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周公诫子》和诸葛亮《诫子书》 对比阅读

2017-11-16 14:13阅读:133
《周公诫子》和诸葛亮《诫子书》 <wbr>对比阅读X

文言阅读练习:《周公诫子》和诸葛亮《诫子书》
  

  
(甲)周公诫子
  

  
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乙)诸葛亮《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注】
  
  
行:操行。
  
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
  
淡泊:清静寡欲,没有奢望。
  
致远:达到远大的目标。
  
淫漫:荒淫,怠惰。
  
励精:振奋精神。
  
意:意志。接世:合于世用,为社会所用。
  
  
【试题】
  
   1
.解释下边加粗字在文中的意思。
  
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 )非学无以广才(
  
悲守穷庐( 又相天子(
  
   2
.解释下边加粗字在文中的意思。
  
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往矣,子勿以鲁国骄士(
  
夫君子之行( 险躁则不能冶性(
  
   3
.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子孙的文章,但中心内容不同。其中甲文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 ;乙文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
  
   4
.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5
.乙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做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
  
  
【参考答案】
  
   1.
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扩展 屋子 辅佐
   2.
因为 放在句首作发语词,无实意
   3.
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 要立德、修身
   4.
1)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
  
2)(如果)年华随着时间流失,意志随着时日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所用,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悔也来不及了。
   5.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008年资阳市中考语文试题)
  

  
【作者介绍】
  
  
  (甲)《周公诫子》选自《韩诗外传》。
  
  
  韩婴,约公元前200-公元前130年,西汉今文诗学韩《诗》学的开创者。燕(治今北京)人西汉文、景、武三帝时为官,文帝时任博士,景帝时官至常山太傅,后人又称他韩太傅。韩婴是当时著名的儒学学者,他讲学授徒写成很多著作,其中有《韩故》、《韩诗内传》、《韩诗外传》、《韩说》等。韩婴讲授、注释《内经》有许多独到之处,世称'韩诗',与辕固生的'齐诗'、申培的'鲁诗'并称'三家诗'。韩婴还对《易经》很有研究,做过很多注释,著有《周易传韩氏三篇》,但未能流传于世。
  
  
(乙)诫子书
  
  
诸葛亮(181723—23482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后来的东晋政权为了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成都有武侯祠。另,大诗人杜甫有《蜀相》名篇传世。
  
  
【补充注释】
  
  
(甲)周公诫子
  
  
:告诫,警告劝诫.(多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
  
  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或封号.
  
  骄:怠慢,轻视
  
  相:辅佐.
  
  于:在
  
  沐:沐浴
  
  德行:道德品行.
  
  宽裕:宽大,宽容.
  
  守:保持.
  
  恭:肃敬,谦逊有礼.
  
  荣:荣华显贵.
  
  俭:行为约束而有节制,不放纵.
  
  尊盛:位高势盛.
  
  卑:低下
  
  贵:地位显要
  
  畏:敬畏胆怯.
  
  聪明:指明察事理.
  
  睿智:聪慧,明智.
  
  愚:愚拙,不巧伪.
  
  哲:明智,聪明.
  
  博闻强记: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由:奉行,遵从.
  
  慎:谨慎,慎重.
  
  相(xiàng)【第四声】:1.辅助.:吉人天相.2.宰相.:丞相.3.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4.旧时指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傧相.另读(xiāng) 1.互相.:相识.2.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好言相劝.3..
  
  哺(bǔ):1.(不会取食的幼儿).:哺育.2.咀嚼着的食物.:吐哺.
  
  睿(ruì):看得深远.:睿智.
  
  桀(jié):夏朝末代君主,相传是个暴君. 他的暴政导致了夏的灭亡。
  
  纣(zhòu):1.后鞧(qiū).2.()朝末代君主,相传是个暴君. 他的暴政导致了商朝的灭亡。
  
  欤(yú):古汉语助词,表示疑问或感叹的语气词,用法跟''大致相同。
  
  
(乙)诸葛亮《诫子书》
  
  
  夫():句首发语词,无实在的意义。
  
  澹(dàn)泊:也写做淡泊,清静而不贪图名利。
  
  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广才:增长才干。
  
  淫(yín)慢:过度的享乐,慢:懈怠,懒惰。淫,过度
  
  险躁:冒险急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
  
  治性:治通冶,陶冶性情。
  
  驰:消失、逝去。
  
  日:时间。
  
  遂:于是,就。 ( 书村网 www.shucunwang.com )
  
  接世:接触社会,承担事物;有用世的意思。
  
  穷庐:破房子。
  
  将复何及:怎么还来得及。
  
  才须学也:才:才干
  
  意与岁去:意:意志
  
  俭以养德:以简朴节约财务来培养自己的高尚品格
  
  枯落:枯叶一样飘零
  
  夫:大丈夫
  
  
【译文】
  

  
(甲)周公诫子
  
  
周成王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周公告诫儿子说:“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辅助天子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能算轻贱的了。可是,我还(常常)洗一次头发,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接待宾客,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接待宾客,还惟恐(因怠慢)失去人才。我听说,用恭敬的态度来保有宽以待人的品行,就会得到荣耀;用节俭来保有广大的土地,必定会有安定;用卑谦来保有显赫的官职,这就是高贵;用警备之心来保有人口众多,兵强马壮,就意味着胜利;用愚笨来保有聪明睿智,就是明智;用浅陋来保有渊博,也是一种聪明。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贵为君王,之所以拥有天下,是因为遵从了这些品德。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亡身,桀纣就是这样的下场.()能不谦虚谨慎吗?
  
  
(乙)诫子书
  
  
君子的品行,以安静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以节俭努力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淡寡欲就不能显现出自己的志向,不宁静安稳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学习必须静下心来,才干必须学习才能增长。不学习就不能有广博的才干,没有志向就不能成就学业。怠慢便不能振奋精神,冒险急噪便不能治理品性。(如果)年华随着时间流失,意志随着时日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所用,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悔也来不及了。
  
  
【评析】
  

  
 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内容,不仅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就是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周公诫子》和诸葛亮的《诫子书》可谓是两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篇。文章短小精悍,阐述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
  
  
《周公诫子》以握发吐哺形容君王为国礼贤下士,殷切求才;以六种谦才强调谦虚谨慎是理天下、成大业的第一要素。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证,得出要重视人才的结论。
  
  
周公训导儿子的第一句话就已经点明了其所要的中心内容,即往矣,子其勿以鲁国骄士。下面的话都是针对这一句展开陈述的。且与末尾可不慎欤相呼应。由此我们可以做一个引申的理解,就是当你身居高位的时候,一定要亲贤远佞,知人用人,善于吸纳、提拔人才,不能自高自大而轻视别人。
  
  
《周公诫子》中提到的六种谦德,对现在仍有借鉴意义:一个人尊敬别人,宽以待人,就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一个国家再富有,仍需提倡勤俭节约,这样国家才会更发达,局面才能更安定;如果一个人身居要职,就仍要有一种谦虚的美德,不能认为自己是高高在上,这才是真正的高贵;一个国家,科技发达,兵强马壮,别国才不敢侵犯,自己就会立于不败之地;一个人学识渊博,聪明睿智,但仍要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不可狂妄自满,骄傲自大,这才叫真正的聪明。
  
  
  
诸葛亮《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字,对比鲜明。
  
  
《诫子书》言近旨远,含意隽永,是诸葛亮处世立身的智慧结晶。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优美的文辞、丰富的蕴含,更有诸葛亮志存高远的精神境界和千年不灭的人格力量。从《诫子书》中,我们领悟到了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人生真谛,体会到了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生命哲思,所有这些,对我们现在来说仍大有裨益,富有启迪。
  
  
《诫子书》用语精炼,短短86字即把修身养性和治学为人之道讲的清清楚楚,可谓言简意赅、字字千金,充分体现了诸葛亮深厚的文学修养,也彰示了他处世的简单谨慎。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