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2023-09-06 07:19阅读:18
回望这半年的时间线,形势变化快得令人懵懂。2022年10月上旬玩川西走三峡,11月初因健康宝的弹窗3回京受阻,滞留石家庄。12月全国放弃严防死守的政策,中旬在京中招,下旬身体尚未恢复就匆匆赶往老母亲处救急。元旦、春节一番苦斗,终于2月10日凯旋返京。2月15日政府公布第一批旅游国家名单,国门重新开放。2月最后一天拿到新护照,随即递交加签申请。久等无果,4月下旬又转投英国。护照进了英国签证处,忙里偷闲去山西发幽古情十余天。5月18日回京,一周后获英签。取回护照就马不停蹄地买机票、订酒店,准备行囊。原本不抱希望的加签突然砸下,批复日期是6月4日,终于可以轻松出发了(加签批复后一个月内需去签证处办理贴签,逾期作废)。不过,仓促的行前准备也为日后的行程埋下隐患。
出行时间:2023.6.27—8.20
行程:
1.英+爱:北京重庆转机)—伦敦北爱贝尔法斯特、巨人之路、伦敦德里)爱尔兰(戈尔韦—基拉尼科克基尔肯尼
—都柏林)—英国(格拉斯哥—斯特灵—爱丁堡—利兹—约克—伦敦)
2.巴尔干:伦敦—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诺维萨德—克拉列沃—尼什)—马其顿(斯特普里—奥赫里德)—阿尔巴尼亚(地拉那—萨兰达—培拉特—地拉那—斯库台)—黑山(波德戈理察—布德瓦—圣斯特凡—科托尔—佩拉斯特—新海尔采格)—波黑(莫斯塔尔—萨拉热窝)—(多哈转机)—北京
本次英伦之行有点草率,临暑期价格腾飞,忍痛放弃期待已久的巴斯、坎特伯雷、温德米尔,把心怡的乡村风情留给下次。

627日 蛰伏三年再出发

大概憋得太久,猛地被开闸泄洪般的签证潮弄得措手不及。补个加签竟然耗时三个月,更别提排队排到猴年马月的申根。借加签空挡申英签,待取回护照买机票、订房,价格早飞上天了。望着屏幕上满眼四排码的房价,真的怀疑人生。
为弥补三年多境外出游的亏欠,为躲避燕地酷暑,为一人七十庆生,更为两人庆婚42年,选在特殊的六月我们如愿出发。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为降低成本,选择海航+首航的转机航线。比较几个中转机场,最终选择重庆。当晚在柜台申请免费酒店,第二天直飞伦敦。在此,我们犯了第一个错误,随身携带身份证办理入住,之后搁置在行李箱里的证件随行李遗失在巴尔干半岛。
28日傍晚抵达希思罗机场,行前担忧的希斯罗机场暑期大罢工,终以员工涨薪15%-17%告终。海关大叔很友好,一改对英国人高冷的印象。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因顾及伦敦的安全没有摸黑进城,选择入住希思罗机场T4附近酒店,英伦第一晚睡得很踏实。

629日 暴走伦敦

伦敦天气还算友好,早上撒点洗尘雨,随后艳阳高照。在希思罗机场买好交通卡(Oyster Card),乘地铁直达预订酒店,从机场进入市区最便宜的交通工具非地铁莫属。诞生于1863年的伦敦地铁,如今已是160岁的高龄,窘态难掩。地铁的触角遍布全城大小角落,除了贵和旧没毛病。想到这可是古董级的交通服务系统,贵点也释然了。
当日暴走伦敦,名副其实的特种兵。好在平日练就的脚力疫情期间也没放弃,并无太大不适。加之伦敦夏日气温较帝都舒适得多,6月底穿长袖亦可。
1)战争纪念园
出伦敦塔地铁站,一眼就看到高台上不少游客在隔河与对面的伦敦塔合影。举着小旗的导游招呼着各自的团队匆匆来又匆匆去,名副其实的打卡,远不及我这特种兵从容。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一扭头,被高台一侧的建筑吸引,步入一片绿地。楼很靓眼,尤其顶部貌似海神的雕像。很意外,如此繁华地段,眼前出现的竟是二战纪念雕像,横卧的石碑上刻着熟悉的字样“1939-1945”。小公园里一面圆弧形黑色墙面上镌刻着牺牲者名单。对面白色建筑的墙面同样用黑色镶嵌着密密麻麻的名单,建筑横梁上刻着“1914-1918”。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没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横匾,没有刻意的渲染,每个经过的普通人都会无意间回望战争,看一眼长长的名单。
2)伦敦塔
穿过地下人行通道,来到泰晤士河对岸,眼前便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伦敦塔。面对一片高低错落的建筑群,像所有不了解英国历史的游客一样发出疑问,明明是宫殿怎么会是塔?先生三十年前参观过伦敦塔,自然要解释一番。伦敦塔确实属塔群建筑,经历代君主多次重建、扩建而成。建设初衷是保护伦敦的防御堡垒,而后还承担过军械库、皇家铸币厂、刑场、天文台、避难所和监狱等功能,其官名是“女王陛下的宫殿与城堡——伦敦塔”,而且它确曾是数代国王的王宫、王室权力的象征。有英王室宫廷权争做背景,伦敦塔的故事注定血腥、诡异。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当日安排过满,我们没有在此过多逗留。事后查资料,伦敦塔果然故事多多。被叔父杀害并藏匿在塔楼墙面里的两皇子;被亨利八世处死的两位皇后;被囚禁一年后逃离断头台的伊丽莎白一世;以叛国罪被斩首的诸多皇室成员或权贵。皇权之争+宗教之争,伦敦塔见证了英国历史的重大事件及背后的残酷和血腥。昔日诸多冤魂的故事让今日的伦敦塔沦为灵异事件的传闻中心,诡异之地。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3)伦敦塔桥
伦敦塔桥横跨泰晤士河,紧邻伦敦塔,算得上伦敦的地标。塔桥的建设可谓精益求精,1876年-1884年方案征集,历时8年最终方案才获通过。1886年-1894年建成通车,又一个8年过去了。只有亲眼看到它,才能体察到大桥建设者所倾注的心血。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塔桥外观极具观赏性,桥体由四座石塔连接而成,其中位于两岸的石塔更像城门,敦实且古朴。两座主塔位于河中桥基上,主塔高43.45米,桥基高7.6米,整体建筑高出河床50+米。以我的认知,主塔更像欧洲城堡,特别是白色大理石顶部和5个尖塔,犹如王冠一般。仰望主塔视觉感受似不止43米高,每有白云飘过略有晕眩感。
伦敦塔桥分两层,上层由两座主塔连接,据说有玻璃桥面且内设展览。排队登塔的多为年轻学生,我们没有入列。下层桥面走人和车,特殊时刻桥面可以开启,让桥下的船只通过,据说此功能一百多年来从未失灵,由衷地为百余年前的英国建筑施工质量点赞。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大桥两岸来回转了两圈,发现最令人心仪的景色不在喧闹的桥上,而是清净的桥下。临近河边的花廊下,摆放着铁艺座椅,三两友人、一杯咖啡,悠闲地谈天说地。偶尔抬眼扫过往来的路人,间或举目身后巨大的塔桥和天边浮云,那份漫不经心、那种置身事外的散淡,不正是很多人追求的生活状态?
4)伦敦眼
伦敦眼不过就是个摩天轮,为庆祝公元2000年而建,又称千禧轮。伦敦眼成为伦敦地标完全是无意之举,原本准备运作5年收回1.2亿美元投资,不成想赚大发收不住了。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伦敦眼成功的原因很多,第一是地利,位于泰晤士河畔,风景和交通双加持;第二是天时,选在千禧年又是全球第一个摩天轮,世界瞩目;第三是人和,市议会、赞助商鼎力相助,而135米高的体量非常醒目,游客好奇心被激发。我们的地方政府朝思暮想的地标建筑,就这么不经意间造成了。
(5) 国会大厦和大本钟
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首都和金融中心,伦敦的标志性建筑实在多,而且基本都占据了泰晤士河边最好的位置,其中最有气场的当属威斯敏斯特宫(议会大厦)及其附属建筑大本钟。临近的威斯敏斯特桥和兰贝斯桥上挤满了熙熙攘攘的游客,大都是奔着岸边宏伟的哥特式建筑而来。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议会大厦原址是王宫内的一座建于11世纪的天主教堂,英国16世纪成为新教国家后,英王将一直闲置的教堂拨给国会举行辩论。之后一场大火将教堂化为灰烬,19世纪重建时采用了古典哥特式外观设计。大厦结构对称,外观典雅、气势宏伟,感觉与布达佩斯的国会颇有几分相似,明显差异在中央的突出部分,一个是八角形哥特式塔楼,另一个则是圆弧顶的巴洛克风格。至于网上称誉国会大厦的浪漫主义,我的感受恰恰相反,一种严谨、刻板且附带威严之气扑面而来。
国会大厦原本不对游客开放,仅接待议题辩论的旁听者,据说现在可以提前在网上预约参观了。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大本钟是威斯敏斯特宫(国会大厦)的报时钟塔,本名伊丽莎白塔,旧称钟塔,俗称大本钟。四面钟机制安装在95米高的塔楼上,表盘镶嵌在直径7米的铁框中,镀金的装饰和312块猫眼石让钟面璀璨夺目。虽与议会大厦连体,但大本钟却给人一种莫名的亲近感,每逢重要时刻,聆听钟声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谁说这不是文化?
(6)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地区是英国的政治权力中心,这里聚集着各种政治势力的代表,政权(国会)、皇权(白金汉宫)、宗教(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民权(特拉法加广场),齐聚一堂彼此为邻。
1987年威斯敏斯特教堂(西敏寺)连同威斯敏斯特宫和圣玛格丽特教堂一起列入世遗名录。通常,大教堂指主座教堂,而威斯敏斯特教堂即非教区教堂,更不是大教区主教堂,而是一座专属的皇家教堂。1066年后,除了被叔父谋杀的爱德华五世和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爱德华八世外,所有英君主都在此加冕,很多皇室成员把这里选作婚礼场所和最终归宿。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曾经是丹.布朗的拥趸者,捧书夜读《达芬奇密码》。为寻找圣杯,跟随兰登教授的脚步拜访牛顿墓、神游威斯敏斯特教堂。如今面对教堂凝重的廊柱、高耸的双塔,以及雕刻精美的大门,反而迟疑了。这真的是那座地位崇高且神秘的西敏寺吗?不会是另一座重名的天主教堂吧?在门口向工作人员求证,对方态度坚决地回答“Yes!,并将腰部系着的一把巨大的黄铜钥匙递给我验证。同时告诫,今天太晚,明天再来。
2023.6,时隔三年再出发(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伦敦德里)
如果不介意,其实是可以免费参加5点的晚颂,门口已经有人在排队了。可惜,我还要去白金汉宫。走过路过,华丽丽地错过。
(7)白金汉宫
溜达到白金汉宫已是下午四点半过,不要说换岗仪式,连入内参观也没戏了。来都来了,好歹在外面转转。
白金汉宫始建于1703年,王公贵族们几经折腾,终在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后成为英王室的正式宫寝。宫殿主体为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