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历史看短跑起跑方式的优劣
1896 年的第一届现代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上,大部分参赛选手当时都是采用传统的站立姿势起跑,而美国选手伯克却用了一种与众不同的起跑姿势,那就是在脚前挖两个小坑,双手手心向下按在地上,然后两腿前后分开,臀部高高抬起。当时,伯克的这个姿势引起了现场观众的大笑。不过笑到最后的却是伯克,而不是那些无知的嘲笑者。正是凭借这种当时被看成是怪异的起跑姿势,伯克成为起跑线上反应最快的一个,最终以12秒的成绩夺得了冠军。其实现在我们都知道了,这种姿势就是具有充分科学依据的蹲踞式起跑的雏形,也是国际田联现在统一采用的起跑姿势。
为什么蹲踞式起跑和站立式起跑,仅仅因为姿势的不同,就在成绩上有那么大的差别呢?让我们从科学的角度来解析一下。通过对两种起跑姿势进行生物力学对比发现,这两种姿势的肌肉用力顺序是不一样的:蹲踞式起跑的水平支撑反作用力比较大,而站立式起跑的水平支撑反作用力比较小;另外,蹲踞式起跑时获得的水平后蹬力要明显大于站立式起跑的水平后蹬力。正因为这些差别,蹲踞式起跑可以使加速过程加快,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让运动员达到最高的速度。这就是说,只有找到最符合力学原理的姿势,才能最大限度地突破运动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