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加载中...
-“读书荟”杂志
一沙一世界:郭凯经济学札记(1-1)
  零
  这本小书,收录了自2006年以来我发表在自己的博客--《郭凯经济笔记》上的几十篇博文。这些博文都经过了事后的修改和增删,有些和原文出入不大,有些已经面目全非。修改的过程中,我坚持了一个原则,就是不改变我原文的主旨。作为一个时常对正在发生的(经济)事件发表评论的人,我知道每个人大概都有冲动把自己说对的话重点标出来,把说错的话悄悄地隐去。我也有这样的冲动,但是我忍住了。因为,我想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思维的过程,思维的方式,思维的角度,而不是思维的结果。当然,我还是隐去了一件重要的东西,就是这个博客可能更为著名的名字--《人渣经济笔记》。在绝大多数人的语境里,'人渣'是个贬义词,但在我的语境里,'人渣'是对大学岁月的一种怀念。刚上大学那会儿,我们一个宿舍来自天南海北的六个男生,给我们的宿舍起了一个名字叫'渣滓洞','人渣'的名字就是从那里来的。只是,我最后还是向绝大多数人的认知习惯妥协了,因为实在不想再多费唇舌向每个好奇名字来历的人重复这个对自己来说挺有念想,对他人而言却毫无意义的故事。
  一
  2006年1月9日,北京。我不得不和当时的女友、现在的妻子谷主艰难地告别,一个人踏上前往美国的旅程。这是三年间第六次这样的告别,一次比一次难舍,一次比一次牵挂。20多个小时后,我又一次在夜色中回到波士顿。出租车穿过海底隧道,沿着已经冰冻的查尔斯河向剑桥小镇开去,不知是旅途劳顿还是心情低落的缘故,我把头无力地靠在车窗上,任凭车外的寒气透过玻璃侵袭我的脸。因为时差,波士顿那时还是1月9日,我心里感叹:时间仿佛并未流逝,而我和谷主却已经是半个地球之遥,下一次见面不知又要等到何时。
  学校那时还是假期,因此空荡荡的。没有需要参加的日常课程、讲座和学术报告,加上时差的原因,我的生物钟开始变得颠三倒四。在寂静寒冷的冬夜里,无法入睡是极度痛苦的,于是我想着要做些什么打发漫漫长夜,同时也分散一点自己对谷主、对父母还有对祖国的思念。
  博客在那时已经十分流行,虽然还没有到人人开博的地步,但在我日常和朋友连络的MSN上,只要点击几下,就能开一个博客。我于是有了写博客的念头。那时,作为博士训练的一部分和研究的需要,我阅读了大量的经济学文献,并且还在不断接触新的文献。在阅读过程中,我读到很多有意思的观点,自己也产生了很多想法。我于是想,何不把这些观点和想法简单地记下来,既让远在国内的谷主(我的父母那时还不上网)知道我每日在干些什么,又可以和平常往来的一些朋友,他们中的很多都是在美国求学的中国学生,交流一下,分享心得。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我又斟酌了几日。当时的担心是自己很快就会失去灵感和素材,而我又不想留下一个只有开头、没有结尾的东西。见过不少荒芜的博客,从开始的雄心壮志,到后来的不了了之,我还是希望能够比较持久地把一件事情做下去,要不然就不做。后来,我说服了自己,因为想到经济学的文献浩如烟海,我已经读过的东西已足以让我写上好一阵,终归不至于落到无从下笔的地步。
  于是在2006年1月13日,回到波士顿四天后,我在MSN上开起了自己的博客,起名叫《郭凯经济笔记》,意思很简单:我以做笔记的形式记下我读到和想到的东西。第一篇博文《仇恨的政治经济学》写得中规中矩,就是一篇读书笔记,只不过读的不是书而是一篇论文而已。在博客的开篇,我写下了这段算是自我勉励和自我督促的话:
  今天,突然下决心写一些自己关于经济学的想法、自己看到的别人对于经济学的想法以及自己对于别人想法的想法。我没有决心,恐怕也没有时间做到每天写上一篇,但是我想我会坚持下去的。也请我的第一个读者,谷主,以及今后也许会慢慢加入的其他读者督促我。
  那个时候,《郭凯经济笔记》是一个地地道道只有十几个读者的博客。除了谷主,剩下的都是'被阅读'的我在MSN上的好友们。
  很快,我发现自己写博客的热情远远超过最初的预期,即便是在还没有什么人读我的博客的时候。我自己的解释是:写博客给了我一个宣泄的渠道。和平时做研究不同,在博客里可以很自由,很随意,可以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另外,我也发现,我并不真的热衷于做笔记,也就是读别人的东西,然后记下来。相反,我对正在发生的事情,正在激烈讨论的观点,还有任何与中国有关的事情都充满了热情,愿意发表一点见解。这些见解,发表的时候我都觉得自己是有道理的,事后看,很多'道理'都是值得商榷的。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只是,我在发表见解的过程中,在把哪怕一件小事从头到尾说清楚的过程中,觉得很满足。经济学里有个术语叫做'显示偏好',写博客的这件事情,的的确确把我个人的偏好给显示出来了。我发现了自己爱做的一件事,然后我决定,要敢于拥抱自己的爱好,即使在不少人眼中,写博客仍然属于不务正业和浪费时间的范畴。
  不久,我也注意到,博客的读者开始缓慢却稳健的增加。开始是一天几十次点击,后来变成一百多,后来几百,慢慢就上千了,然后是几千,再后来就上了万,再再后来我就不再留意点击数了。因为很多人不直接点击也能看到我的文章--从抓虾,从鲜果,从豆瓣,从Google阅读器,从各种未经授权和经过授权的网站转载;因为,被成千上万人阅读,是一件很有压力的事情;因为,我希望保持一点点随意和自我,保留一点点博客的私人性,而当你知道有数万人在看你的文章的时候,一切都不再那么自然了。
(《一沙一世界:郭凯经济学札记》,作者: 郭凯,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1年1月,定价:39.90元)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