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汉宫春·灵源山》庄灿煌
《汉宫春·灵源山》庄灿煌
《汉宫春·灵源山》庄灿煌 朗日和风,我来携喜气,徐步葱灵。潺潺灵壶涧水,顿觉身轻。望江入海,景历历、崖接云程。看怪石、天然奇趣,山中盛景含情。
古刹千年犹在,喜飞檐焕彩,斗拱层层。记曾临安题邸,庐墓樟青。禅师良药,堪谁记、铁马雄兵。烟火外、酣歌翠鸟,蓬莱仙境晶莹。


注释:
汉宫春:词牌名,又名“汉宫春慢”“庆千秋”。以晁冲之《汉宫春·黯黯离怀》为正体,双调九十六字,前后段各九句、四平韵。代表作品有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等。
灵源山:地处福建晋江灵源街道的灵水社区,海拔305米,是泉南一座名山,山上有泉南最享盛名的寺庙之一灵源寺和众多古人留题的摩岩石刻。灵源山高三百零五米,唐代称“太平山”。据说是因山顶高且平而得名,又以其山形如飞鹏称为“大鹏山”。宋时,因见山中“时涌灵源”而称“灵源山”。
古来许多文人学者在此停驻游览,留下许多诗文和名联。如宋代泉州人、宰相曾公亮撰书的“灵山好作西天界,源水能通南海潮”、唐道士蔡明的“暮烟横远岫,宿雾锁奇峰”等。如今,寺中珍藏着一副楹联,联上写道“洞口春深烟雨,海门夜半渔灯”,这副楹联不但写出了暮春烟雨迷茫的景色,而且,描绘了夜半时分海上渔火闪烁的奇观。相传是郑成功撰书,后被毁,清代翰林院庶吉士庄俊元重书,现寺中所存即为庄俊元所书真迹。
我来携喜气:刚参加福建省诗词学会灵水社区教学创作基地揭牌仪式。
葱灵:郁茂而灵秀。清 刘大櫆 《序》:“ 龙眠之山 ,高秀绵亘,至三十馀里之深而不可穷竟,其清淑葱灵之气,盘委积迭而钟之於人。”梅三子 《小重山.祭麝香百合》词:“庶卉已葱灵。高风无觅处,惜伤盈。”此处指灵源山。
潺潺灵壶涧水:灵源山下近灵水村处,有巨石数方峙立。有一石刻“灵壶天”3个娟秀的楷书大字,是明太傅尚书、里人吴淳夫的手迹。其状如酒壶斜倚,蜿蜒的涧水流经石下,清响潺潺,使人有置身壶天之感。
望江入海:有一石高耸,顶平如台,方广数丈,登台远眺东南,石井江蜿然入海,烟霞帆景,历历在目。石壁上镌“望江石”3个行书大字,隽秀飘逸,字均5尺见方,下题“万历三年吴可承书”。
崖接云程:灵源山中有步云关、望江石、灵壶天等胜迹。云程:云中之路。金 元好问 《普照范炼师写真》诗之一:“向日神仙看地行,只今烟驾想云程。”
看怪石:除题字石刻外,灵源山天然怪石亦多奇趣。位于灵源水库盘山公路北边的狮仔峰有一巨石,俨然一头振鬣欲跃的雄狮,恰巧对面山峰上又天生一圆形“狮球石”遥遥相对。《灵水吴氏族谱》记载此事:“……右向东南,俨然一狮,紫云常临,而青烟时覆,灵动变化,夜则奔走食东南禾麦,昼则潜伏隐灵源之紫雾,灵奇转化……”直把石狮子写活了。在灵源水库下山涧右边,又有一堵高、宽数十丈的石崖,崖顶两块方形巨石并排,天然纹道构成两个老人的头部造型,远远望去,酷肖一对和善可亲的翁妪,人称“公婆石”。此外,山间还有“玉犬吠日”“金蟾望月”“老蚌生珠”“灵龟听经”诸般名色的怪石,皆惟妙惟肖、引人入胜。
记曾临安题邸,庐墓樟青:诗人林外的庐墓就相在灵源寺入口处,是一间不起眼的石砌小庙,庙前却有一棵巨大的香樟特别引人注目。这株香樟树高15米,胸围360厘米,冠幅23米,已经有上千年树龄。
  在杭州,林外看到中原沦丧,南宋统治者不思励精图治,仍是醉生梦死、花天酒地,心中很是反感,便做了一首《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讽刺统治者的诗深得人心,到处流传,成为千古绝唱。这首诗,现已被刻在林外墓前的石碑上。


禅师良药,堪谁记、铁马雄兵:禅师指元末叱咤风云的汉王陈友谅的元帅张定边。陈友谅自立为汉帝,改元大义,曾封张定边为太尉。因在鄱阳湖与朱元璋大明军作战,陈友谅被流矢射死,太子陈善被逮,张定边保护陈友谅次子陈理驻守武昌。朱元璋大军围攻武昌,陈理出降,张定边遂剃去须发,易服逃出。一路来到泉州,看灵源山风水佳绝,便寻地建立寺庙,隐居空门,法号“沐讲”,人皆称他“沐讲禅师”。
张定边既与灵水人吴懒翁结成知己,也视懒翁孙子吴温明如同子侄,见他诚笃好学,便将医道向他传授一二,叫他就灵源山上采摘青蒿、爵床、墨旱莲、鬼针草等十几味青草药,加上茶叶炮制成一种药丸,具有疏风解表、调脾健胃、祛痰利湿的功能,对一般常见的伤风、感冒、中暑、痢疾都有疗效,可以作为家备良药。因为是出自佛门的药方,也要让后人记得救苦济世的道理,就将这药丸命名为“菩提丸”。吴家子孙世代相传,都会制菩提丸,几百年来,不仅自用,也销售城乡各地,风行海内外,也就是当今被评为“中华老字号”的灵源万应茶的前身。
烟火外、酣歌翠鸟,蓬莱仙境晶莹:在灵源寺香火缭绕之外,山里翠鸟欢畅地鸣叫。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