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生产工艺]中空纤维膜的制造工艺

2014-04-30 15:55阅读:99

1.1 实验目的

1.了解相转化法制备中空纤维膜的工艺过程;
2.掌握制备中空纤维超滤膜的基本原理及实验操作技术;
3.掌握用于中空纤维膜结构调控的方法。

1.2 实验原理

中空纤维膜的制备方法有:湿法、干-湿法、熔融法和干法。本实验采用-湿法,过程如下:首先将过滤后的由聚合物、溶剂和成孔剂组成的铸膜液用氮气将釜中料液压出,从环行喷丝头(常用喷丝头的断面结构如图1所示)的缝隙中挤出,同时将芯液注入喷丝头插入管中,经过一段空气浴后,铸膜液浸入凝固浴中发生双扩散:铸膜液中的溶剂向凝固浴扩散以及凝固浴中的凝固剂(非溶剂)向铸膜液中的细流扩散。膜的内侧和外侧同时发生凝胶化过程,首先形成皮层,随着双扩散的进一步进行,铸膜液内部的组成不断变化,当达到临界浓度时,膜完全固化从凝固浴中沉析出来,将膜中溶剂和成孔剂萃取出,最终得到中空纤维膜。
膜制备工艺参数对膜结构的影响很大。主要的工艺参数包括:铸膜液的流量、温度、挤出速率、芯液流速、卷绕速度、空气间隙、喷丝头规格等。

1.3 实验原料和设备

1. 原料:

1NMP PVDF PEG6000 吐温-80
(2)实验步骤:将116gNMP加入三口烧瓶只中,等溶剂温度到达60°C时加入PVDF36g,等PVDF全部溶解后,再加入PEG6000 38g,加热至 70°C,待其溶解后加入吐温-80 10g70°C恒温加热搅拌9-10小时。待其冷却后倒出待用。
2. 设备:
中空纤维膜纺丝机一台(图2所示),包括如下附件:计量泵(规格为1.2 ml/r),喷丝头,氮气钢瓶等。

1.4 实验过程

1. 准备工作:根据膜的结构要求确定膜制备工艺参数,包括聚合物浓度,
2. 膜制备过程:适当旋松搅拌轴压盖 → 在溶解釜加料口加入应加溶剂的3/4 → 打开总电源→ 开动搅拌 → 溶解釜开始升温 → 加入聚合物 → 加入成孔剂 → 加入剩余1/4溶剂 → 在60℃搅拌溶解8~10小时 → 溶解完成后关闭搅拌 → 静置脱泡12~20小时 → 脱泡完成后旋紧搅拌轴压盖 → 通入0.3~0.5 MPa 氮气 → 打开过滤器阀门(泵座在纺丝前预热0.5时以上) → 开启计量泵 (鹅颈管开口向上)→ 待挤出物料基本没气泡时关闭计量泵 → 安装喷丝头 → 开启芯液阀门 → 开启计量泵 → 用导丝钩将初生纤维压入凝固浴槽并自另一端引出 → 卷绕 → 切割。
将切割后的中空纤维膜浸于水槽12,中途换水2次,洗去溶出的成孔剂聚乙二醇;在50%的甘油中浸泡12小时,取出后晾干待用。
1.5实验现象
60°C NMP溶液中加入PVDF以后溶液呈棕黄色,加热至70°C以后加入PEG6000 吐温-80以后溶液呈红褐色。
1.6思考题
1. 将中空纤维膜浸入甘油水溶液中的目的是什么。
由于其中空纤维膜是疏水的,浸入甘油水溶液中可以保持其亲水性,维持其膜通量。
2.影响膜结构的因素有哪些?
铸膜液的温度,凝胶浴温度,聚合物浓度都可以影响膜结构。

2 中空纤维膜的性能测试

2.1 实验目的

1.掌握简易的实验室超滤膜组件封装的操作技术;
2.掌握中空纤维膜渗透通量和分离效率的测试方法。

2.2 实验原理

膜的性能包括物理化学性能和分离透过性能。膜的物理化学性能是指承压性、耐温性、耐酸碱性、抗氧化性、耐生物与化学侵蚀性、机械强度、膜的厚度、含水量、毒性、生物相容性、亲水性和疏水性、孔隙率、电性能、膜的形态结构以及膜的平均孔径等。膜的分离透过特性主要是指渗透通量和分离效率。
超滤膜分离基本原理是用压力差作为推动力,利用膜孔的渗透和截留性质,使不同的组分实现分离,因此要达到良好的分离目的,要求被分离的组分间相对分子质量至少要相差一个数量级以上。超滤膜分离的工作效率以渗透通量和分离效率作为衡量指标。膜通量计算如下式:
[生产工艺]中空纤维膜的制造工艺
式中,J 为膜的渗透通量(通常测试纯水通量)(L/m2h0.1 MPa);
S为中空纤维膜的有效面积(外压法为膜外表面积,内压法为膜内表面积)(m2);
V为透过液体的体积(L);t为时间(h)。
组分截留率的定义如下:
[生产工艺]中空纤维膜的制造工艺
式中—R为截留率;
C0为原溶液浓度;
C1为透过液浓度。
将中空纤维膜封成膜组件后,进行中空纤维膜的通量与截留率的测试。进料液可以从膜的内表面透过膜,也可以通过膜的外表面透过膜,因此测试水通量和截留率的方式分为内压法和外压法,如图3所示。另一方面,根据料液在膜组件中流动方式的不同,测试水通量和截留率的方式又可以分为:错流法和死端法。综上所述,测试中空纤维膜的水通量和截留率的方式可以分为:内压错流法、外压错流法、内压死端法和外压死端法,如图4所示。本实验中测试中空纤维膜的通量和截留率用的都是内压错流过滤,如图4 (a)所示。
对于疏水性高分子膜材料,在测试水通量之前,需将中空纤维膜组件用95%的乙醇水溶液润湿,然后将组件安装在过滤器上进行过滤。

2.3 实验原料和设备

1. 原料:
1)组装膜组件所需材料 中空超滤纤维膜;塑料管;尼龙(1010)管;一次性纸杯;哥俩好胶;705胶;膜组件封装专用树脂。
2)测试水通量和截留率所需材料 碳素墨水;量筒;塑料量杯;菌种瓶。
2. 设备:防震压力表;不锈钢球形阀门;输液泵;三通;变径;PU管。

2.4 实验装置与流程

文本框: 6 文本框: 5 文本框: 4 文本框: 3 文本框: 2 文本框: I 文本框: F 文本框: E 文本框: C

2.5 实验步骤

1、中空纤维膜的预处理与孔径观察
截取一小段膜,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内、外表面和断面的孔结构。
2、膜组件的封装
1)剪取4-5cm的塑料管两根,用哥俩好胶将其一端粘在纸上,两根塑料管的距离10-15cm,晾干备用。
2)取长度约30cm中空纤维膜5-10根,剪齐,在膜两端涂覆705硅橡胶进行封端,干后(约6小时)在膜两端套上尼龙管(4-5cm)。
3)组件浇铸:将膜组件专用树脂(两组份)在一次性纸杯中按一定比例混匀,倒入(1)中的塑料管中(充满塑料管体积的2/3),然后将(2)中的尼龙管插入到塑料管中(注意:尼龙管不能插到底,膜要插到底;在操作的过程中尽量防止气泡的产生),等树脂完全固化后(约12小时),进行修整(拨去塑料管,将膜长出尼龙管的部分割去),得到实验室用简易的膜组件,并检验膜组件是否漏。
3、水通量与截留率的测试
1)水通量的测定 如图5所示,用泵将纯水压送到中空纤维膜组件内,进口压力恒定为0.10MPa,经过膜分离,用量筒接取渗透液,记录一定时间内渗透过膜的水量,多余的水则回流到贮槽中。测试三次,取其平均值。计算得到纯水通量。
2)用中空纤维膜组件截留碳素墨水中的碳素颗粒,截留实验用的装置和测试膜水通量的装置相同。将一定浓度的碳素墨水(约0.4g/L)溶液作为测试的进料液,置于磁力搅拌器上不停搅拌,以保证实验过程中混合均匀。用浊度仪测试原料液和渗透液的透光度。
3)绘制“浊度-碳素墨水浓度”标准曲线,根据所测浊度,在标准曲线上找出浓度,计算得到截留率。
4、实验报告内容
1)膜组件的封装过程。
2)计算膜通量,做出膜通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计算通量。
3)计算膜对碳素墨水的截留率。
5.实验现象
用注射器将水注入中空纤维膜的一端,另一端封闭,若膜完好无破损,则在膜的壁表面有小水滴渗出,若膜破损,在膜的壁表面会有小水柱喷出。
6. 大通量聚氯乙烯中空纤维膜及其制备
大通量聚氯乙烯中空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以聚氯乙烯为原料,1-甲基-2-吡咯烷酮为溶剂,聚乙二醇为添加剂,聚氯乙烯质量百分含量为16-19%溶剂与添加剂的质量比控制为50-5843-50。采用干-湿纺丝法工艺,在6095温度下溶解,干纺程为3080cm,挤出体积流率为3-20ml/min,纺丝液温度为25-85。所获得的大通量聚氯乙烯中空纤维膜呈五层双向不对称结构,依次为外致密层、指状孔支撑层、海绵层、指状孔层和内致密层,海绵层内分布着丰富的孔。由本发明方法制得的中空纤维膜,透水率为500900L/m2·h,截留分子量达815万,强度大,能自支撑,而且成本低廉。因此,特别适用于进行废水的深度处理和回用。
摘自(专利)号:02136109.6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