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甲骨文“去”字考——甲骨文民间考之一

2011-02-19 14:22阅读:2,375
甲骨文之“去”字,是由上下结构构成。(图1—4)上部是“大”字,下部为“凵”或“口”。
许慎的《说文解字》对“凵”形是分两个部的,一个是“凵”(qiǎn,音:浅。),一个是“
甲骨文“去”字考——甲骨文民间考之一
”(qū,音:区。)。“凵”解释为:“張口也,象形,凡凵之屬皆从凵。口犯切。”(图5)“ 甲骨文“去”字考——甲骨文民间考之一”解释为:“凵盧,飯器,以柳為之。象形。凡凵之屬,皆从凵。去鱼切。”(图6)如此的结论是:“凵”和“ 甲骨文“去”字考——甲骨文民间考之一
”在《说文解字》中,虽然字形相近,但是有区别。且现今:“凵”和“ 甲骨文“去”字考——甲骨文民间考之一”独立成字已有定论而入典籍。(图7)而许慎解“去”字为:“人相違也,从大凵聲。凡去之屬皆从去。”又在《说文解字》的目录中,“凵”是“ 甲骨文“去”字考——甲骨文民间考之一”形的(图8),但在文中却成了“凵”形(图6),可以推断,是因为制版刻板时的笔误和刀误的问题。可以纠正为: 甲骨文“去”字考——甲骨文民间考之一盧,飯器,以柳為之。象形。凡 甲骨文“去”字考——甲骨文民间考之一之屬,皆从 甲骨文“去”字考——甲骨文民间考之一。去鱼切。”解“去”就应该为:“人相違也,从大 甲骨文“去”字考——甲骨文民间考之一聲。凡去之屬皆从去。”
文中首句说“去”字结构也就为——上部是“大”字,下部为“ 甲骨文“去”字考——甲骨文民间考之一”或“口”。许慎的《说文解字》解“去”字,也不过仅仅解了“从大 甲骨文“去”字考——甲骨文民间考之一”,却忽略了“从大口”。至于汉时代的许慎因何只见过“从大 甲骨文“去”字考——甲骨文民间考之一”的“去”而没有见过“从大口”的“去”甲骨文,此应为一段公案,有待考证解谜。
如今我们已然看见了既有“从大 甲骨文“去”字考——甲骨文民间考之一”的“去”又有了“从大口”的“去”字甲骨文,结论也就显而易见了,“去”字是“从大 甲骨文“去”字考——甲骨文民间考之一”或“从大口”的。
既然“去”字上部从“大”,我们先来拆析甲骨文的“ 甲骨文“去”字考——甲骨文民间考之一”字。《说文解字》解“大”为:“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古文大(他達切)也。凡大之屬皆从大。徒蓋切。” 许慎说大象人形是对的,“大”字是完全的象形字,是一个人分开腿、张开臂的形象样子。(图9—12)
再看“去”字下部的 甲骨文“去”字考——甲骨文民间考之一“口”。依照许慎之说: 甲骨文“去”字考——甲骨文民间考之一盧,飯器,以柳為之。象形。”许慎是承认 甲骨文“去”字考——甲骨文民间考之一为象形的,但继之在 甲骨文“去”字考——甲骨文民间考之一下所属的“去”字中就解为:“人相違也,从大 甲骨文“去”字考——甲骨文民间考之一聲。” 自然这就成了会意字,而非象形字。人和 甲骨文“去”字考——甲骨文民间考之一在一起如何成了:“人相違也”“去”呢?怎么样来自圆其说呢?人和饭器间从象形上是不能直接分辨出“去”的。这样看来,要么是饭器上出了问题,要么是许慎的字体归纳的不够而得出的结论。那么“从大口”的“去”字又如何解释呢?
甲骨文“去”字三期(图1)可依许慎解,而一期(图2—4)不能依许慎解,因《说文解字》中的“去”字只有“从大 甲骨文“去”字考——甲骨文民间考之一未有“从大口”。一期“去”字象形明显,分明是一人分腿开臂在“口”上,且人是屈腿形状的。此处的“口”再解为口就不通了。此处的“口”,当为器。在屈腿的胯下是什么器呢?应该为“便器”。古人最原始的理解是将体内的粪尿排泄,离开身体而为“去”。

2011.02.19北京A08


附图:(图1—11)
甲骨文“去”字考——甲骨文民间考之一图1(甲骨文三期) 甲骨文“去”字考——甲骨文民间考之一 图2(甲骨文一期) 甲骨文“去”字考——甲骨文民间考之一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