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张率(475-527)字士简,吴郡吴县(今苏州)人,南朝齐平都侯张环之子。生于宋后废帝元徽三年,卒于梁武帝大通元年,年五十三岁。年十二,能属文,常日限为诗一篇。稍进,作赋颂。尝奏待诏赋,武帝手敕答曰:“相如工而不敏,枚皋速而不工,卿可谓兼二子于金马矣。”起家著作佐郎舆同郡陆倕及任昉、沉约善迁秘书丞,又出为新安太守。率所著文衡十五卷,文集三十卷,(《隋书志》作三十八卷。此从《两唐书志》及梁书本传)行于世。七略及艺文志所载诗赋,当时亡其文者,率并补作之。


张率十六岁时,写了二十多首赋,虞讷见了毁谤它。张率于是一下子把赋烧了,把这些内容改写为诗再给虞讷看,推托说是沈约(南朝著名文人)的作品,虞讷就句句加以嗟叹赞赏。张率却说: 这是我写的呀!”虞讷听了,惭愧地离去了。
张士简名率,嗜酒疏脱,忘怀家务。在新安,遣家僮载米二千斛还吴,耗失大半。士简问其故,答曰:“雀鼠耗也。”士简笑曰:“壮哉!鼠雀。”
张士简:名率,字士简,吴郡吴人,家极豪富,为南朝名士。天资聪颖,15岁时便能写出清新优美的诗文。
疏脱:粗心大意。
新安:地名,在今安徽。
斛:古代量器,十斗为一斛。故文中的“米二千斛”相当于两万斗米。




[转载]85@365南北朝·张率
[转载]85@365南北朝·张率
《楚王吟》


章台迎夏日,梦远感春条。
风生竹籁响,云垂草绿饶。
相看重束素,唯欣争细腰。
不惜同从理,但使一闻韶。


注解
章台:战国时秦宫中台名。
春条:春天花木的枝条。
竹籁:风吹动竹子发出的声音。指笛声。
饶:富饶,多。
重:重视。
束素:束腰的素绢。【汉典】一束绢帛。常用以形容女子腰肢细柔。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唯欣:唯有欣喜。
从理:从理入口。古时相士认为鼻侧口旁有纵理纹达口角者,主饿死。
但使:只使。仅仅使。
闻韶:喻听极美妙极向往的音乐。
“不惜同从理,但使一闻韶”:“闻韶忘味”之意。比喻对某一方面入迷。指对事物喜爱到入迷的地步。出自《论语注疏·述而》。孔子在齐国闻《韶》(舜时乐曲名)后,入迷的三个月不知肉味。他说到想不到会有这样好的音乐。后以“闻韶忘味”比喻对某一方面入迷。




[转载]85@365南北朝·张率
《咏跃鱼应诏诗》


戢鳞隐繁藻,颁首承渌漪。
何用游溟澥,且跃天渊池。


【戢鳞】1.敛鳞不游。 2.喻蓄志待时。戢,收敛,隐藏。
【颁首】《诗.小雅.鱼藻》:'鱼在在藻,有颁其首。'郑玄笺:'鱼之依水草,犹人之依明王也。'后因以'颁首'称颂长官清明。
【溟澥】大海。
【天渊】高天和深渊。语出《诗.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戢鳞隐繁藻,颁首承绿漪”:鱼儿将它那长满金光闪闪鳞片的身子藏匿在繁盛的绿藻下,一会儿它又跃出水面,杂色的头部顶起绿色的涟漪。诗句描绘的是鱼儿戏水图。拟人化的“隐”、“承”两字将鱼儿的无意识的本能动作写成象人一样有意识的行为,别有情趣。本应是鱼潜水中,却说是隐身繁藻之下,象是羞于见人,故作忸怩。本是鱼露水面,泛起水纹,却说是顶起绿色的涟漪,有如承盘酬客,招邀俦侣。仅此两字就将鱼儿那种摇尾拨鳍,顺水沉浮,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神态形象逼真地再现出来,招人怜爱,令人歆羡。




[转载]85@365南北朝·张率
《咏霜诗》


驷见视乾度,钟鸣测地机。
秋冬交代序,申霜白绥绥。
原野生暮霭,阶墀散夕霏。
徘徊总严气,怅望沦清辉。
平台寒月色,池水怆风威。
凝阴同徂夜,遰雁独归飞。
萦丛乱芜绝,繁林纷已稀。
贞松非受令,芳草徒具腓。


【代序】时序更替。
“秋冬交代序,申霜白绥绥”:秋天和冬天互相交替,霜白了一地。申,通“伸”。伸展,伸张。
【原野】平原旷野。
【暮霭】傍晚时的云雾。
【阶墀】台阶。亦指阶面。
【夕霏】傍晚的雾霭。
【怅望】惆怅地看望或想望。
【清辉】清澈明亮的光辉,多指日月之光:清辉晨耀|清辉玉臂寒。
【贞松】松耐严寒,常青不凋,故以喻坚贞不渝的节操。腓:草木枯萎。




[转载]85@365南北朝·张率
《短歌行》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
乃布长筵,式宴亲友。
盛壮不留,容华易朽。
如彼槁叶,有似过牖。
往日莫淹,来期无久。
秋风悴林,寒蝉鸣柳。
悲自别深,欢由会厚。
岂云不乐,与子同寿。
我酒既盈,我肴伊阜。
短歌是唱,孰知身后。


注释
短歌行:《乐府·相和歌·平调曲》的乐曲名,因其声调短促,故名。多为宴会上唱的乐曲。皆言当及时为乐也。多为四字句。
鼓缶:敲打酒罐伴奏。缶,古代一种大肚子小口儿的盛酒瓦器。
乃:于是。
布:布置。长筵:长席。筵席。
式宴:仪式宴请。
盛壮:盛年壮年。
不留:不易留住。
容华:容貌精华,花容月貌。美丽的容颜。
彼:那。
槁叶:枯槁的树叶。
有似:就好像。
过牖yu:滑过窗户。
莫淹:不要淹留。不要淹没。
来期:到来的日期。
悴林:憔悴树林。
寒蝉:蝉的一种。又称寒螿、寒蜩。较一般蝉为小,青赤色。寒天的蝉。秋深天寒,蝉即不鸣,故常以遇事不敢讲话比作寒蝉。
自:出自。
别:离别。
深:加深。
会:聚会,集会,汇集。
厚:增厚。
云:说。曰。
子:您。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同寿:共同长寿。
盈:充盈。
肴:佳肴。
伊:彼,那,已。他,它。
短歌:短歌行。
是:助词,加重语气。
孰知:谁知。


[转载]85@365南北朝·张率


《沧海雀》


大雀与黄口,来自沧海区。
清晨啄原粒,日夕依野株。
唯忧鸷鸟击,长怀沸鼎虞。
况复随时起,翻飞不可初。
寄言挟弹子,莫贱随侯珠。


注释
沧海:指大海。以其水深呈青苍色,故名。亦指古代对东海的别称。雀:麻雀。黄雀。
大雀:成年的麻雀。年岁大的黄雀。
黄口:雏鸟的黄嘴。借指雏鸟。指幼儿。黄口小儿。
区:地区。
清晨:指日出前后的一段时间。
啄:啄食。原粒:原野上的米粒。
日夕:指近黄昏时;傍晚。日夜。依:依赖。依栖。
野株:原野的株树。株,白株树。植株低矮,枝淡红色,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宜在温暖地区园林中栽植。
唯忧:唯有忧虑。
鸷鸟:凶猛的鸟。如鹰鹯之类。《楚辞·离骚》“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击:追逐袭击。长怀:长久地怀有。
沸鼎:煮沸的铜鼎。鼎,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三足两耳。
虞:忧虑。忧患。况复:何况又。更加;加上。仿佛,好像。
随时:任何时候;不拘何时。顺应时势;切合时宜。起:起飞。
翻飞:翻越飞翔。忽上忽下来回地飞。
不可初:不可初始。不可类似当初。
寄言:寄托言语给。犹寄语、带信。谓把某种思想感情寄托在诗文之中。
挟弹子:胳膊夹着弹弓的男子。怀揣着弹弓的孩子。
莫贱:不要轻贱了。不要轻贱地使用。指用随侯珠作弹弓的弹丸。
随侯珠:春秋时随国的珍宝,也称随珠,与和氏璧并称“春秋二宝”。春秋时随国有断蛇丘。随侯出行,见大蛇被打成两断,看其蛇有些灵异,便命随行者用药救治,蛇立即能活动。此处便叫“断蛇丘”。一年后,蛇衔明珠来报答随侯。“珠盈径寸,纯白而夜有光明,如月之照,可以烛室,故谓之‘随侯珠’,亦曰‘灵蛇珠’,又曰‘明月珠’。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