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原创】忆孩提时故乡的小桥(散文)

2021-11-10 09:09阅读:
【原创】忆孩提时故乡的小桥(散文)
家乡是朴素的,回忆是熟悉的。我对那些平平淡淡的往事,感触特深。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我对故乡的回忆。 故乡有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那一条终年潺潺的环绕着村庄的小溪。
在我的家乡,有一座古老的小桥。小的时候,每次放学回家,我总会经过这座小桥。一开始,我并没觉得有什么稀奇的。直到后来在大人们的一次闲聊中,我才知道,这座小桥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于是,我便开始注意它。
我思念故乡的小河,那是我成长的摇篮。故乡的小河弯弯曲曲,从村后绕过。清澈见底的河水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成群的鱼虾在河里自由地游弋。用竹箕在有回水沱或者有水草的地方随便一撮,便是一大把的小鱼小虾,如果撮到大的鲫鱼或鲤鱼,那自然成了全家人的盘中餐。
故乡的小桥很窄,仅只有三米宽;故乡的小桥很短,桥板青里透红,长不足五米。站在桥上的孩子就是我,聆听着母亲在桥边埠头一下又一下的捣衣声,看着衣服在水里激起的水花。时而远望着青葱年少的后生或躬腰驼背的老者,肩挑饭篮向地里走去的背影,在桥的那头消失;悠闲的麻花鸭在油车江上划水;向西望是一条笔直的高路墩,在朝霞里银光闪闪,一代代的行者已把石板踩得分外光滑凝重;南面一条大路通向灰墙黑瓦,有着翘檐的后横沈家,有一间与我有关。
故乡的小河水草丰茂,藏在泥沙堆积的地方,便是大大小小的河螺和贝壳。听说河螺和贝壳的味道都很鲜美,不过我却从没吃过,看着它们形状怪异的样子有点恶心,我一撮到便扔掉。遇到撮到大点的贝壳,便掏空内脏,将壳片凉干后当作小玩意儿。没想到那些形状怪异的家伙现在却成了餐馆饭店里的上等佳肴。
故乡的小桥,静静地守候在已有七个世纪多,是连接里宅方家、小桥头家的要道。记得童年常和弟弟去买盐和酱油,等跨上桥,手指总要放在桥栏上,摸索并丈量着往前走,那温润和不粗糙的感觉,足以让我们欢跳着跑向不远处的小店,似乎桥上的石板给了我们力量的源泉。
春天,小桥下面的河岸两边开满五颜六色的花儿。微风一吹,花香四溢。四周披上青翠的绿装,默默俯视着小桥。
夏天,天气炎热,桥面晒着强烈的阳光,热得像被火烧一样。人们聚到桥洞下面乘凉、游泳,微风习习,河水冰凉。人群在河边欢声笑语,打闹嬉戏,水花溅起一片,波纹一圈圈荡漾开去,轻轻地抚摸着桥基的石块。
【原创】忆孩提时故乡的小桥(散文)
小桥用自己的身体抵挡炎热的阳光,创造出一片清凉,像一位母亲温柔地呵护着我们。有时夏季的暴雨突然来袭,闪电在空中肆虐;雨水在四周敲打,而小桥依然屹立在河水中央,像一把撑起的大伞,静对岁月的磨砺,刻下时间的苍老。坚强不屈的是它的桥面,弯曲有力是它的小桥,默默有情的是它的青石。
秋天,桥上摆满售卖红澄澄橘子的商摊。香甜可口的橘子,像一条红色的长龙盘绕在桥上。中间夹着川流不息来来往往的汽车和人群,一片热闹繁忙景象。
故乡多水,至今还延续着美丽的传说:小桥下人丁兴旺,主人想在烂泥塘里建房,路边挖条河塘与大河相通,挖上来的泥土刚好垫高地基。真是不错的打算,可是众人奇怪于挖好的河塘过了夜又满出来。真巧北面的太白老龙幻化成先生,给他们出了主意。第二天河塘挖成了,但是抗锨上沾染着的血迹让他们很是疑虑。原来烂泥塘下住着神凤凰,抗锨把凤凰的翅膀伤着了,受了伤的凤凰,半夜向南边的五磊寺飞去了。河塘水清澈、宁静,人们希望凤凰还会回来,就把这个河塘叫做“凤凰池”,等着凤凰的回归。
童年是无忧无虑的,但留给我们的只是曾经有过的欢愉:春天桥旁栎树浓郁的紫色香味,一到夏天串串绿色滚圆的栎树滚滚;宽宽的泡桐树的伞盖,枝条上聚集的肉质的、钟状的、浅白色花絮,是我们所向往的。小孩子们不顾大人的责骂,乘中午没人瞧见,总要攀上桥栏一手搭在粗壮的树枝上,一手拿着细竹竿尽力向前延伸着,同伴费力地拉过一根枝条,摘下一粒粒圆实的果子,或者翠生生的花朵,像得了宝贝似的在小伙伴中炫耀一番,才心满意足地回家。


【原创】忆孩提时故乡的小桥(散文)
船是农家主要的交通工具,收获的季节,满满的收成直逼得船沿含在水里。父亲掌着舵,丰收的喜悦挂在笑脸上。不时地和岸上的人闲谈着。儿子拉着纤弓着背,回头望向船的眼神,仿佛看着他的新娘。母亲说等钱攒够了,就该给你说门亲了。
船过之处蕴起的水花,惊起鸭的雀跃,鸭子傻得可爱,总要向远离的船追逐一段才肯回头。
小桥脚下是鱼虾的藏身地,在桥墩的石缝里会钻出一两棵小草,碧艳艳的,半截藏在水里半截露出水面,水下细细的草尖上停着的小虾能看到它的呼吸。我们总是轻手轻脚,试探着慢慢靠近,用两手俘虏了龇牙咧嘴的它们。
夏秋季节,太阳下山以后,小桥上是最热闹的:吃好晚饭的爷爷奶奶们,搬来吱吱呀呀会说话的竹椅子,坐在桥脚边,慢悠悠地摇着蒲扇乘凉;有的干脆坐在桥沿上,话语里离不开经年的收成;此时经过一天劳作的人们回望的是家的方向,他们迎着彩霞出门,背着秋凉的晚月而归,他们归心似箭;家有清泉般的甜水,家有泥土芳香的米饭和苋菜干;踏上花桥也许可以轻轻透口气,再饿、再渴都是欢喜,因为家已在跟前。我们小孩子搬了小板凳,不管父亲的呵斥,坐在小桥的步档上等着晚归的父亲。
【原创】忆孩提时故乡的小桥(散文)
一年秋天,十一二岁的我们,学着父辈的样子,扛着扁担箩筐,踏上小桥走向泥土芳香的土地。我们高兴地发现每一块土地都丰盛饱满,散发着好闻的气息;感觉脚下的泥土很是松软有弹性,看打架的小鸟受了惊飞离了树上,地边的水沟里小鱼吐着泡泡;半截蚯蚓拼命钻入泥洞。祖母吩咐要我们挖两棵大白菜,我们商量后觉得走这么多的路,就挖两棵大白菜太不合算了,四棵应该没有问题的。谁知捆好大白菜,还没压上肩膀,大白菜挣脱绳子一头栽倒地头。
弟弟用父亲那里学来的手段,总算把白菜捆紧。担在肩上的欣喜,让他快步如飞;可还未拐过一条塘路,弟弟的一侧肩膀已往下沉,两手托着扁担帮肩分担着白菜的重量。我接过弟弟的担子放上肩头,一种压力沉沉地在肩上,又向心里蔓延,我快步向前想减轻重压的强度。
心里想着不要输给弟弟,硬撑的下场让我不由得头往两肩里缩,放下歇歇是最好的办法。凉风习习,放下重担的感觉真好。再一次担在肩上,学着大人们的姿势,左右肩换着。直到看见古花桥的远影,两人又振作了精神。我们把菜放下,就地坐在桥面上,那种舒畅的感觉只有劳累后的人才能感觉得到。
【原创】忆孩提时故乡的小桥(散文)
祖母迈着小脚走来,看着我们狼狈的模样,心疼地数落着我们的不是:小小年纪,骨头还嫩嫩的,挑这么重的分量是要挑伤的。祖母走过桥,从又软又小用布缝的钱包里摸出两角钱,给我们买了烧饼,那刚出炉的烧饼。就着清凉的河风,鲜香适口美味无比。
那里锣鼓喧天人山人海,迎亲的队伍从桥上经过,新娘一袭红装脚踏红地毯,她要离开生养她的故土,把父母留在桥的那头。她远嫁他乡,古花桥影渐行渐远。
是的,随着周围高楼的新建,桥旁路基的垫高,水泥路替代了石板路;自行车、摩托车的出现,小桥的台阶已被注满水泥,改成了斜坡。两边的河滩、河埠头被垒石淹埋,桥栏的两侧生长着厚厚的苔藓。昔日的桥像一条板凳,矮小、佝偻,唯有挥之不去的记忆仿佛还在昨日,不变的是它的风采。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