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祖
我的朋友杨海燕,好读书,善书法,自言一天不写,即惶惶不可终日。他的篆书笔墨淋漓,颇有吴昌硕的风貌。曾送我一副篆书对联,我一挂上墙,就喜不自禁,手舞足蹈。那线条,如矫龙盘踞扭曲,元气贯通,真是目下书坛少有的功力。但他最喜草书,他说,草书才是书法的最高境界。我知道在真草篆隶行各体里,草书最具抒情,极富写意。当然,也很难出成绩。这里除了苦练之外,我想与书家的性情、天赋也大有关系。比如徐渭,他的那种奇傲的性格,就很适合草书。2010年在绍兴徐渭故居看到他的草书《白燕草书》,徘徊不忍离去。
海燕的草书,虽也龙蛇飞舞,但没有徐渭那样的满纸狼烟,气势逼人。相反,还有一点羞涩。他喜欢傅山,傅山的气势亦大,但不脱颜体的烙印。海燕的草书,更多篆书的韵味。线条遒劲,有藤似地的力道,和那种生生不息的刚健。他的草书线条盘旋,扭曲度大,又兼浓墨重彩,猛一看,不是很美,甚至还有点丑。但细细品味,竟久久不能离去。那恣肆的线条里,有一种说不清楚的东西,在那里吸引着你,让你慢慢地去品味。
我们当代很多名家的书法,打眼一看,美不可言,或怪不可言,买回来挂在墙上,两三天就感觉到一种厌恶,过不了一周,你就得赶紧取下来,因为挂不住。古人说书法养人,读古人法帖,养气。可看当代人的书法,大都泄气,能看上三天的,非常之少。我才知道他们的书法,就是为了展览,也只能展览,图的就是一时的视觉冲击。他们的书法,是无法放在家里,慢慢地品的。因为他们的是“技术”。
杨海燕的书法,是可以上墙的,而且是能挂住的。每天看他的那线条,那墨色,真还有一种享受在。陈传席评贾平凹的书画,认为贾不懂技法,但一下子就到了最高境界。这话前半句很正确,后半句太离谱。我们评价杨海燕书法,也不能说他已
我的朋友杨海燕,好读书,善书法,自言一天不写,即惶惶不可终日。他的篆书笔墨淋漓,颇有吴昌硕的风貌。曾送我一副篆书对联,我一挂上墙,就喜不自禁,手舞足蹈。那线条,如矫龙盘踞扭曲,元气贯通,真是目下书坛少有的功力。但他最喜草书,他说,草书才是书法的最高境界。我知道在真草篆隶行各体里,草书最具抒情,极富写意。当然,也很难出成绩。这里除了苦练之外,我想与书家的性情、天赋也大有关系。比如徐渭,他的那种奇傲的性格,就很适合草书。2010年在绍兴徐渭故居看到他的草书《白燕草书》,徘徊不忍离去。
海燕的草书,虽也龙蛇飞舞,但没有徐渭那样的满纸狼烟,气势逼人。相反,还有一点羞涩。他喜欢傅山,傅山的气势亦大,但不脱颜体的烙印。海燕的草书,更多篆书的韵味。线条遒劲,有藤似地的力道,和那种生生不息的刚健。他的草书线条盘旋,扭曲度大,又兼浓墨重彩,猛一看,不是很美,甚至还有点丑。但细细品味,竟久久不能离去。那恣肆的线条里,有一种说不清楚的东西,在那里吸引着你,让你慢慢地去品味。
我们当代很多名家的书法,打眼一看,美不可言,或怪不可言,买回来挂在墙上,两三天就感觉到一种厌恶,过不了一周,你就得赶紧取下来,因为挂不住。古人说书法养人,读古人法帖,养气。可看当代人的书法,大都泄气,能看上三天的,非常之少。我才知道他们的书法,就是为了展览,也只能展览,图的就是一时的视觉冲击。他们的书法,是无法放在家里,慢慢地品的。因为他们的是“技术”。
杨海燕的书法,是可以上墙的,而且是能挂住的。每天看他的那线条,那墨色,真还有一种享受在。陈传席评贾平凹的书画,认为贾不懂技法,但一下子就到了最高境界。这话前半句很正确,后半句太离谱。我们评价杨海燕书法,也不能说他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