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墙壁上的张大千

2017-06-13 10:57阅读:
众所周知,张大千自民国30年6月抵达莫高窟,至民国32年4月30日离开莫高窟,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张大千和门人共临摹了大大小小的壁画276幅。
除了这些临摹品之外,张大千还在莫高窟留下了什么笔墨?
重见天日的墨竹图
民国30年4月,张大千与太太杨宛君、十子张心智乘欧亚航空的飞机由成都飞抵兰州。
6月初,张大千与家人及研究助手孙宗慰(中央大学艺术系主任吕斯百的学生)、范振绪(甘肃省议会副议长)由兰州、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榆林窟一路西行到了敦煌。
在莫高窟第323窟南壁空白处有一条铅笔写的题记:“下边的残迹,是因为英国的斯坦因来到此地,他用西法,将这一片好壁画粘去了,嗳!你想多么可惜呀!民国三十年六月十六日口口口(张大千)孙宗慰范振绪到此”。
莫高窟第323窟南壁铅笔题记
这条题记的重要性在于坐实了张大千第一次来莫高窟的时间是六月上旬,此前关于这一时间有“五月底六月初”“民国三十年秋”等多种说法。
刚到莫高窟时,张大千一行住在下寺。但下寺人来人往,为了不影响工作,张大千搬到了两里外的上寺(现为敦煌研究院院史陈列馆)居住。
1943年的莫高窟下寺。李约瑟摄影 / IDP

位于莫高窟上寺的张大千故居
张大千在莫高窟上寺的卧室
至此,张大千在莫高窟就一直住在上寺,直到民国32年4月30日离开。
2002年,敦煌研究院拟将莫高窟上、中寺辟为敦煌研究院院史陈列馆。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的孙毅华女士主持了上、中寺的修缮工作,为了维持建筑原貌,她采用了墙体托换的维修方式,只将原建筑墙体下部托起,换上采用现代材料所做的基础,与原土墙相接。在修缮之前,孙毅华女士走访了敦煌研究院的多位老人,对原来的房屋形式做多方调查。在调查过程中,范华先生和窦妈告诉她,在张大千住过的房间墙壁上,有张大千画的一幅画,后来被人抹上泥遮盖了。孙毅华女士指挥工人小心翼翼地剥去了那间屋子表面的墙皮,终于,张大千在莫高窟留下的墨竹图重见天日。
张大千绘于居室墙壁的墨竹图
张大千何时在莫高窟画下了这幅墨竹,目前还没有查得结果。
张大千画在莫高窟上寺寓所墙壁上的墨竹图
对“小女子”的赞叹
张大千在莫高窟期间对洞窟做了全面调查,于民国32年2月在莫高窟完成了十一册的《漠高窟记》,书中对他编号的309个洞窟按照统一体例做了详细记录,例如第一百五十一号窟(藏经洞):
第一百五十一窟 盛唐
藏经洞 洞口、北壁 盛唐
洞口 高五尺二寸,深一尺八寸,广一尺八寸。
洞内 高七尺六寸,深八尺三寸,广八尺四寸。顶上藻井。
佛龛 北壁、佛台,高一尺六寸,纵二尺六寸,横五尺三寸。残毁。
塑像 不存。
北壁……西端、小女子一身,双鬟、绛衣,左持朱杖,右臂披一红巾,东向立。……
张大千编151窟北壁近事女
张大千在书中只用了寥寥二十余字来记录这身“小女子”。不过,他却在这幅壁画旁边的空白处不吝笔墨地对这幅画大加赞赏:此莫高窟壁画之白眉也!是士大夫笔,后来马和之得其一二爪遂名家。辛己九月蜀郡张爰大千来观,赞叹题记。
张大千在藏经洞西壁留下的画评
画在洞窟里的自画像
张大千25岁蓄须,30岁起画自画像,这两样是他坚持了一辈子的事。张大千研究专家傅申认为:“张大千恐怕是中国历代画史上画过并传世最多的自画像的画家,一生当不下百幅”。这些为数众多的自画像大多是设色纸本,趣味各不同,唯一原则就是画他当时的样貌。
鲜为人知的是,张大千在莫高窟的洞窟壁面上也留下了一幅自画像。
刚到莫高窟的张大千天天爬高上低钻洞子。据说有一天他费了好大劲才爬上了最高处的第161窟,过了一会儿功夫,门人们忘了他在上面,放倒蜈蚣梯就去了别处,上下不得的张大千倒也逍遥,趁此机会在洞窟甬道的空白处画了一幅自画像。这一天是民国三十年八月初三,张大千来到莫高窟两个月。
张大千在莫高窟第161窟甬道绘的自画像
张大千七十岁自画像

莫高窟让张大千眼界大开,他说:“在艺术方面的 价值,敦煌壁画是集东方中古美术之大成,敦煌壁画代表了北魏至元一千年来我们中国美术的发达史。换言之也可以说是佛 教文明的最高峰。我们敦煌壁画早于欧洲文艺复兴约一千年,而现代发现尚属相当完整,这也可以说是人类文化的奇迹!”
最后,附上一首张大千在莫高窟的诗作《梦蝶》
广漠荒荒万里长 黄沙白草剧堪怜
从知蜂蝶寻常事 梦到青城古洞前
辛己夏来敦煌,忽忽四月矣。每思青城旧游,辄有梦为蝴蝶之惑。大千居士爰,时有阳春三月也。
悠悠的情思荡漾,思乡,思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