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渣机一箩筐——盘点史上最差机型(85)

2016-08-05 09:22阅读:90
结构败笔之——​
美国 兰利“飞机场” Langley Aerodrome (1903)


在各种以橡筋、蒸汽和汽油为动力的无人模型飞机上取得成功后,美国发明家塞缪尔·皮尔旁特·兰利又发展出一架全尺寸的可载人机器,他称之为“飞机场”。感觉到它从水面飞过可以更安全,兰利花费了一半的项目资金(由战争部提供),在一艘游艇上安装了弹射飞行装置,在顶部组装他的“飞机场”。他的第一次试飞以失败告终,当时弹射器的力量超过了机身的承受力。1903年12月8日他再次尝试,结果“飞机场”解体并沉入了波特马克河。9天后莱特兄弟在基蒂霍克成功起飞。作为史密森学会的秘书长,兰利竭尽所能想提升他的成就并贬低莱特兄弟的贡献,导致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执。
尽管认识到从水面飞过会更安全,但“飞机场”却没有安装浮筒或其它装置以便在水面或陆地着陆。不像莱特兄弟,兰利没有重视控制的问题,“飞机场”除了方向舵就没有副翼等其它驾驶手段。该机需要弹射器的辅助来起飞,这就让它不能算作第一架自主动力的载人飞行器,即使能够成功飞行。在那两次飞行尝试中,兰利的飞机(确切的说是“飞机场”A型)表现出太过脆弱,不能承受发射或飞行的力度,掉进了河里,差点要了飞行员及发动机制造者查尔斯·曼利的命。




渣机一箩筐——盘点史上最差机型(85)
“飞机场”基本参数:
乘员:1人
动力:38.8千瓦曼利活塞发动机X1
时速:最高估计100千米
翼展:14.60米
机长:16.00米
机高:3.50米
重量:340千克

本系列摘译自《The World's Worst Aircraft》(2005)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