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成安县历代进士一览

2014-01-18 18:05阅读:1,368
成安县历代进士一览

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始建于春秋,得名于北齐,地处古黄河之滨,漳滏故道,千年历史积淀,文化底蕴深厚。成安自古有重视教育的传统,是汉代大儒二戴(戴德、戴圣叔侄)故里,著有《礼记》为后世传颂。隋以后朝廷实行科举制,大大激发了民众的求学热情。此后县内广建学塾,大力提倡教育。宋初,成安籍一代名宦王明后人贤明礼让,苦心求学,王氏家族一门竟有五人进士及第。到明代民间官方则更加注重,时任成安诸多县令在成安兴教办学,一时间人才辈出,为成安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据成安旧县志记载,以及各种史料辑录,自宋代有记录以来,直到清代,通过封赠和科举考试,成安县共有三十人成为进士。而明代也是成安封建科举时代的最为辉煌时期,进士及第者竟多达十九人(进士16人,武进士3人),这一时期遂成为封建社会成安县政治、经济、人文最为鼎盛的时代。

宋朝
1、王挺,成安南街人,宋初名臣王明长子,宋太平兴国(976—980)年间及第,历官殿中侍御史。
2、王扶,成安南街人,宋初名臣王明仲子,宋太平兴国(976—980)年间及第,历官工部员外郎。
3、王广渊,成安南街人,宋初名臣王明曾孙。宋庆历(1041—1045)年间,仁宗念其先祖功绩绩,封王明后人官职,王广
渊辞官让弟。其后刻苦攻读,考中进士,初授大理法直官,累擢宝文阁侍制,知庆州宣抚使,历官龙图阁学士,追赠右谏议大夫。
4、王临,成安南街人,王广渊之弟,及第年代不详,初签书雄州判官,累迁河北沿边安抚都监,后为宝文阁侍制。
5、王得君,成安南街人,王广渊之子,宋元丰初年(1076年)赐进士,历官太仆寺丞、军器监丞、奉议郎监亳州永城县仓武骑尉。

元朝
杨听德,及第年代不详,累官尚书,不仕两朝。

明朝
1、 淳,明洪武乙丑(1385年)科进士,历任工部主事。
2、 琇,明永乐丙戌(1406年)科进士,累官御史。
3、张润身,明正德甲戌(1514年)科进士,累官山西平阳府知府。
4、王宫用,明嘉靖癸丑(1553年)科进士,累官太仆寺正卿。
5、 谦,明嘉靖癸丑(1553年)科进士,任南京户部主事。
6、李齐芳,明嘉靖丙辰(1556年)科进士,任汉中府知府。
7、蔡可教,明中期名宦蔡绍先长子。嘉靖乙未(1559年)科进士,任陕西副使。
8、吴一琴,成安县岗上村人,明嘉靖壬戌(1562年)科进士,任工部主事。
9、蔡可贤,明中期名宦蔡绍先仲子。明嘉靖壬戌(1562年)科进士,任山东右参政。
10、吴善言,成安县岗上村人,吴一琴之弟,明嘉靖壬戌(1562)科进士,浙江巡抚右佥部御史。
11、王来召,成安县史庄村人,明隆庆戊辰(1568年)科进士,河南开封府推官。
12、 魁,成安县史庄村人,明隆庆戊辰(1568年)科进士,山西阳曲县知县。
13、王家瑞,明万历戊戌(1598年)科进士,户部主事。
14、吴维东,成安县岗上村人,吴善言之子,明万历甲辰(1604年)科进士,任陕西副使。
15、陈廷谟,成安县西高陵阜村人,明天启壬戌(1622年)科进士,任河南道御史。
16、杨调鼎,明崇祯辛未(1631年)科进士,任河南参政。
17、 爵,明嘉靖癸未(1523年)科武进士,历官不详。
18、杨希震,明万历乙未(1595年)科武进士,历任山西神池堡守备。
19、查克容,明万历癸丑(1613年)科武进士,任山西平型关守备。

清朝
1、温如玉,清顺治壬辰(1652年)科进士,任江南佥事。
2、樊正域,清康熙辛丑(1661年)科进士,任户部升员外郎。
3、王元镳,清康熙甲辰(1664年)科进士,任弘文院中书舍人。
4、张沆度,成安县北鱼口村人,清道光乙丑(1829年)科进士,翰林院庶吉士。
5、陈桂林,清末(年代不详)武进士,历官不详。

成安县历代进士一览
明万历《成安县志》卷二·列表·贡举


【导读】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此称始见于《礼记·王制》。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唐朝时以进士明经两科最为主要后来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元、明、清时,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3人,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称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民间又称考中进士为“金榜题名”。
清光绪三十年甲辰科,是年正逢慈禧七旬万寿,本是正科为庆贺太后寿诞改为恩科。此科也是自隋大业年间开科举试以来的最后一科。在“戊戌变法”的影响下,光绪帝颁诏“废科举、兴学校”从而结束了1300余年的科举制度。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