里,才能感到生命的意义。那里,才是它生命的归宿。
读到这里,诗中“你”的所指也渐渐明确起来:她是一个诗的对话者,一个寄托了诗人的全部渴望和爱的对象。全诗即为一种在想象中展开的“我与你”的对话。
诗的最后一节,用“月影”的比喻,不仅写出了蛇的轻盈、迅捷,也写出了它的灵性,“它把你的梦境衔了来”,这样,从诗一开始的“你万一梦到它时”又回到了对方的梦,全诗就这样写出了一种“互梦”:“蛇”梦到了那“茂密的草原”,而对方也梦到了这条“蛇”;更为奇异的是“它把你的梦境衔了来/像一只绯红的花朵”,诗写到这里,由朦胧的情调和奇异的想象落脚到一个具体的意象,色调也一下子加重了。请注意用在这里的“绯红”,我们很难设想它置换成“蓝色”“白色”甚或“红色”,因为它恰好传达出全诗那种浓郁的羞涩的情感色调。读了这首诗,我们不仅感到作者的内向,也深深感到了梦到这条蛇的“她”的羞涩。“绯红”,恰好是一种羞涩的色调。
的确,“用浓重的色彩和阴影来表达出一种沉郁的气氛,使人读后长久为这种气氛所萦绕”,这就是《蛇》这首诗给我们的感受。它写出了无言的寂寞,也写出了爱的深沉;它有着奇异的想象,也刻画下它投下的浓重阴影。据诗人说,他是看到一幅衔着一朵红花的蛇的木刻画后写下这首诗的。但是,这只是对他全部生活的一个触动。从一幅画到一首诗,这中间仍有着许多难以言传的秘密。
青春是美好的,但往往也是寂寞的甚或是苦闷的,因而这样的诗对年轻的读者会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我之所以首先挑出这首诗来讲解,也正在于它是我的“启蒙”之作。我是在上高二时(那大概是在1973年,处于“文革”后期),偶然从一个同学家里发现一本已发黄的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出版的《冯至诗文选》并从中读到这首《蛇》的。从此这本书成为我青春时代最隐秘的伴侣,像“我的寂寞是一条蛇”这样的诗句,我读了甚感惊讶。我那时并不知道冯至是谁,更不知道他在文学史上有什么地位,但我感到这样的诗好像就是专门为我而写的一样!在放学后的寂静的山区公路上,我一个人大声读着冯至的诗,我一遍遍读,读得禁不住浑身战栗!可以说正是这样的诗第一次在我心中唤起了一种诗的觉醒,生命的觉醒……
对于自己的早期诗作,冯至后来并不满意。冯至在解放后曾这样说“诗里抒写的是狭窄的情感、个人的哀愁,如果说它们还有些许意义,那就是从这里边还看得出‘五四’以后一部分青年的苦闷”。(《冯至诗文选集•序》)不过,这已道出了《蛇》这样的诗的意义。青春时代那种深深的苦闷、纯洁而羞涩的爱恋和奇异的想象力,不正是人的一生中最值得追怀的吗?

注:冯至说,他创作此诗曾受到德国唯美主义画家毕亚兹莱的一幅黑白线条画的启发,那“画上是一条蛇,尾部盘在地上,身躯直长,头部上仰,口中衔着一朵花”。诗人觉得这蛇“秀丽无邪,有如一个少女的梦境”,于是诗人将少年对爱情的热烈向往想象为一条蛇,将少女的梦境想象为一朵“绯红的花朵”,却也不失为一种唯美主义的尝试。单纯的暗恋、热烈的相思以及月光下的草原和那飘逸的秀发以及娇艳欲滴的花朵。你看,那才是纯美!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