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还需要多少个华为?
2019-04-02 15:18阅读:
文/杨国英
中国科技企业的标杆公布财报,研发投入成焦点。
华为近期公布的2018年年报显示,2018年全年,华为研发费用达到
1015亿元人民币,投入在销售收入中的占比为
14.1%,位列欧盟发布的2018年工业研发投资排名
全球第五位。
近10年,华为研发费用总计超过4800亿元人民币。
作为全球化最为成功的科技企业,在直观感受上,华为超高的研发投入与其行业地位是匹配的。一个备受关注的行业对比是,2018年华为研发费用超千亿,这个规模超了苹果的同期研发投入。
作为对企业创新力最直观的量化,研发投入这个话题在近几年明显升温、华为这样的企业受到更多关注,有着显而易见的现实背景。由于中国科技企业被卡脖子,以及一些企业的全球化因为知识产权这个关键问题遇阻,一系列事件的驱动,都让国人深刻认清一个事实——
科研创新才是核心竞争力、才是话语权。这背后的经济学支撑也是明确的,中国之前比较依赖的、建立于比较优势的全球化,正在进行必要的再分工,因为,随着老龄化的到来,我们正在失去廉价劳动力等方面的低成本红利。
中国会有更多的华为吗?单看趋势,好像是好
的。首先,中美宏观对比,201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发布的《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显示,中国已成为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二研发大国;其次是当下,有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在研发方面所投入的资金大概已经达到19657亿元,相比较前一年还是有所增长的,增长的百分比为11.6%,双位数的研发增长,明显超过GDP增速。
不过,一个显然让国人不自信的感受是,当下中国仍然极为缺少像华为这样的、全球标杆性的科技企业。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华为的研发投入,已经进入“高阶”。正如任正非曾经指出、并引发较大反响的一点,华为已经进入“无人区”、需要加强的是基础研究。事实上,我们看去年的全球研发投入榜单,华为名列世界第五,与此同时,前50名中,华为也是唯一一家上榜的中国企业。
中国需要更多的华为,也因此,华为之于我国的核心价值,不仅仅在于其自身做得有多好,更在于华为为中国企业晋级提供了堪称稀缺的启示。起码也说明,在中国的环境下,是可以诞生华为这样的世界顶级科技企业的。
未来的中国企业,有什么优势?首先一点,中国在失去廉价劳动力的同时,依然享受着丰厚的工程师红利。而华为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是将工程师红利发挥到极致的结果,这一点是公认的、没有疑义的。事实上,中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不仅造就了大批量的高学历人才,而且,在价值观上,当下和未来的年轻人也比前辈们更加富有与国际接轨的自由精神、创新意识。
中国的企业可以做什么?很显然,加大研发投入的规模,是中国企业正在做的事情,近几年,国内互联网公司都在追加研发投入,并且将研发上升到战略层面,华为日前也表示,面向2019年,会坚持把10%以上收入投入面向未来的研发。不过,来自华为的真正启示在于,中国企业可以通过管理创新提高研发投入的效率,这一点,又以激励政策为核心——华为作为非上市公司,在经营、管理上得到了极大的自由度,体现在激励政策上,任正非在华为仅近略超1%的个人持股比例微不足道,但全员持股、每年分红的股权激励模式,放到世界也是现象级的、值得深入学习的存在。企业要有软实力,先要有软环境,反观当下中国很多传统企业,因为找不到转型、升级的方向,导致有钱躺在账上、没有地方花,其实首先就应该在管理思维上下下功夫。
当下,虽然内需拉动成重心,但开放也在升级,为了克服迫在眉睫的增长压力,很多中国企业也都在寻找全球化路径。不过,全球化内涵已变,华为尚且有压力,过往模式一定是事倍功半的,成熟的产业链和硬件配套不进则退,留住产业链,就要升级价值链,华为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