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寻找厦门小八景之 “白鹿含烟”

2014-11-03 16:00阅读:1,188
古早时的厦门曾经有过“大八景”、“小八景”和“景外景”等众多美景,“白鹿含烟”就是其中之一,指的是玉屏山南侧的白鹿洞。此洞是明代林懋时开拓的,当时曾在洞里奉祀南宋理学家朱熹,因朱熹曾在庐山五老峰下建“白鹿洞书院”,遂将此洞取名为“白鹿洞”。每当夏季天气炎热时,石罅中经常泛出烟雾,缕缕可见,世人便将这个景象称为“白鹿含烟”,并列为厦门小八景之一。

寻找厦门小八景之 <wbr>“白鹿含烟”X


沧海桑田,当年的厦门大八景和小八景虽然地点还在,但许多景色早已不复存在了,只留下一个个充满诗意的名字,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我正是怀着无比好奇之心去探访这些景点的,这次选择了小八景之一的“白鹿含烟”,去看看白鹿洞如今的面貌。

从双十中学旁边的“石泉路”进入,古时候这里有泉名“石泉”,与白鹿洞上面的“龙泉”都是当时厦门的名泉,吸引许多人来此地汲水泡茶。如今两泉已不复存在,徒留其名。路过第一医院侧门,继续前行一段路后,从左边的“福建省厦门军区办事处”大门进入,一直走到三叉路口再往左,就看到“白鹿路5号之一”的“白鹿洞寺”山门。

寻找厦门小八景之 <wbr>“白鹿含烟”

山门不大,左边正在扩建。

寻找厦门小八景之 <wbr>“白鹿含烟”

见到扩建的地方有块大石头,顿时觉得有几分山林气息。
寻找厦门小八景之 <wbr>“白鹿含烟”

拾阶而上,看到这座普通的寺庙建筑,从寺庙的楼梯一路向上攀登。


寻找厦门小八景之 <wbr>“白鹿含烟”
顶部豁朗开来,有一红色建筑,是寺庙的“祖堂”。
寻找厦门小八景之 <wbr>“白鹿含烟”
奇怪怎么没有见到大雄宝殿,左看右看,发现了祖堂左手边有石洞。


寻找厦门小八景之 <wbr>“白鹿含烟”
这是石洞门口的石刻


寻找厦门小八景之 <wbr>“白鹿含烟”
寻找厦门小八景之 <wbr>“白鹿含烟”
好奇地进入石洞


寻找厦门小八景之 <wbr>“白鹿含烟”
哇,里面真是别有洞天!几块大石头互相顶着形成一个洞,上刻“六合洞”,因洞内仅留一口天,也称为“小洞天”,每块石头上都有石刻。清朝王步蟾有诗云:”怪石嵯峨断复连,嵌空做洞踞石巅。虎溪旁拓三弓地,鹿洞中分一线天。“

寻找厦门小八景之 <wbr>“白鹿含烟”

欣赏一下石头上的刻字

寻找厦门小八景之 <wbr>“白鹿含烟”
寻找厦门小八景之 <wbr>“白鹿含烟”
寻找厦门小八景之 <wbr>“白鹿含烟”
寻找厦门小八景之 <wbr>“白鹿含烟”

这是洞口左侧的题刻


寻找厦门小八景之 <wbr>“白鹿含烟”
右侧有摩崖石刻两幅,左边是同治八年台镇使者刘明灯所题的“重游鹿洞”,右边是同治六年观察使者曾宪德所题的“三巡鹭江”。怎么觉得这“三巡鹭江”很眼熟,突然想起来前不久在中山公园的魁星山里面也看到这个摩崖石刻,难道这曾宪德在两个地方都同时留下同样的石刻? 寻找厦门小八景之 <wbr>“白鹿含烟” 为何两地都有同样的石刻,求解答!


寻找厦门小八景之 <wbr>“白鹿含烟”
插播一张前不久在中山公园“魁星山”上拍的“三巡鹭江”石刻,个人感觉还是魁星山上的四个字好看。

寻找厦门小八景之 <wbr>“白鹿含烟”
跑题了,继续。欣赏完石刻后,洞口即是大雄宝殿,这座山平地不多,基本上都是石洞,大雄宝殿就因地制宜地建在六合洞口。

寻找厦门小八景之 <wbr>“白鹿含烟”
本以为就到此结束了,没想到大雄宝殿的左侧还有台阶,可以继续往上攀登。游览白鹿洞给我的感觉是曲径通幽、惊喜连连。

寻找厦门小八景之 <wbr>“白鹿含烟”

这是寺务处,在半山腰。


寻找厦门小八景之 <wbr>“白鹿含烟”
寻找厦门小八景之 <wbr>“白鹿含烟”
继续往上,到达“圆通宝殿”,里面供奉观音菩萨,门口有对联:“殿外月窥榕色色全彰深般若,阁前风响竹声声都入大圆通”。这个宝殿是依洞而建的,背后的石屏上有石刻“宛在洞”,洞口的亭子看得出是新盖的。

寻找厦门小八景之 <wbr>“白鹿含烟”

圆通殿前也有不少石刻

寻找厦门小八景之 <wbr>“白鹿含烟”
“危亭依碧空,极目望无穷。夹海云阴阔,连峰黛色融。霁开十里画,凉受一天风。借得蓬瀛境,移来入座中。”

这是黄日纪的诗,厦门的很多景点都有他的题刻。黄日纪,字叶庵,号荔崖,福建龙溪人,后归隐厦门,是乾隆前中期的诗人,一生勤于著述,在厦门定安小学附近建有“榕林别墅”。我曾经去那里探秘过,没找到,据说别墅已经消失,徒留榕树与石刻,现为私宅无法进入。
寻找厦门小八景之 “白鹿含烟”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