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中国古代农业灌溉机械之翻车(图)

2013-08-16 19:10阅读:1,286

  【中国农业网Agronet农业博物馆】作为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农业灌溉机械之一的翻车,起初竟然是用于宫廷游乐,后期经改造才可倒挽黄河水以灌田,达到“致有巧思”。《后汉书》记有毕岚作翻车,三国马钧加以完善。翻车可用手摇、脚踏、牛转、水转或风转驱动。龙骨叶板用作链条,卧于矩形长槽中,车身斜置河边或池塘边。下链轮和车身一部分没入水中。驱动链轮,叶板就沿槽刮水上升,到长槽上端将水送出。如此连续循环,把水输送到需要之处,可连续取水,功效大大提高,操作搬运方便,还可及时转移取水点,即可灌溉,亦可排涝。
  我国古代链传动的最早应用就是在翻车上,是农业灌溉机械的一项重大改进。毕岚创造的“翻车”,据考证就是我国乡村中一直至现代还使用的龙骨水车的前身(见王桢《农书》),基本原理与结构并无多大变化。
  从上述记载中可以看出,毕岚不仅负责铸造了“铜人”、巨“钟”,会“吐水”的“天禄”(神话传说中的兽名)、“虾墓”(即蛤蟆),还负责制作了“设机车以引水”的“翻车”和“以气引水”的“渴乌”。况且,东汉早有宦官监工制作器械的先例。所以,毕岚创制翻车是完全可能的。
  诚然,身为宦官的毕岚是不可能亲自去制造翻车的。然而他负责制造的翻车,且能大量引水,开我国水车历史之先河,这在距今一千八百年前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的伟大发明。毕岚所创造的翻车,虽未直接运用于农业生产,但“用洒南北郊路,以省百姓洒道之费”,故对于国计民生也是有一定贡献的。
  我们知道,汉灵帝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昏君,在位时宦官继续专权,贪污腐化成风,公开实官鬻爵,天下田亩增税十钱,大建宫室等等。阶级矛盾激化,终于爆发了黄巾起义。因而毕岚的发明创造就只能用于宫廷游乐,根本不可能用于发展生产力。到了曹操统一北方后,魏国的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要求当时的科学技术也能够适应生
产的需要而有所发展,这时“发明家马钧”便应运而生了。
  马钧在前人创造用来吸水洒路的翻车的基础上,设法加以改进,制造了既轻巧又便于操作的翻车。这种翻车,连小孩都能转动,且能连续提水,可见有很大改进,所以很快流传民间,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工具之一,“后来逐渐推广使用,提高了抗旱能力”,在今天也还有一定的作用。
  马钧虽“巧思绝世”,但出身贫苦,加之封建统治者对科学技术创造发明的极端不重视,他的革新与创造,往往遭到只会说空话的达官贵人的讥笑和非难,故多不见经传;毕岚虽见诸史册,但却是宦者,加之东汉的宦官多数横行不法,故也被世人所不齿。
中国农业网(Agronet.com.cn)微信扫一扫: 尽“扫”天下农商情
中国古代农业灌溉机械之翻车(图)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