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休的几天假期结束的很快,快的让自己那很久都没有出现的“假期综合症”也冒了出来,早上起来那赖床的感觉真是久违了。
三年疫情过去,今年的暑期档用“人山人海”已经是不足以形容这种火爆程度了,刻意避开了周末,但还是无法避免的与全国各地的人来个近距离接触。我们选了一个感觉不是很拥挤的路线,走的基本也是“偏门”,但估计是很多人也怀有类似的想法,直接碰个满怀。不过,即便如此,出去和不出去的感觉绝对是不同的,出去了,哪怕是人再多,心情也基本上可以被强制放空,尽量不去考虑那些烦心的人,而不出去,哪怕是在家躺着,脑袋里乱七八糟的东西时不时的也会闯进来对自己提个醒,所以,还是有那么些意义的。
现在出去,百分之九十的内容都是围绕着孩子展开的,为自己的需要追求的越来越少,过去到一个景点还想着拍几张照片,现在就只是稍微看看景,然后给孩子整两张就结束,交通、住宿、目的地、游玩项目等等都要先以孩子为主,有点不合适的就直接舍弃,事后想想,这样做也没什么问题,毕竟中国传统家庭,都是以老小为重,哪怕现在的我们已经比较“自私”了,但依旧逃不了这个圈子,所以,现在的旅游基本等同于带孩子出去玩了,想想这样也没什么坏处,虽然累了点,但每每看到那纯真的笑,还是很满足的。
去了三次苏州,每次的感觉都截然不同,第一次是出差路过,时间匆忙,心中有事而无法很好的去欣赏周边美景,第二次是婚后出游,虽然放松,但整个旅程却略微有点紧张,这次是近结婚十年,还带了个“拖油瓶”,身体较前两次要疲惫许多,但心里却是完全放松的……估计,日后还会去第四次,毕竟还要给孩子的贴纸跟整齐……
收心回来,该开学的开学,该上班的上班了……
三年疫情过去,今年的暑期档用“人山人海”已经是不足以形容这种火爆程度了,刻意避开了周末,但还是无法避免的与全国各地的人来个近距离接触。我们选了一个感觉不是很拥挤的路线,走的基本也是“偏门”,但估计是很多人也怀有类似的想法,直接碰个满怀。不过,即便如此,出去和不出去的感觉绝对是不同的,出去了,哪怕是人再多,心情也基本上可以被强制放空,尽量不去考虑那些烦心的人,而不出去,哪怕是在家躺着,脑袋里乱七八糟的东西时不时的也会闯进来对自己提个醒,所以,还是有那么些意义的。
现在出去,百分之九十的内容都是围绕着孩子展开的,为自己的需要追求的越来越少,过去到一个景点还想着拍几张照片,现在就只是稍微看看景,然后给孩子整两张就结束,交通、住宿、目的地、游玩项目等等都要先以孩子为主,有点不合适的就直接舍弃,事后想想,这样做也没什么问题,毕竟中国传统家庭,都是以老小为重,哪怕现在的我们已经比较“自私”了,但依旧逃不了这个圈子,所以,现在的旅游基本等同于带孩子出去玩了,想想这样也没什么坏处,虽然累了点,但每每看到那纯真的笑,还是很满足的。
去了三次苏州,每次的感觉都截然不同,第一次是出差路过,时间匆忙,心中有事而无法很好的去欣赏周边美景,第二次是婚后出游,虽然放松,但整个旅程却略微有点紧张,这次是近结婚十年,还带了个“拖油瓶”,身体较前两次要疲惫许多,但心里却是完全放松的……估计,日后还会去第四次,毕竟还要给孩子的贴纸跟整齐……
收心回来,该开学的开学,该上班的上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