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海燕的草书

2011-07-05 22:09阅读:135
杨光祖

我的朋友杨海燕,好读书,善书法,自言一天不写,即惶惶不可终日。他的篆书笔墨淋漓,颇有吴昌硕的风貌。曾送我一副篆书对联,我一挂上墙,就喜不自禁,手舞足蹈。那线条,如矫龙盘踞扭曲,元气贯通,真是目下书坛少有的功力。但他最喜草书,他说,草书才是书法的最高境界。我知道在真草篆隶行各体里,草书最具抒情,极富写意。当然,也很难出成绩。这里除了苦练之外,我想与书家的性情、天赋也大有关系。比如徐渭,他的那种奇傲的性格,就很适合草书。2010年在绍兴徐渭故居看到他的草书《白燕草书》,徘徊不忍离去。
海燕的草书,虽也龙蛇飞舞,但没有徐渭那样的满纸狼烟,气势逼人。相反,还有一点羞涩。他喜欢傅山,傅山的气势亦大,但不脱颜体的烙印。海燕的草书,更多篆书的韵味。线条遒劲,有藤似地的力道,和那种生生不息的刚健。他的草书线条盘旋,扭曲度大,又兼浓墨重彩,猛一看,不是很美,甚至还有点丑。但细细品味,竟久久不能离去。那恣肆的线条里,有一种说不清楚的东西,在那里吸引着你,让你慢慢地去品味。
我们当代很多名家的书法,打眼一看,美不可言,或怪不可言,买回来挂在墙上,两三天就感觉到一种厌恶,过不了一周,你就得赶紧取下来,因为挂不住。古人说书法养人,读古人法帖,养气。可看当代人的书法,大都泄气,能看上三天的,非常之少。我才知道他们的书法,就是为了展览,也只能展览,图的就是一时的视觉冲击。他们的书法,是无法放在家里,慢慢地品的。因为他们的是“技术”。
杨海燕的书法,是可以上墙的,而且是能挂住的。每天看他的那线条,那墨色,真还有一种享受在。陈传席评贾平凹的书画,认为贾不懂技法,但一下子就到了最高境界。这话前半句很正确,后半句太离谱。我们评价杨海燕书法,也不能说他已
经到了最高境界,这是不可能的,谁都到不了那个境界。可我敢说,就我目前看过的当代书法,能与他比比的还真的不多。
孙过庭说:“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韩玉涛阐释此句说:
这两句,是书法的定义,也是一切中国艺术的最后的意匠。……中国美学,不过两点:一、骚魂,即“风骚之意”;二、草法,即“天地之心”。这“风骚之意”,若不借“天地之心”,即宇宙线条,是写不出来的
海燕的草书,技术娴熟,力量老到,速度在不快不慢之间,近乎中庸之道。我看重海燕的草书,不仅在其书法,更在书法之外。这就是“风骚之意”、“天地之心”。我们目下的书坛充斥着书法技术员,在匠人的意义上大都是成熟的。但论“书法”,可谈的并不多。苏轼诗曰:“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真正说出了书法的妙道。不读书,只苦练字,即使用坏的笔堆成山,也未必能写出好字来。读海燕的草书,可以看出他的趣味之高妙,眼光之高古,审美之超越。
他是有家学的,从父亲那里得到了很多,尤其那种情趣。我见过他父亲的书画,很有造诣,意趣高雅。而他的故乡武威,又是甘肃省的文化深厚之地,人才辈出。习染所至,眼力自是不一般,看他读的书,大皆脱俗之辈。我近年的喜读之书,很有一些是他推荐的。就对书法史之谙熟,对从古代到当代的书法家作品之品评,到他那个程度的,当代书坛似乎也不是很多。不说古人了,那是他的最爱;就近人来说,林散之、卫俊秀,他是很推崇的。孙伯翔、邱振中、沃兴华之辈虽不崇拜,但其人其作,也是很熟悉的,可谓转益多师是吾师。有如此趣味、胸襟,又耽于书法,乐之者不如好之者,其境界自是非同一般。
我经常说杨海燕是魏晋中人,他有一种青白眼,不愿意低下自己高贵的头颅去迎合世俗。我是一个俗人,总劝他搞点宣传,发表一些文章,起码可以买出一点书法作品,可以以书养书。现在的物价这么高,而从事书法艺术,又是一个很耗钱的雅趣,起码笔墨纸砚就很费钱,尤其纸张,眼看一天比一天高。他不听。他固执地认为,自己的水平还很低,应该埋头写字,那些东西没有什么价值。每劝一次,他拒绝一次,每一次我在感觉自己很俗的同时,也很佩服他的定力。
从他那里,我第一次知道,书法是一种教养,是一种完全属于自己的艺术活动。王羲之的书法、颜真卿的书法,为什么高不可攀?因为他们从不用它来赚钱,养家活口。在书法那里,他们体会到一种“自由”的东西。庄子讲“逍遥游”,他们在书法中接近了这个境界。孔子说“游于艺”,一个“游”字多么重要。他前面还说了“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没有这些,那个“艺”就成为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傅山说,人奇字自奇。这话没有什么错。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俗人,会写出什么好字来?真正的大书家不会去“创作”,书法就是他的日常状态。他写字,就是写自己。我们看他的字,也能感觉到他的奇绝、沉郁、雅致。王羲之一卷《兰亭序》让多少人为之折腰,这不是“技术”二字所能包举的!
钱钟书说,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看来不是没有道理。因为所有的学问一成显学,也就成为了俗学。而艺术这东西,一沾点“俗”字,就彻底完蛋了。

201153兰州
(兰州市安宁区甘肃省委党校文史部 730070


海燕的草书
杨海燕草书(·王勃 春庄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啼喧。)

海燕的草书
海燕草书(调与时人背,心将静者论。终年帝城里,不识五侯门。)



海燕的草书
徐渭草书(下同,转自拙风文化网)
海燕的草书
海燕的草书
海燕的草书
海燕的草书
海燕的草书
海燕的草书
海燕的草书
海燕的草书
海燕的草书
海燕的草书
海燕的草书
海燕的草书
海燕的草书
海燕的草书
海燕的草书
海燕的草书
海燕的草书
徐渭《草书白燕诗卷》纵30厘米,横420.5厘米。绍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录自赋《白燕诗》四首。该诗卷为后三首。1984年初移交绍兴市文管会保管。

  释文:白燕诗卷西飞岁岁侯青阳。花发名园何处藏。天子郊禖呈瑞色。主人台榭有辉光。轻翰掠雨绡初剪。小尾流风练愈长。万里东归看易没。海天元是白云乡。一时伴侣自应稀。海路空长遇亦非。汉将玉门投老入。赵妃雪夜待人归。孤回夏日摇寒雪。渐下秋空见羽衣。却说朱门无可托。玉楼天上任高飞。素壁红芳照苑墙。冲花泛羽唼群芳。霜迷万瓦单栖渺。草绿千堤片影凉。云母屏深低缟袖。水晶帘动拂流黄。西园蝴蝶浑无赖。暗粉飘尘上海棠。白燕四首。书似镇南朱内史一笑。天池徐渭。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