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霞,越剧花旦。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原名陶涤民,祖籍杭州,1926年7月生于上海,2004年4月18日,8时40分因血管炎发作逝世。曾任卢湾区文艺支部主任、中国剧协上海分会常务理事、卢湾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卢湾越剧团名誉团长。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艺术上开始成熟,戏路开阔,专长花旦,兼擅青衣、刀马旦。注重从生活出发,体验角色性格,表演深入细腻,能够在同类型的角色和相仿的戏剧情境中,做到同中求异塑造人物个性。其演唱用真假嗓结合发声,唱腔从“袁派”脱胎而出,兼蓄“傅派”,并从兄弟艺术中吸取养料,具有清丽委婉、华彩多姿的特色,有“张派”之称。代表作为《李翠英》、《春草》、《貂蝉》。在《辕门斩女》、《孟丽君》、《碧玉簪》、《秦香莲》等剧中,亦有上佳表演,都有唱段被中国唱片社录制成唱片发行。《貂蝉拜月》的唱腔尤其受到行内赞赏。
张派是张云霞创立的越剧旦角流派。张云霞童年时曾学习京剧余派须生戏,1946年加入雪声剧团后,受袁派艺术熏陶,初期模仿袁雪芬的唱腔和表演,后又参加过东山越艺社和芳华剧团;1953年起主持少壮越剧团,任团长和主要演员。她的唱腔在委婉细腻的袁派基础上,融入傅派俏丽多变的华彩,并吸收京剧和昆剧的营养,借鉴西洋声乐的发声方法,使用真假声结合,开拓了音域,其唱腔的音域可达二个八度,而且高低音衔接自如,有独特的韵味和魅力。张云霞的唱腔旋律性强,起伏较大,小腔丰富,变化灵活,擅用多种装饰音加以润腔,以婉转柔和、华丽多姿的风格独树一帜,尤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