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从化|广东保存最完好的古村之一——从“崖山之后无中华”说起

2017-06-13 06:53阅读:623

从化|广东保存最完好的古村之一——从“崖山之后无中华”说起X

公元1279年,广东崖山海域,风雨交加,一艘败退中的战船上,丞相陆秀夫将朝服穿戴整齐,最后一次向年仅8岁的少帝赵昺行叩首大礼,随后背起少帝,终身一跃,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中。
随后,中国历史上最文明的朝代,以中国历史上最悲壮的场面落幕了——在得知陆丞相负帝投海后,10万南宋军民亦相继投海殉国。
这场发生在如今广东崖门的海战,被后人称为「崖山之战」,此役之后,南宋的灭亡标志着古典意义华夏文明的陨落,因此,国内外不少人都认为“崖山之后无中华”。
从化|广东保存最完好的古村之一——从“崖山之后无中华”说起

图片来源于网络
「崖山之战」 百余年后,陆秀夫的后人辗转迁至如今的钱岗村,从此在这里落地生根,繁衍生息。
今天,这里是广东众多古村落中,格局和民居均保存得最为完整的古村之一;村内的广裕祠曾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杰出项目奖」,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无论是村内的布局、民居、巷道均在广东古村落中别具一格。

自由随性的整体布局
与大部分广东古村规规矩矩的布局不同钱岗古村有着随性的整体布局,村中每条道路均蜿蜒曲折,行走其中,似乎有种宋元山水画的自然意趣
从化|广东保存最完好的古村之一——从“崖山之后无中华”说起
图片来源于论文截图[2]
钱岗古村,位于广东从化太平镇东南部,此处周围分布着七座小山岗,又有流溪河的支流——沙溪河穿流而过,至今在村中高处,仍可依稀感受到古时周边环境的优美。

从化|广东保存最完好的古村之一——从“崖山之后无中华”说起
图片来源于论文截图[1]
据村中史料记载,钱岗古村始建于宋代,原是钱氏聚居之地,因此得名,而陆氏族人则是在明朝初年迁居至此。
古村现存的格局初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村中最重要的建筑——广裕祠就始建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
而到了嘉靖年间,由于南方诸省大旱,加之吏治腐败,使盗贼四起,钱岗古村在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进行了大修——挖护村河、建围墙、设门楼等等,加强村落的防御性。
从化|广东保存最完好的古村之一——从“崖山之后无中华”说起
图片来源于论文截图[1]


从化|广东保存最完好的古村之一——从“崖山之后无中华”说起
灵秀坊
如今,游人从来此参观,导航会一般都会将你引导至古村东入口的灵秀坊与启延门。
从化|广东保存最完好的古村之一——从“崖山之后无中华”说起
启延门,位于村的东北角
从化|广东保存最完好的古村之一——从“崖山之后无中华”说起
镇华门,古村的西入口
一般的广东明清古村落,大多巷道笔直,户户坐北朝南,规矩且整齐,但难免有种死板的感觉,而钱岗古村的布局则自由而随意,学者认为这保留了早期古村落的布局特征。

从化|广东保存最完好的古村之一——从“崖山之后无中华”说起
图片来源于论文截图[2]
蜿蜒曲折的巷道是钱岗古村的最显著特点之一。村内任何一条走道都不是笔直的,最直的也只有10~20m远[1] 。不同片区的房屋的坐向也各不相同,并没有一味固守“坐北朝南”的传统。

从化|广东保存最完好的古村之一——从“崖山之后无中华”说起
图片来源于论文截图[1]


即便是村中的主街道——政南巷,也并非笔直的。 从化|广东保存最完好的古村之一——从“崖山之后无中华”说起
传说在其建村之初,村长请来一个地理先生来看风水。地理先生绕着整个村落走了一遍,用罗盘开了几十条线,最后下结论说钱岗村属于莲藕形,屋舍如果不随意自由而建的话,就会住不长久。于是村民再盖屋舍的时候不用去请示村长,就依着自己的想法了,一见村中有空地就在上面随意的盖起了屋舍[1] 。



古韵夯土墙
穿过启延门往南走,马上有一组民居吸引住人们的目光,和我们常见的、墙体由青砖砌成的古民居不同,这些民居的墙体由黄色的夯土筑成。
用夯土墙造屋,是钱岗古村与大部分广东古村所不同的另一大特色,体现了一种早期中国古建筑营建方式。这种造屋方法,可以追溯到商代,已有3000年的历史。
从化|广东保存最完好的古村之一——从“崖山之后无中华”说起
夯土墙采取了北方建筑的 夯筑法,以木板为模,中间填入土泥、石头、稻壳,最后靠人力使劲一层一层的将其夯 实,建筑起泥墙。与北方天气不一样的是这里雨水较多,为防止泥墙坍塌,因此人们搬 来大石头和以石灰堆砌一米多高的防护墙,来保护泥屋和防止墙体受潮[1] 。
从化|广东保存最完好的古村之一——从“崖山之后无中华”说起
分布在福建、粤东等地的客家土楼,是夯土墙民居的巅峰之作。图片拍摄于永定初溪土楼群。

鹅卵石村道
钱岗古村第3大特色,是用鹅卵石铺砌而成的村道。
从化|广东保存最完好的古村之一——从“崖山之后无中华”说起
常见的广东明清古村落,村中的巷道一般用麻石(长条的花岗岩)铺就,而南有沙溪河的钱岗古村就地取材,用河中的鹅卵石铺装村道,仅在少部分地方才使用麻石。



国宝广裕祠
位于古村中心的广裕祠,始建于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是钱岗古村内历史与建筑价值最高的古建筑, 曾在 2003 年荣获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项目奖 ” 第一名[1],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化|广东保存最完好的古村之一——从“崖山之后无中华”说起
广裕祠是一座三间三进古祠堂,完整保留了明清两朝至今的建造和修缮时的历史信息。
从化|广东保存最完好的古村之一——从“崖山之后无中华”说起
广裕祠前设有一座八字形的照壁,在岭南极为少见,在整个 广东省是独一无二的[1] 。
从化|广东保存最完好的古村之一——从“崖山之后无中华”说起
第一进始建于明代,清嘉庆年间落架大修,目前学者认为此进的柱子(梭柱)、柱础等体现了明代的风格,而梁架精美的雕刻装饰,则是清代中期民居建筑风格的体现。
从图片可以看出,经过修缮的广裕祠,并没有和大多数经过修缮的祠堂那样,将柱子、梁架用油漆刷得光鲜靓丽,而是保留了时间给留下的斑驳。
从化|广东保存最完好的古村之一——从“崖山之后无中华”说起
第二进是用和第一进相同的木梭柱承托梁架。梁的底部和驼峰上部之雕刻 了很多粗狂的卷云装饰,展现了明代的建筑风格。但是,这一进封檐板雕刻了如意纹饰,它的风格与第一进截然不同。此种装饰在从化好多明代建筑上都可以发现,因此,第二 进的主体结构和装饰是明代的产物[1] 。
从化|广东保存最完好的古村之一——从“崖山之后无中华”说起
从化|广东保存最完好的古村之一——从“崖山之后无中华”说起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