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5日至16日我们参加了巴尔干4国出境游,包括阿尔巴尼亚,黑山,波黑和塞尔维亚,之所以去这里,一是第一次去欧洲,免签证很方便,二是阿尔巴尼亚与南斯拉夫,都是原社会主义国家,如我们这般年纪,的确有一个历史记忆和情结,至今还萦绕不去,到此追踪寻迹亦可理解。
2025年3月4日晚上10点25分我们乘k1104次列车前往上海,第二天上午10点20分到达上海站,出站乘地铁4号线到向城路下车,这里是上海博物馆东馆所在地,由于去浦东机场集合时间是晚上10点,所以当天还有时间,顺便看看刚刚开放的上海博物馆新馆东馆正合适。
上海博物馆东馆定位为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 ,是上海市委市政府着眼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十三五”时期上海市重大文化设施建设项目 ,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952号 ,东临丁香路,西至杨高南路,北抵世纪大道,南接保利商业中心,与上海科技馆、上海图书馆东馆、东方艺术中心等文化设施形成文化集聚效应 。占地面积约4.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32万平方米 ,地上建筑六层、地下建筑两层 ;陈列展示区总面积约3.36万平方米,共设20个展厅和互动体验空间,包含文物类常设展13个、互动体验空间4个、特展厅3个 。2017年9月27日,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2020年12月31日,主体钢结构正式封顶 。2023年4月14日,进入内部精装阶段 。2024年2月2日,“青铜展厅”试开放 ;3月16日起,中国古代雕塑馆面向公众试开放 ;5月21日起,暂时闭馆 ;6月26日,重新向公众开放,新增10个展厅;11月13日,中国历代绘画馆、中国历代书法馆正式向公众开放。 12月3日,正式全面开放。
上海博物馆东馆从外部看,其立面蜿蜒起伏、造型典雅挺拔,气势不凡。从外观来看,建筑呈矩形体块。整个建筑的设计以人为本、以文物为中心,改进了常见的封闭式流线设计,在不同位置设置敞开式的休闲边厅以及室外露台和花园,凸显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的交流互动。
上海博物馆东馆,展陈以常设展为主,将为观众呈现海内外体系完整、脉络清晰、史料翔实、叙事生动的中国古代艺术通史陈列,以及海派与江南文化、中外文化交流、互动体验等四大系列。其中,青铜馆、书法馆、绘画馆、印章馆是海内外的常设通史陈列馆。
位于一楼的青铜馆也得到了巨大升级,陈列结构、展品选
2025年3月4日晚上10点25分我们乘k1104次列车前往上海,第二天上午10点20分到达上海站,出站乘地铁4号线到向城路下车,这里是上海博物馆东馆所在地,由于去浦东机场集合时间是晚上10点,所以当天还有时间,顺便看看刚刚开放的上海博物馆新馆东馆正合适。
上海博物馆东馆定位为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 ,是上海市委市政府着眼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十三五”时期上海市重大文化设施建设项目 ,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952号 ,东临丁香路,西至杨高南路,北抵世纪大道,南接保利商业中心,与上海科技馆、上海图书馆东馆、东方艺术中心等文化设施形成文化集聚效应 。占地面积约4.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32万平方米 ,地上建筑六层、地下建筑两层 ;陈列展示区总面积约3.36万平方米,共设20个展厅和互动体验空间,包含文物类常设展13个、互动体验空间4个、特展厅3个 。2017年9月27日,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2020年12月31日,主体钢结构正式封顶 。2023年4月14日,进入内部精装阶段 。2024年2月2日,“青铜展厅”试开放 ;3月16日起,中国古代雕塑馆面向公众试开放 ;5月21日起,暂时闭馆 ;6月26日,重新向公众开放,新增10个展厅;11月13日,中国历代绘画馆、中国历代书法馆正式向公众开放。 12月3日,正式全面开放。
上海博物馆东馆从外部看,其立面蜿蜒起伏、造型典雅挺拔,气势不凡。从外观来看,建筑呈矩形体块。整个建筑的设计以人为本、以文物为中心,改进了常见的封闭式流线设计,在不同位置设置敞开式的休闲边厅以及室外露台和花园,凸显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的交流互动。
上海博物馆东馆,展陈以常设展为主,将为观众呈现海内外体系完整、脉络清晰、史料翔实、叙事生动的中国古代艺术通史陈列,以及海派与江南文化、中外文化交流、互动体验等四大系列。其中,青铜馆、书法馆、绘画馆、印章馆是海内外的常设通史陈列馆。
位于一楼的青铜馆也得到了巨大升级,陈列结构、展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