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大雁功的练功要领(一)(原创)
2012-08-09 13:10阅读:1,649
X
为了帮助初学大雁功的学员掌握练功要领,提高练功水平,根据杨梅君老师发表的关于大雁功功理、功法的材料,结合个人练功、教功的体会,我们向大雁功学习斑的学员讲解了【大雁功的练功要领】。由于我们对大雁功的功理、功法学习不精,练功时间不长,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学员们批评。
现将我们对大雁功练功要领的体会简要地介绍如下:
【一】放松入静、动中求静
放松入静,是任何一种气功对练功的人的基本要求。练功对每个人能否做到心静体松是气功鍜炼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大雁功当然也不例外,它要求每个参加练功的人,首先必须做到放松入静。大雁功是道家昆仑派的一种高级动功,它虽然是以动为主,但是,要求【动中求静、外动内静、动静合一】。
放松包括精神和身体两个方面的放松,主要是大脑皮层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即额、顶)的放松。只有精神松,排出一切杂念,做到思想集中,聚精会神地练功,达到〔心宁神静〕的意境,才能使大脑皮层得到积极地休息,使中枢神经得到调整,大脑的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达到平衡。才能收到良好的练功效果。身体放松,主要是指练功时,要松肩、松腰胯,使全身关节和肌肉放松。只有精神和身体放松,才使大脑入静,为大脑进入相对安静的状态创造良好的条件。
怎样才能让大脑更好地入静呢?
根据我们教大雁功的体会,要求做到以下三点:
【1】从起式开始就要进行身心调整,深呼吸三次。每次呼吸时,用意念导引从头至脚放松,等到心神安静后,再开始做动作。不要急急忙忙,心神未安定下来就忙着做动作,而应该从练功一开始就使身心处于放松入静的状态。
【2】集中思想想动作,通过想动作的姿势来排出各种杂念。大雁功的这种入静方法,在其它的〔内功〕练功中也常见。也是通过集中思想动作达到大脑入静的目的。
【3】注意眼神。俗话说〔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扉〕。眼睛注意力集中了,就可对练功周围的景物【视而不见】可以帮助大脑入静。如果练功时东张西望,眼睛【走神】势必使大脑难于平静下来。
在大雁功的练功过程中,眼睛除了平视、仰视、俯视和侧视外,主要是集中注意力看手势,这样来帮助大脑进入相对安静的状态。
只有在身心放松、大脑入静的情况下练功,才会产生气感;才能疏通经络,气血畅通,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
【二】舌舐上颚、呼吸自然
大雁功始终要求【舌舐上颚】。为什么练气功要求舌舐上颚呢?主要起两个作用:
【1】起〔搭桥〕的作用。按照经络理论,任、督二脉循环到『口』就被这道『天河』隔断了,只有舌舐上颚才能使任、督二脉接通,真气才能上下运行。
【2】起生津养生的作用。当练功入静、舌舐上颚时,常会感到口水涢涢而来、它是由三腺【舌下腺、颔下腺、腮腺】所分泌,是人体五脏精华随脾气上升而产生。古代养生家称它为甘露、金津玉液。医学家称为津液。【白玉齿边有玉泉、涢涢育我渡长年】。据科学家研究发现,口水含有大量消化酶、有帮助消化、保护胃壁,修补胃粘膜及抗哀老作用。还发现其中涎腺能保护牙床,防止蛀齿,是人体内保护牙齿的重要物质。
舌舐上颚时,要轻舐上颚、不要用力死顶,口腔、面部肌肉要放松。
大雁功要求呼吸自然,初练功的人呼吸应完全顺其自然,练功时不必注意呼吸,经过长时间的练功,自然过渡到腹式深呼吸。由腹式顺呼吸过渡到腹式逆呼吸,以至胎呼吸,这样就可避免在练功中出现胸闷、憋气的现象。
【三】气自形生、动作准确
大雁功主要依靠动作导引经气的运行,就是说:【气自形生】。因此,只有把功法练准,动作做准,要领掌握准,在【准】字上下功夫,才能达到气感强、疏通经络快、治病效果好的目的。
大雁功的动作以贯通任、督二脉为主,疏通十二条脏腑经络。上中下丹田贯气全面,但以下丹田为主、气息归元。例如【寻食】,身体下降时通任脉、意在下丹田、开手经、足经;上身抬起时通督脉,上丹田进气、同时也开手经、足经。由此可见,只要练功得法、动作准确、而又坚持不懈地进行练功,就能逐渐疏通周身经络,精神饱满、精力充沛、袪病强身。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