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作为南宋的南渡女词人在中国词坛上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张南湖论“词派”有二:“一日婉约,二曰豪放。仆谓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唯幼安称首,二人并称“济南二安”。李清照这位“易安居士”在李调元《雨村词话》中被称“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可以这样说,李清照是“女作家中唯一一位卓然杰立于男作家群中而毫不逊色的女作家”。
李清照透过女性视角,以鲜明的女性意识,对女性生命的解读、体验和自我的探求中,塑造了前所未有而又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李清照的词是其自我心灵世界的抒发,也是她艺术创造情感的归宿和源泉。
在创作上,李清照以天然的女性身份通过女性自己的亲身感受与内心体验生动地展现了她的生命历程和情感历程。李清照作为一位成熟的诗人,具有符合其艺术气质和审美取向的一套意象,在她的词中可以找到几个核心意象:花、雁、舟。这三个意象既能够展现李清照女性视角中的女性情怀,又贯穿了她从少女至晚年的人生遭遇以及南渡前后心境的变化。
“花”这个意象,在李清照的作品中或直接或间接地出现了40多次。“自是花中第一流”的李清照常常借花喻己,而“解语花”则是李清照抒怀述愁中最贴心的知己。在《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怕郎猜到,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当时李清照正是如花美娇娘,刚和赵明诚新婚燕尔,正是如胶似漆之际。词中将女子戴花、比花之时,爱美、好胜、自矜、天真的女性情怀展现得恰到好处。李清照词的创作流露出作者的自我意识,个性张扬,抒写性情。在《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关注一夜风雨后海棠花的命运,表现了她对自然生命的热爱,抒发了她惜花爱花的思想感情。花的命运又何尝不是象征着女性的命运,自己的命运,在伤春惜春中感慨青春易逝。李清照这种对“绿肥红瘦”细腻敏锐的感受,也是对女性处境的一种体悟。在《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在这首诗中,李清照借“黄花”自比,在重阳佳节这个本应合家团聚的日子,却只能独自一人在黄昏把酒东篱,于夜半枕玉独眠,抒发了对远方丈夫
李清照透过女性视角,以鲜明的女性意识,对女性生命的解读、体验和自我的探求中,塑造了前所未有而又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李清照的词是其自我心灵世界的抒发,也是她艺术创造情感的归宿和源泉。
在创作上,李清照以天然的女性身份通过女性自己的亲身感受与内心体验生动地展现了她的生命历程和情感历程。李清照作为一位成熟的诗人,具有符合其艺术气质和审美取向的一套意象,在她的词中可以找到几个核心意象:花、雁、舟。这三个意象既能够展现李清照女性视角中的女性情怀,又贯穿了她从少女至晚年的人生遭遇以及南渡前后心境的变化。
“花”这个意象,在李清照的作品中或直接或间接地出现了40多次。“自是花中第一流”的李清照常常借花喻己,而“解语花”则是李清照抒怀述愁中最贴心的知己。在《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怕郎猜到,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当时李清照正是如花美娇娘,刚和赵明诚新婚燕尔,正是如胶似漆之际。词中将女子戴花、比花之时,爱美、好胜、自矜、天真的女性情怀展现得恰到好处。李清照词的创作流露出作者的自我意识,个性张扬,抒写性情。在《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关注一夜风雨后海棠花的命运,表现了她对自然生命的热爱,抒发了她惜花爱花的思想感情。花的命运又何尝不是象征着女性的命运,自己的命运,在伤春惜春中感慨青春易逝。李清照这种对“绿肥红瘦”细腻敏锐的感受,也是对女性处境的一种体悟。在《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在这首诗中,李清照借“黄花”自比,在重阳佳节这个本应合家团聚的日子,却只能独自一人在黄昏把酒东篱,于夜半枕玉独眠,抒发了对远方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