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道德经》: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2024-10-14 04:50阅读:
《道德经》: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2024-10-06 08:30 发布于:北京市
《道德经》: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道德经》中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其意思是最大的成功、最完美的东西,好像也有缺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从辩证法的观点去看事物,一项大的成就、大的业绩,是很难做到完美圆满、没有一点缺陷的。所谓的成功和完满,都是相对的。同时,事情只要还有发展的空间、还有变化的余地,才不会僵死在那里,这种作用才不会衰竭。
正如《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返回途中在通天河晒经时,毛手毛脚的猪八戒不慎撕破了经书,孙悟空对此说了这样一句颇有哲理的话:天地本不全,经书也有不全之理。的确,撕缺的部分是唐僧的缺憾,也是他需要继续为之付出努力的地方。
曾国藩被誉为晚清“中兴第一名臣”,可谓满腹经纶、功成名就,而他偏偏将自己钟爱的书房取名为“求缺斋”。这多少有点让人不解,这样的“古今第一完人”还在“求缺”什么呢?但他自有自己的想法,任何事情不能追求圆满,有一点欠缺,才有持续改善的空间,才有不竭的人生动力。其实,“求缺斋”名字蕴含着哲学隐涵,大有深意。
无论是中国古典哲学还是现代唯物辩证法都认为,世上人无完人,物无完物,事无全功,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真正的完美、完全的成功。完美中有不完美,成功中有不成功,圆满中有不圆满,这才是事物发展的常态。比如,“断臂维纳斯”除了人体的曲线优美、姿态婀娜之外,最令人惊奇的就是那双断臂。虽然后世的雕刻家们竞相创作复原双臂的维纳斯,但只能是画蛇添足。同样,按照“物极必反”的规律,月满则亏,日盈则昃,如果事物太圆满、太完美,就会盛极而衰,走向反面。
大成若缺的哲学思想,蕴含着我国先哲的人生大智慧,体现了对天地万物演变发展的规律性把握。
一方面,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的一切现象都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向前发展的,就像“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因为此时无论是人本身还是河流本身都已经变化了。成功和圆满,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状态、阶段性的评价。另一方面,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由于矛盾运动造成的,矛盾是指事物自身所包含的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世间一切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一面积极,一面消极。就算是创造了万物的太阳也不可能将阳光同时照到一枚硬币的两面,总有阴阳两面。正如列夫·托尔斯泰说的:“一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可见,任何事物都不会绝对有利,也不会绝对有害。
时下很多人有这样一个心态:凡事都要追求彻底的成功,追求无瑕的完美,甚至达到极致,这样才算有一个圆满的句号。这是一种极度的自信,试图找到那种超出世外唯我独尊的感觉。但现实常常事与愿违,这并非自己努力不够的结果,而是事物的规律使然,有所欠缺的圆满,才是长久稳固的圆满。就像人不能要求月亮天天都是圆的,大部分时候还是残缺的,但正是在月缺时盼月圆的过程中,才产生一种美感。
当然,强调做人做事留有余地,允许有所缺憾与不足,并非鼓励人们守残抱缺,无所作为,而是不要一味追求那些绝对的圆满和完美。接受这样的一些不圆满和不完美,并且善于正视这些“不圆满”“不完美”,从中找到新的发力点,这就是“大成若缺”所蕴含的人生大智慧。
本文原载于《文摘报》(作者顾伯冲),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 大道知行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