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深谈『大清银币光绪丁未年(1907)造库平一两』真伪辨别

2020-02-09 15:04阅读:3,768
深谈『大清银币光绪丁未年(1907)造库平一两』真伪辨别
2020年元宵节已过,但正逢“新冠肺炎病毒”肆虐,疫情严峻,大家都足不出户,在家自我卫生防护,今就利用此机会来聊一聊该款币的真伪辨别方法,相互交流,以打发这难熬的时光,希望病毒早日消灭,回复到平日的生活,武汉加油!
首先还是从网上摘取一些对于该款币的历史背景资料来加以说明:
光绪丁未年造大清金币库平一两壹圆型银币系光绪三十三年户部天津造币总厂铸造,是年为干支纪年的丁未年。光绪三十一年,清廷颁布《整顿圆法酌定章程》着手进行币制改革,“所造三品之币,即文曰大清金币、大清银币、大清铜币,通行天下,以归一律”。光绪三十二年(1906)和三十三年(1907),户部天津造币总厂设计光绪丙午年造大清金币库平一两和光绪丁未年造大清金币库平一两的币模,正面中央珠圈内镌汉文“大清金币”,珠圈外上环分别镌“光绪丙午年造”和“光绪丁未年造”,下环镌“库平一两”,左右两端各镌一个五点花星。背面中央镌蟠龙图,四周镌云纹。由于清政府拟实行的“金本位汇兑制”在中国晚清当时积贫积弱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条件下无法施行,导致光绪丙午年造和丁未年造大清金币库平一两最终未能发行,户部天津造币总厂以这两种大清金币的设计币模版式铸行了当时通行的壹圆型银币。
我国使用金币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二千二百年前的战国时期,楚国就行使“郢爰”等金版货币。而我国近代机制金币则始于清朝晚
期,早在光绪中叶时,清廷中既有些官员倡议我国行使金币,如陈炽在《通用金镑说》中提出“欲收利权,欲兴商务,并非铸金钱不可,金钱之轻重,非仿用金镑不可”之议,光绪三十年(1904年)户部为筹款以铸金币,特向朝廷提出具体的实施办法,并由天津造币总厂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正式试铸了金币
次年造币厂又试铸了“光绪丁未年造”的金币,除正面的铸造年份不同,背面的龙图、云纹、线圈也不一样,各有特色。光绪丁未年造大清金币库平一两银币诞生于该历史时期,有着浓郁而深厚的历史底蕴,是现今人们研究该历史时期的重要实物见证,史料价值珍贵!
“大清金币”虽以试铸成品,但总因我国藏金有限,最终未能实施流通,今存世也甚少,丙午、丁未大清金币的(银质)(丁未红铜试铸样币)均为仅见之品,应比金币更为珍贵。
我们从以上的数据来说明:
一、 我们从网上所找见的有关丁未金币图片,不论是从汉字书体及背面龙图来详细检视,我个人认为均不真实,是仿制品,因此合理推断应无丁未金币,而只有丁未银币,甚至有泉友贴图该款币有金模银质币,那更离谱了,在网上我只见到一枚银质真币,其余均是后仿品。
二、 今谨就该款铜质样币及银质样币来说明该币的特征及鉴别真伪方法,敬请各位卓参并予指教!
特征:
(铜质币)
深谈『大清银币光绪丁未年(1907)造库平一两』真伪辨别

深谈『大清银币光绪丁未年(1907)造库平一两』真伪辨别

()、正面:()()(字书体上均有清晰铡痕,币边无内齿
()、背面龙图看起很热闹,龙身旁布满了(云彩纹饰),但细细检视该龙的雕刻功力却是一般般,不若那些外国雕模专家所雕刻出来的细腻与美观,分析该图案应是出自中国雕刻师之手。中间(太阳图案)的光芒线段是8条,而非7条,这是很少见到的。
(银质币)
深谈『大清银币光绪丁未年(1907)造库平一两』真伪辨别
深谈『大清银币光绪丁未年(1907)造库平一两』真伪辨别
深谈『大清银币光绪丁未年(1907)造库平一两』真伪辨别
深谈『大清银币光绪丁未年(1907)造库平一两』真伪辨别
()、其特征与铜质币基本上是一致的,在银质币正面能很清晰的见到(入库烙印标记)
()、直径为3.9公分,厚度:0.3公分,重量:27.5公克。
结论:我认为大清根本没有(丁未金质)的铸造,或许档案有所记载,但始终没有见到(丁未金质币)的真币模样,网上的图像均是后仿币,错误百出,不值参考!反倒是(丁未银质),有铜质及银质试铸币真币的实物,均有「入库烙印标记」,更证实了其真实性。
至于后仿币的说明将于图片内加以标注方式为之。
深谈『大清银币光绪丁未年(1907)造库平一两』真伪辨别
深谈『大清银币光绪丁未年(1907)造库平一两』真伪辨别
深谈『大清银币光绪丁未年(1907)造库平一两』真伪辨别


深谈『大清银币光绪丁未年(1907)造库平一两』真伪辨别

深谈『大清银币光绪丁未年(1907)造库平一两』真伪辨别
深谈『大清银币光绪丁未年(1907)造库平一两』真伪辨别

2020.2.9 伊哥 书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