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2025-04-17 13:17阅读:111
新疆石河子市有着“共和国军垦第一城”的美誉,今天我们来到石河子,专程去参观“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这是我们早就计划好的必去行程,是此行的重头戏。去看当年生产建设兵团的发展历史,去了解几代兵团人屯垦戍边的峥嵘岁月和激情荣光,是我们心中久已的情结,很期盼。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1 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2 王震将军塑像
博物馆正门耸立着“王震将军塑像”令人敬仰,新疆的屯垦戍边事业、新疆的稳定发展都不离不开王震将军的贡献,他是当之无愧的功臣。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3 主题雕塑《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4 毛泽东主席“命令”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5“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70周年”特展
我们恰好时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70周年”(1954年10月7日成立——2024年),整整70年的风雨历程,所以70周年特展非常隆重。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6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历史展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7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8 兵团 第1师——第7师 介绍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9 兵团 第8师——第14师 介绍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10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分布图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11 兵团各师团场一览表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12 历代屯垦历史
新疆地区大规模屯垦始于西汉,以后历代相袭,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13 汉代屯垦
公元前60年,汉宣帝设置西域都护府,下设戍己校尉主管屯田,全盛时,屯田面积达40万亩。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14 唐代屯垦
公元640年、702年,唐朝先后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下设支度营田史,专管屯田。全盛时,屯田面积达50万亩。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15 清代屯垦
公元1688——1759年,清朝在平定准噶尔部叛乱、大小和卓叛乱时,将屯田作为安边定邦之策。1762年清政府设伊犁将军,统管新疆军政及屯田事务。至1905年,全疆垦荒960万亩,达到历代屯垦的顶峰。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16 清代屯垦管理机构
有功之臣左宗棠、林则徐赫然在目。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17 新疆和平解放
1949年9月25日、26日,新疆和平解放。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18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19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20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21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22 平叛剿匪
1950年3月——6月,在王震将军指挥下,平息叛乱,新疆剿匪取得重大胜利。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23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24 组建兵团
毛主席党中央决定组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25 毛泽东主席“命令”
1952年2月,毛泽东主席向驻疆将士发出号令。“ …… 你们现在可以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当祖国有事需要召唤你们的时候,我将命令你们重新拿起战斗的武器,捍卫祖国。”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26 新疆军区整编国防和生产建设部队(1953年5月)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27 中央军委“命令”
1954年10月7日,“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执行屯垦戍边战略任务。命王震将军为代司令员。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28 王震将军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29 王震的诗词
王震的诗词“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农垦在天山。”描绘了他的人生轨迹。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30 王震将军生平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31 王震将军生前遗物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32 时任兵团副政委的张仲瀚赋诗抒怀
”十万雄师到天山,且守边疆且屯田,塞上江南一样好,何须争入玉门关。”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33 建设边疆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34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35 嘎斯六九吉普车(国家一级文物)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36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37 军垦之犁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38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39 军垦人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写照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40 缝满296块补丁的军大衣(国家一级文物)
由兵团第八师121团第一代军垦战士王德明捐献。文物无言,历史有声,驻足这件文物前,无不心潮澎湃、为之动容。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41 坎土曼(国家一级文物)
这是用炮弹皮打制成的大号坎土曼,它结合了铁锹和锄头的双重功效,人称坎土曼大王。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42 新疆生产部队成果(1952年——1955年)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43 艾青的诗歌《年轻的城》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44 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接见全军文艺汇演人员(1959年6月10日)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45 女兵进疆
20世纪50年代,新疆军区从陕西、甘肃、湖南、山东等地招募大批女兵进疆。来自湖南的女兵成就了“八千湘女上天山”的一段佳话。这些各地进疆的数万名女兵,满怀爱国情怀扎根边疆,成为戈壁滩上第一代女拖拉机手、女医生、女教师、女农技师,为发展壮大兵团、推动新疆建设增添了重要力量。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46 满怀豪情建设新疆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47 花样年华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48 夫妻双双扎根边疆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49 支边青年
1956年——1960年15万青壮年来新疆支援边疆建设。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50 知识青年
1963年——1966年12万知识青年投身兵团屯垦戍边。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51 敬爱的周总理来到石河子视察(1965年7月5日)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52 兵团第一代女拖拉机手
1960年版一圆人民币正面图案就是以“兵团女拖拉机手”为素材创作的。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53 兵团第一代女拖拉机手开过的拖拉机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54“中国的保尔”王孟筠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55 戍边——兵团的责任使命之一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56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57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58 组建现役部队
1966年9月15日,根据毛主席指示,中央军委决定兵团组建现役部队。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59 兵团撤销
1975年3月25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撤销兵团领导机构,成立自治区农垦总局。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60 恢复兵团
1981年6月,王震同志提出“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建议,1981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61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62 兵团“三大功能”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63 兵团“四大作用”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64 结束语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65 兵团老兵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66 《老兵歌》——张仲瀚作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67 兵团的昨天,今天,明天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68 王震将军亲笔题字的“军垦农航”飞机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69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70 屯垦戍边纪念碑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71 屯垦戍边子孙伟业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72 屯垦戍边历史丰碑 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No.73 千秋伟业永垂青史
时光荏苒,精神永恒。70年来,一代代兵团人扎根边疆,将青春热血挥洒在天山南北的亘古荒原,戈壁变成良田,荒漠变成绿洲,艰苦奋斗创建了新中国屯垦戍边历史伟业,谱写了建设祖国、守卫边疆的赞歌。兵团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