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苏宁2013年报

2014-03-29 17:44阅读:791
评论:2013年苏宁出现了预期中的季度亏损并且2014年一季度仍将继续亏损4亿元左右,今天网上好像炸开了锅,认为苏宁将如何如何的评论家比比皆是好不热闹,说苏宁将ST的也大有人在。半年之内,人性在苏宁身上得到了集中彰显,去年8月9月苏宁从4.56元连续涨停两个月就到14.33元的壮观景象好像已经成了海市蜃楼。
投资是自己的事,现在这个价位根本不考虑卖出苏宁。
苏宁2013年末股东人数39.5万,今年3月21日已经达到42.7万再创历史新高。

苏宁2014一季报预测
2014一季度家电零售市场增长放缓,景气度较弱。整体来看一季度受市场因素影响公司销售收入出现下滑,双线同价、市场竞争使得毛利率维持在较低水平,而人才引进、物流、研发等长期投入仍在持续开展,由此带来公司一季度经营出现亏损,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5,000万元至45,000万元。 公司在2014年推进的战略执行、战略落地的工作就是要推进公司进入一个新的增长轨道,构建新的盈利能力。 2月份公司全面进行了布署,优化了组织、统一了思想。但新的运营体系的成熟,用户体验改善,供应链效率提升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开始显现效果,公司的要求是6-9个月的时间,一切工作重心向此聚焦。 公司认为苏宁的战略已经清晰、路径已经明确,只要按照年初制定的执行,聚焦方向踏实地开展工作,在本年度后期公司的经营指标将逐步好转。

苏宁华东一区包括江苏、安徽、山东;华东二区包括上海、福建、浙江、江西; 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
西、内蒙; 西南地区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 华中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 东北地区包括辽宁、黑龙江、吉林; 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
从2013销售增长情况看,华东、华南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其它地区还基本都是两位数增长。利润产出前3的地区是重庆、北京、上海。

2013苏宁云商董事会报告
2013年,国内外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宏观经济增速有所放缓,零售行业继续承压,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零售额同比增速较上年放缓1.9个百分点,连续两年增速下滑。零售行业面临消费复苏缓慢、渠道竞争激烈等难题,行业景气度仍在低位运行。为实现新发展,零售行业加快转型探索,越来越多的实体零售商纷纷开始了线上线下全渠道打通的尝试。 苏宁作为零售行业转型的先行者,过去五年一直在积极探索传统零售企业转型互联网零售企业的方法和路径,2011年我们明确了面向未来十年的战略规划,以“科技转型、智慧升级”为核心,围绕连锁发展、电子商务、营销创新、服务升级推进转型,经过两年的实践摸索,2013年苏宁进入了转型提速的深化阶段,更名“苏宁云商”,全面转型“云商”发展模式,明确了以互联网零售为主体,打造O2O的全渠道经营和线上线下的开放平台的“一体两翼互联网零售路线图”。围绕互联网零售转型,2013年公司做了很多战略布局,2月份再造组织架构,实现了双线渠道的全面融合、资源的全面共享;6月份推出线上线下同价政策,为实现全渠道经营打破价格壁垒;9月份启动开放平台,全面开放公司能力,实现全品类经营;同时还探索互联网化门店模式,统一线上线下购物体验;年底还推进苏宁互联网文化的再造工作。随着各项工作的持续推进,公司互联网转型路径越来越清晰,布局也日益完善。 综上,2013年外部环境不甚乐观,公司积极应对加快转型进程,探索建立新型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加大在市场推广、人员储备、物流平台建设等方面的投入,进行超前储备,短期来看对公司运营效益带来影响,但长期来看有助于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升客户体验和降低企业成本,为公司实现互联网零售转型奠定基础。201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2.92亿元,较上年同比增加7.05%,利润总额、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较上年同比下降95.55%、86.11%。
一、2013年公司经营回顾
1、全面丰富品类,持续供应链优化,加速线上线下融合
 整合商品经营组织,推进商品融合与双线同价。
2013年,公司通过库存共享、系统整合,推动了商品SKU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实现O2O的商品融合;6月份通过供应链和价格策略优化,实现线上线下两个渠道统一政策、双线同价,实现了O2O的价格融合。
 借助双线优势,全面丰富商品品类
充分借助线上线下渠道,进一步丰富新品类经营,拓展母婴、美妆、百货、日用品、图书等品类,影音产品、净水与空净产品、高端西式厨房及精品电器、智能家居等电器类新产品全面上线。
 持续深化供应链变革、推进采购协同。
继续加强与供应商在包销定制、品牌授权等产品合作;加强自主产品开发,自主产品线进一步丰富,年内开发完成“伯乐”冰洗品牌系列、“惠而浦”生活电器系列,成功上市先锋平板电脑。 通过SCS升级和数据开放,实现供应商自主管理商品运营、客户运营,提升预测补货与自动分货能力,进一步深化供应协同;上线店面寻源系统,打通线上线下库存,优化供应链规则,加快客户响应速度。

2、完善入口布局,升级融合体验。
(1)优化连锁网络、推进店面互联网化,引领虚实融合的O2O模式
 优化网络布局和店面结构,持续推进业态升级。5月拉萨店开业,完成中国大陆所有省份连锁布局,加快推进Expo超级店、地区旗舰店的业态标准化建设,在北京、无锡两地尝试开设红孩子实体店,丰富线下平台产品。
 丰富店面功能,从单一的以销售为主,通过嫁接二维码、WIFI、移动客户端等信息技术,打造集展示、体验、服务、销售于一体的互联网店面。在全国所有店面增设网购自提点、直销区,突破店面的时空局限,基本实现商品展示、便捷支付、物流配送的线上线下融合,创新了消费体验。
 全面加强店面终端人员的互联网知识技能培训,提升店面终端人员、店长对O2O模式的理解和实践,同时优化激励考核体系,将以店面为中心的本地化用户运营能力作为工作的重心,提升互联网时代的店面经营能力。
(2)围绕客户体验,加强电子商务平台运营能力建设
 组织管理方面,完成互联网模式下的组织架构整合,以客户为导向,注重电子商务平台的运营推广和用户体验的不断优化;同时,调整优化线上运营考核指标体系,提升内部管理效率和用户流量管理水平。
 品类拓展方面,加速突破母婴、化妆品、百货等重点品类;本地生活、商旅、数字应用等虚拟产品事业部完成了团队的基本建设工作,经营产品涉及机票、旅游、酒店、阅读、游戏、应用商店、彩票、社交媒体等诸多领域。
 移动端建设方面,组建专业团队,加速移动端产品研发,完善苏宁易购客户端,结合O2O模式推广社交化应用,借助PPTV聚力在移动互联网的用户资源,实现技术与会员共享。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推广,促进移动端业务的快速发展。
 开放平台建设方面,9月份公司推出了3.0版本的苏宁开放平台—苏宁云台,具备“双线开放、统一承诺、优选精选和免费政策”四大差异化的核心特征,得到商户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响应。通过开放平台,苏宁将多年积累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后台资源全面对外开放,真正实现全社会的资源共享与价值协同,奠定苏宁全面互联网发展格局。
2013年,公司通过在组织管理、品类丰富度、用户体验等方面持续深化,线上业务实现销售收入218.90
亿元(含税),同比增长43.86%,另经统计,“红孩子”母婴、化妆品等销售收入(2013年1月1日-2013年3月31日期间)及开放平台业务、商旅、充值、彩票、团购等虚拟产品代售业务规模合计约为42亿元(含税,均未纳入苏宁合并利润表销售收入)。 (3)借助双线融合,树立品牌形象,强化O2O新体验。 市场宣传方面,借助热门影视植入、娱乐节目合作、明星代言等方式,传递青春、梦想的品牌主线。促销推广方面,充分利用社交工具和大数据,开展精准营销,成功实施了多次“双线万人抢品类”促销活动、国内首届O2O购物节,凸显线上线下联合促销优势。

3、持续推进服务体系能力建设
(1)物流服务方面
 物流基地建设,报告期内,公司位于哈尔滨、包头、济南、南昌、广州等八个城市的物流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公司共计在全国19个城市物流基地投入使用,同时长春、福州、武汉、乌鲁木齐等17个城市物流基地在建,另外22个城市物流基地落实选址,完成土地签约;此外,南京、北京、广州小件商品自动分拣仓库投入使用,沈阳、上海、重庆等地的小件商品自动分拣仓库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中,成都、天津、武汉、杭州、西安等小件商品自动分拣仓库完成土地签约。
 物流体系建设方面,在工作内容上,开始从传统单一的大件配送转向融合大小件的综合性配送,结合仓储及商品的差异进一步优化物流配送模式。在开放平台推动下,物流体系逐步转为面向社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已经取得了覆盖全国164个城市的国内快递业务资质,并于2014年初取得国际快递经营业务许可资质,加快国内、国际快递业务发展,提高最后一公里配送效率。
(2)信息平台建设方面
 在研发架构体系上,先后成立北京和硅谷两个研发中心,加强对行业前沿技术的研究探索。团队建设显著改善,研发人员团队规模持续增加,核心研发人员已达到近3000人。
 在推进O2O融合方面,成功融合线上线下两套系统,实现订单、物流、价格的统一化。自主开发上线LES系统,实现对物流运营的支撑,供应链系统进一步完善,实现预测补货功能、提升运作效率。
 在技术应用和产品研发上,成功上线开放平台系统,积极开展云计算、大数据的技术研究工作,全面推进移动、社交等应用开发。
(3)金融服务方面
2013年,公司成立金融事业部,一方面完善组织体系、人才团队建设,另一方面推进各类牌照资质的申请,配套苏宁互联网零售模式的建设。支付方面,获得了基金销售支付结算业务的许可,开发并试运营“零钱宝”产品;供应链金融方面,苏宁小贷公司运作逐步步入正轨,筹建商业保理公司;此外,公司还申请成立保险销售代理公司,进一步丰富了面向消费者、合作伙伴、企业商户的金融产品。
4、推动人才结构优化,助力企业管理转型
 在人才引进方面,对于公司转型发展中需要的诸如互联网运营、信息技术、小件商品物流管理以及金融产品等新业务领域,公司加大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引进社会化成熟人才,配套有竞争力的薪酬激励体系;同时,在自主人才培养方面,进一步坚持1200工程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引进,尤其启动管培生计划,定向引进高素质大学生,作为公司核心管理干部的储备,为公司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
 在培训与能力提升方面,组织开展各类专题会议、外部讲坛、内部分享课堂、大区间交流等活动,推动互联网战略思想的普及与落地。为适应各项业务发展,苏宁大学组建了电商学院、IT学院、开发学院、开放平台培训中心、网络大学等一系列二级学院,组织人员培训60多万人次,培训能力与效果进一步增强。
 在管理理念方面,在继承原有苏宁文化的基础上,解放思想、主动汲取互联网时代的优秀文化因子,尤其在用户体验、产品研发、社会化营销与内部管理效率等方面进行充分融合。企业转型必然要以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变革作为支撑,公司立足长远、循序渐进,探索建立符合行业特性和企业特质的、更具时代性的企业文化。
5、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品牌价值持续提升
 4月19日,苏宁荣获第八届“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捐赠企业”奖,以表彰公司对公益慈善的持续投入与积极实践;
 6月27日,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2013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苏宁以956.86亿元的品牌价值再度成为中国最具价值的商业零售品牌。
 12月17日,商界传媒主办的第九届“2013最佳商业模式中国峰会”,凭借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创新转型、引领传统零售走向互联网零售的优异表现,苏宁荣膺“最佳商业模式”奖项。
二、 连锁发展情况分析
1、连锁发展基本情况
(1)大陆市场
2013年,公司在持续推进连锁纵深发展的同时,继续加大店面调整,优化店面布局。报告期内,公司新进6个地级以上城市,19个县级城市,新开店面97家,其中二三级市场开发力度持续加大,新开店数量占比达到72.16%;继续贯彻旗舰店策略,升级改造EXPO旗舰店、地区旗舰店,同时通过设立综合服务专区、易购直销区、易购体验区等方式丰富门店功能,在北京、无锡尝试推进“红孩子”实体店面建设,积极探索苏宁店面的品类升级、体验升级和服务升级;对于店面密度较大的一级市场的部分低效社区店以及一些不符合公司连锁发展规划标准的门店加快主动调整,年内共计关闭各类店面176家。
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公司在大陆地区已进入277个地级以上城市,拥有连锁店面1,585家,其中常规店(旗舰店、中心店、社区店)1,495家,县镇店76家,乐购仕店12家,红孩子店面2家,连锁店面积合计667.49万平方米,其中购置店面38家,自行开发店面4家,合作开发长期租赁店面8家,另公司位于北京、上海、杭州、西安等地的自建店项目正在建设中,公司通过购置、自建,与大型地产商合作开发方式拥有较多优质店面资源。
(2)国际市场
报告期内,公司在香港地区新开店面3家,关闭店面4家;在日本市场新开店面2家,关闭店面1家,海外市场发展相对稳固。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香港地区拥有连锁店面29家,在日本市场拥有连锁店面12家。 综上,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中国大陆、香港地区、日本市场拥有连锁店面1,626家。

3、连锁店经营质量分析 随着公司店面结构的优化,店面改造升级后环境、产品、功能日益丰富,客户体验进一步提升,店面经营质量也有所提高,报告期内公司可比店面(指2012年1月1日当日及之前开设的店面)销售收入同比增加6.36%。

八、核心竞争力分析
2013年苏宁全力转型提速,明确了以互联网零售为主体,以O2O的全渠道经营模式和线上线下开放平台为两翼的“一体两翼互联网路线图”,就是要将线上线下的资源融为一体,然后按照平台经济的理念,最大限度的向市场开放、与社会共享、从而实现流通领域新一轮的资源重组与价值再造。为此,公司必须始终围绕零售本质、立足长远,加大前后台各项投入,发展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 实体网络建设方面
互联网技术支撑下的线上线下融合的模式,即020模式,需要强大店面网络体系支撑,而且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店面的体验、服务与互联网的便利、社交会无缝结合,优质店面的资源价值会重新凸显。因此,苏宁会坚定发展遍布全国的门店网络体系以支撑020的发展。相对于传统零售、纯电商或纯品牌而言,苏宁有O2O模式实施的先天优势,拥有遍布全国300个左右城市的经营、管理和服务的网络及团队,消费者对苏宁品牌的较高认知度和忠诚的用户群体以及丰富的供应链体系管理经验。但与此同时,苏宁还必须积极优化布局,全面建设互联网化的门店,将原先纯粹的销售功能,升级为集展示、体验、物流、售后服务、休闲社交、市场推广为一体的新型实体门店。
 供应链管理方面
二十多年零售经营的积累使苏宁拥有了良好的品牌、高质量客户的流量以及掌握大规模供应链物流整合运营的能力,利用此优势,苏宁加快开放平台建设,积极对外输出资源。一方面,开放平台可以形成供应商、苏宁之间的有效分工协同,发挥各自资源优势,提高市场价值;另一方面,苏宁开放平台推出之后,苏宁产品拓展能力加强,形成从电器3C到日用百货、内容产品、生活服务等综合品类一站式服务能力,产品规模也将得到快速提升,客户粘性增强。同时,在数据获取、分析能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苏宁对商品发展趋势、商品成本优化、商品合理定价的能力才会不断加强,从而形成突出的采购能力、差异化产品及自主品牌的经营能力,既能满足用户需求,也能提升盈利能力。
 “物流云”建设方面
物流平台及运营能力的不断巩固是苏宁互联网下商业模式的重要支撑,也是成功实现互联网转型的核心之一,公司持续推进建设“物流云”。截至本报告期期末,公司完成19个城市物流基地建设项目,17个城市物流基地处于在建,22个城市物流项目完成土地储备,同时北京、南京、广州等全国12个核心城市面向电子商务中、小件商品的自动化分拣中心陆续投入并开工建设。公司将加快物流基地的建设,力争在2015年前完成全国物流基地的第一轮布局。物流配送方面,公司已经取得覆盖全国164个城市的国内快递业务资质,以及国际快递经营业务许可,公司还将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加快城市快递体系的完善,结合自营与合作,建成5000个城市配送点、形成5万名专业快递员队伍,不断加强采购仓储、干线物流、区域转配和城市快递等综合功能的建设,提高面向消费者的最后一公里配送效率,并逐步向合作商户开放物流服务。
 信息化建设方面
公司目前已经拥有核心信息研发人员近3000名,包括架构师、开发工程师和产品经理,还将每年通过招聘应届毕业生自主培养以及引进成熟人才的方式打造长期稳定的专业团队,提高研发速度和效率。目前已经在南京、北京、美国硅谷等地建立了信息研发中心,全面提升技术研发能力。公司将围绕数据安全、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构建涵盖云计算、云存储、云数据的“IT云”,加强对行业前沿技术的研究探索,建立大数据管理应用能力。
 企业文化创新方面
互联网零售的文化特征是注重用户体验和快速应变能力,用开放分享的思想重塑价值链,用平等的企业氛围促进创新。苏宁的互联网文化是在吸纳和学习互联网优秀的文化元素,同时传承苏宁优秀的文化内核,互相融合,形成苏宁新的互联网企业文化体系。为此苏宁推出了一系列包括事业部组织变革、目标计划管理、员工内部创业机制等措施,更加强调和倡导员工的自主创新能力、小团队协同能力,以及自主管理目标的能力,重视以人为本,强化员工的自我管理、自我驱动意识,发挥每个人的创造力,提升工作效率。

2014年,公司将贯彻执行“三效”法则,遵循产品突破、项目突破的科学执行方法,推进公司全渠道、全品类、前后台能力建设。
一、全渠道经营
1、连锁平台建设
连锁店开发方面,继续完善全国布局,结合经营数据、持续全方位评估店面,对于一级市场低效社区店以及各类不符合开发规划标准的店面进行快速调整,预计全年关闭/置换店面150-160家;在一二级市场重点布局城市核心空白商圈,完善超级店、旗舰店布局,持续推进门店布局优化,提升门店经营规模;加快三级市场开发力度和速度,纵深三级市场网络布局,一开始就以O2O模式抢占市场机遇,重点在安徽、山东、湖南等地进行规模拓展。全年计划新开店200家。
连锁店升级方面,借助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建立起互联网时代的门店新标准。一方面,通过成立互联网门店研发体系,主攻店面O2O研究,在基础设施、流程服务和展示体验等方面建立O2O模式与流程的标准,满足用户的购物体验需求,构建门店全新的经营能力。另一方面,探索门店品类结构拓展与优化、商品体验模式创新、库存部署方式变革、服务功能完善以及品牌推广方式突破,形成互联网时代门店经营模式的标准。

2、互联网平台建设
进一步以用户体验为中心来开展互联网平台的建设,通过6个月左右的时间集中精力提升UI(用户界面)、搜索、购物流程、支付、会员服务等方面的基础流程的体验;其次,打造3C、母婴、超市三个重要的专业频道,在SKU的丰富性、库存的满足率、新品的推广能力等方面建立优势和消费者认知;第三,结合产品特色,细分客户群体,在预售、团购、闪购、抢购、会员权益等方面推出特色的营销产品;最后,加强团队的互联网认知、互联网能力的提升,形成更适应市场竞争、消费者需求的运营体系。
3、移动互联网发展
作为O2O 融合的关键纽带和载体,公司将加快移动互联网的建设。一方面,公司将形成以苏宁易购、苏宁易付宝为核心的移动应用矩阵,加快研发迭代速度与下载推广规模;另一方面,推出以发展O2O为重点的苏宁云信产品,打通线上线下流程,建立门店、店员、商户与用户之间新型的社会化营销关系,同时积极利用国家移动转售业务开放的机遇,加快苏宁互联品牌推广,经营体系完善,在资费、通话、应用服务等方面以用户体验需求为中心进行创新突破,推动苏宁移动互联网的突破。

4、家庭互联网发展
家庭互联网是全渠道经营、多屏互动融合的重要一环,借助上年战略投资的PPTV聚力的视频内容、视频播放技术优势,立足苏宁产业链整合、终端销售推广能力,在全面规划准备、具备最优用户体验的基础上,公司将全面推广PPBOX,PPTV互联网电视以及其他周边产品,抢占用户规模,并积极探讨智能购物、视频电商、智能家庭等模式。

二、全品类经营
1、自营产品方面
自营产品是公司产品经营能力的基础。公司将借助采购规模、物流优势确保家用电器产品的领先优势;积极推广尤其是在一线城市采取积极的价格策略扩大3C产品规模与互联网份额大力宣传红孩子品牌,结合特色服务、社会化营销、丰富关联品类,巩固中国最专业的母婴网上品牌的消费者认知积极筹划苏宁网上超市业务,在物流、供应链配套的前提下,在上海、北京、南京等城市率先开展。
2、开放平台方面
开放平台经营是公司产品经营能力的延伸,公司将聚焦平台功能的完善,优先提升商户的用户体验和操作便利,尤其在店面运营与数据管理方面;招商环节更加注重商户的质量与运营能力,形成与苏宁品牌、品质相匹配的商户组合,将确保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放在第一位,在给予商户最优惠的政策的基础上严格质控体系;品类拓展上聚焦运动户外与家居家用等,做深做透重点品类;加快流量管理、广告推广平台建设,协助商户做大规模,建立成功典范。
3、自主产品方面
自主产品是公司经营能力的突破。公司将成立独立的自主产品公司,建立市场导向和用户导向,根据市场需求和用户体验,从产品调研、设计、开发到产品推广、销售一整套体系来推进自主产品的经营工作,全年培育出2-3个具有较强市场影响力和良好用户口碑的自主产品品牌。
4、金融产品方面
金融业务作为公司零售主业中的一个必要配套环节,对于消费者购物支付体验,供应链效率提升,以及商品丰富度提高是有必要性的,由于金融业务的专业性,公司将从长期培育角度,优先完善人才团队、运营能力、风险管控体系建设,聚焦核心业务产品,循序发展。 个人用户方面,聚焦易付宝体验功能快速完善的基础上,围绕零钱宝与信用账户两个核心产品来进行用户拓展与规模发展,结合满座网生活服务商户、苏宁易购开放平台商户O2O需求探索对外拓展; 企业用户方面,聚焦供应链融资,在与银行合作为主的基础上,完善苏宁小贷、保理经营体系,打通商品流、物流、资金流,提升供应链效率;金融产品丰富方面,继续加大延保、预付卡业务的发展,根据能力、资源循序渐进推进基金、保险销售业务。 在发展苏宁金融业务的过程中,公司将主要采取与金融机构分工协作、融合合作的方式,充分发挥苏宁在用户需求、整合营销上的特点以及金融机构在产品专业、风险管理上的特点。

三、营销推广方面
2014年,公司将围绕用户体验这一前提,积极推动双线融合的推广,创新互联网应用开展精准营销。 推广导向上,实现线上线下促销形式、活动安排、会员服务的全面统一,研究互联网时代的传播媒介、内容策划,加大新媒体、社交媒体的运用,注重投放效果; 营销产品上,简化促销形式、优化购物体验,根据客户需求推出创新性的营销产品与品牌,形成良好口碑并持续传播。 会员营销上,挖掘会员大数据,增强精准营销能力,结合体育热点和消费旺季,制定明确的各类促销计划,注重促销绩效,提高投入产出比。

四、后台平台发展方面
1、信息体系建设方面
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形成以技术带动创新、发展的核心能力。通过组织优化、推动研发体系与业务体系的融合,更好的以用户为中心进行产品设计、资源调度、计划安排工作;通过硅谷、北京、上海等地研发中心的发展与新设,在云计算、大数据、搜索、金融等领域实现突破;通过研发流程、质控流程与运维流程的优化,建立符合互联网特点的技术管理体系,提升研发效率,确保应用稳定;在系统架构优化整合、专业人才引进、创新机制文化建设等方面同步继续完善、健全。
2、物流体系建设方面
成立物流公司,独立运作物流业务,以用户体验为中心,加速从企业物流到物流企业的转变,充分发挥公司仓储布局、运输、渠道、牌照等优势,提升物流投入产出。
加强物流运营能力建设,全面梳理改善现有业务流程,建立流程标准化,全面提升物流仓储能力、作业效率、配送能力以及最后一公里建设;科学推进物流布局与建设,通过供应链体系的建设,推进库存配送的科学化管理。在全面提升物流体系能力的基础上,优先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建立起领先同行的服务能力,提升用户体验,同时突出公司在二三线城市物流布局优势,建立用户第一认知。

3、客服体系建设方面
客服服务体系在组织团队双线融合的基础上,真正从用户需求出发,从外到内重新梳理客服体系的工作流程、机制和方法,建立以客户满意作为最终考核指标,系统解决各项服务问题。
4、人力资源建设
加强对于新业务、新品类的人才精准引进,提升各专业产品线的管理能力建设;充分利用苏宁大学、参观交流、行业会议等多种形式,推动公司员工知识培训,并加大对互联网管理理念、企业文化的传播。

2013年新成立4家生产自主品牌的公司
滁州工业园苏宁电器有限公司 自主品牌 100%
江苏伯乐电器有限公司 自主品牌 100%
江苏宜安诺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自主品牌 100%
艺黛丽(上海)服饰有限公司 自主品牌 100%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