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遗失日本的唐代佛像】公元703年 西安宝庆寺佛雕群-高延贵造 如来三尊佛龛:东京国立博物馆

2013-06-15 11:14阅读:4,048

【遗失日本的唐代佛像】公元703年西安宝庆寺佛雕群-高延贵造如来三尊佛龛: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遗失日本的唐代佛像】公元703年 <wbr>西安宝庆寺佛雕群-高延贵造 <wbr>如来三尊佛龛:东京国立博物馆X


重要文化财 1座 石灰岩
整体高度107.3 整体宽幅65.7 整体纵深13.0
像高(中尊)35.0 (左侍从)46.0 (右侍从)49.0
唐代 长安3年(703) 中国陕西省西安宝庆寺东京国立博物馆 TC-767
武则天晚年,长安光宅寺中曾建有一座七宝台。台上镶有许多精美的佛像。这些佛像以后随寺院迁移到了宝庆寺(今西安书院门内花塔寺址),宝庆寺的这批珍贵造像现多已流至国外,共有三十二件,上世纪初日本人早崎梗吉利用在华考察和受聘学校教习的机会,用各种名目攫取了其中的大部分。在被日本指定为重要文化财的53件(组)中国雕刻品中就有21件(组)出自陕西西安宝庆寺的石雕造像龛,占唐代重要文化财雕刻总量的近60%。
这批珍贵的造像是何时,通过何种渠道从宝庆寺中流出,又是怎样运往国外,又是如何被转手,最终被保存在现在的归属地,这一切都成了历史的谜。也成了中国人永远的痛。
---隆日编译整理

佛龛局部高清大图
【遗失日本的唐代佛像】公元703年 <wbr>西安宝庆寺佛雕群-高延贵造 <wbr>如来三尊佛龛:东京国立博物馆
【遗失日本的唐代佛像】公元703年 <wbr>西安宝庆寺佛雕群-高延贵造 <wbr>如来三尊佛龛:东京国立博物馆
【遗失日本的唐代佛像】公元703年 <wbr>西安宝庆寺佛雕群-高延贵造 <wbr>如来三尊佛龛:东京国立博物馆
【遗失日本的唐代佛像】公元703年 <wbr>西安宝庆寺佛雕群-高延贵造 <wbr>如来三尊佛龛:东京国立博物馆
【遗失日本的唐代佛像】公元703年 <wbr>西安宝庆寺佛雕群-高延贵造 <wbr>如来三尊佛龛:东京国立博物馆
【遗失日本的唐代佛像】公元703年 <wbr>西安宝庆寺佛雕群-高延贵造 <wbr>如来三尊佛龛:东京国立博物馆
【遗失日本的唐代佛像】公元703年 <wbr>西安宝庆寺佛雕群-高延贵造 <wbr>如来三尊佛龛:东京国立博物馆
【遗失日本的唐代佛像】公元703年 <wbr>西安宝庆寺佛雕群-高延贵造 <wbr>如来三尊佛龛:东京国立博物馆
【遗失日本的唐代佛像】公元703年 <wbr>西安宝庆寺佛雕群-高延贵造 <wbr>如来三尊佛龛:东京国立博物馆
【遗失日本的唐代佛像】公元703年 <wbr>西安宝庆寺佛雕群-高延贵造 <wbr>如来三尊佛龛:东京国立博物馆
【遗失日本的唐代佛像】公元703年 <wbr>西安宝庆寺佛雕群-高延贵造 <wbr>如来三尊佛龛:东京国立博物馆
【遗失日本的唐代佛像】公元703年 <wbr>西安宝庆寺佛雕群-高延贵造 <wbr>如来三尊佛龛:东京国立博物馆
【遗失日本的唐代佛像】公元703年 <wbr>西安宝庆寺佛雕群-高延贵造 <wbr>如来三尊佛龛:东京国立博物馆

【东京国立博物馆的注释】
宝庆寺石佛群,由于受到印度笈多王朝美术的影响,具有写实性且丰富的形体表现以及富有变化的装饰创意等,作为盛唐时期佛教雕刻的代表性作品而声名远扬。

  该石佛群是取代唐朝创立了周王朝的武则天(则天武皇后)于长安3年(703年)在长安城光宅坊光宅寺内所建的七宝台内部的庄严象征。其后石佛群被迁移至西安(长安)安仁坊的宝庆寺(花塔寺),收纳在该寺的砖塔、佛殿内,但20世纪初石佛群的大部分流至国外。现在三尊样式的释迦牟尼降魔像、弥勒倚像、阿弥陀坐像及十一面观音立像等包括留存在中国的作品共计32件已被确认。其中数件作品上标有长安3年、4年(703、704年) 、开原12年(724年)的的纪年铭文,但亦有追加雕刻的开元年间的刻铭,因此有人认为造像时间为长安年间。

  光宅寺的营建状况及其造像反映了与佛教界结合而发动武周革命的武则天的政策,在研究当时的佛教接受状况原貌方面是非常珍贵的历史资料。


高清【遗失日本的唐代佛像珍品】八世纪-唐代西安宝庆寺佛雕群-如来三尊佛龛: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