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漫谈中医传承模式

2022-12-04 09:10阅读:


时间:2021-02-24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4版  作者:杨丛维
  吾师:遵义市名中医陈代祥
  近日气温骤降,偶感风寒,烦劳吾师施方配药。暖炉升腾,药香四溢,围炉夜话,且听师徒漫谈中医传承模式。
  弟子:今日有三问,辛苦吾师示教。
  吾师:但说无妨。
  弟子:一问,当今中医以院校教育为主,从前如何?
  吾师:中医历经千秋万代,为中华民族的健康、繁衍生息做出重大贡献,其独特的传承模式,具有自身的科学性、学术性、完善性,该模式经过千锤百炼,一代一代总结出来,与其他学术思想的传承大相径庭,值得借鉴,不可丢弃。
  弟子:愿闻其详。
  吾师:先秦以前,以口授相传、师徒相授、父子相传为主,秦汉以后此模式基本固定下来。《内经》中黄帝与其他名医的对答,呈现了早期师徒相传的形式。古有扁鹊拜长桑君、张机拜张伯祖、张景岳拜金梦石、叶天士拜十七师、李东垣拜张洁古、罗天益拜李东垣、朱丹溪拜罗知悌等,今有朱良春拜章次公、高辉远拜蒲辅周等,代代相传,不断推进了医学发展。清末太医院,虽具有集体传承形式,但非主流。
  弟子:二问,中医传统传承模式有何优势?
  吾师:其一,保持了学术上的连续性、独立性。家族或各自师承点滴积累,临床理论经验积淀,凝炼出真知灼见世代相传;其二,体现了传承的多元性。遵从经典的基础上,兼具各家专长,汇成学派,如金元四大家之滋阴派朱丹溪、攻下派张子和、补土派李东垣、清火派刘完素,形成名派、名医、名方效应。老树坚实,枝繁叶茂,从而百花齐放,各显其能,有利于中医学的发展、壮大、广博;其三,传承人上有所取舍,《内经》言:“各得其能,方可乃行,其名乃彰。不得其人,其功不成,其师无名。故曰得其人乃言,非其人勿传,此之谓也”。长桑君乃民间高人,下榻旅馆出入十余年,观察扁鹊为人忠厚,做事认真,悟性极高,乃学医的可传之人,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乃造就一代名医。
  弟子:三问,如何教,如何学?
  吾师:传承不是简单的理论传承,而是师的技艺传承,绝活传承,其模式一对一,一般多为幼儿即学,由师父物色14岁左右青少年为主,其记忆力最旺盛,对自身前途有一定认知,兴趣浓厚者。也可由家人沟通,他人介绍搭桥。双方认可后,举行
拜师仪式,由当地德高望重的长者见证。办拜师酒,行跪拜礼,投拜师贴,师父训话,提规矩,要求弟子勤学苦练,尊师重道。学医学药均如此传承,每处字、号、堂内招收弟子极严,品行第一,智慧从之,凡经过师父挟磨出来的徒弟都是优秀的。
  弟子:请吾师详谈。
  吾师:学医一般三年,前一年半学药,包括中药材的识别、保管、药性。饮片、咀片的加工炮制,膏、丹、丸、散的制作。每年师父在端午节、七月半、除夕三次认真总结弟子表现,考核以口试为主,犯规严重者即除名。后一年半学医,跟师学习真本领,侍诊看病开方。其间,修行还要靠自身努力,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三年学满,谢师酒上,师父要告诫:“父母堂前病故,病人此时来看病,看否?仇家求病,治否?穷人没钱,路途遥远,去否?”德技考核,以行最后的道德考验,过关者即可独立行医,并在实践中与师父保持联系。
  弟子:真乃吾医者传统美德。
  吾师:中医传承,无论学医和学药,都是业师作主,业师重名节,敬业精神强,因此,教弟子负责任、要求严格,可以施以体罚,严师出高徒,这种适当体罚方法,就是教学中有奖有罚。凡经过严格要求带出来的弟子,都珍惜自己的职业。吾师何国良先生出生于重庆巴县,最初投师重庆况怀安先生药堂门下,为一次抓药掉一根两寸长头发在药包内被师父头敲了两戒尺。何师回想起来,两戒尺打得好,终成良工。另外,让不让出师,让不让执业,这个权力交给业内作主,交给师父作主,这无疑增加了业师的责任感、使命感,自然会倾囊相授。总之,中医药业内施教、业内行家作主,好处多多。教学中尤重学生兴趣特长、个性特点施教,择以专业。《内经》中木桶按龟试验,就是早期因材施教的体现。一心一意精究方术,如此传承,医药并进,道技并进,何愁不出良医?
  弟子:吾师今日所谈,令余思考良多。医学教育体系上师资的遴选至关重要,脱离临床实践的教育,虚无缥缈;脱离理论指导的教学,又如无源之水。学生兴趣培养,因材施教,也是关键。培养会看病的医者,是教学的落脚点。中医学习上,要拜名师,读经典,戒浮躁之风,戒务虚之言,恐误人误己,传承模式当有所回归。
  吾师:中医传承模式,值得借鉴的应保留,否则面临乏人乏术危机。应回归理论与实践结合,回归尊师重道之路线。愿弟子担起责任,继续向前。
  弟子:当牢记吾师教诲。
  吾师:弟子服药后感觉如何?
  弟子:吾师妙手,头痛已愈,感恩吾师。(杨丛维 贵州省遵义市中医院)
正文字体大小:

好中医在民间

漫谈中医传承模式 (2018-03-29 14:38:25)[编辑][删除]

好中医在民间
建国前的中医大师均没有上过中医院校,大多是师承,大部分也是半路出家,更不知职称是何物。另外,中医理论和技能的高低跟诊病环境没有一点关系,并且基层由于疑难杂症怪症较多,基层中医更能得以锻炼和提升,故常言“好中医在民间”,这也是中西医的区别之一。
中医最明显的特点以及其生存的根本在于能治病。至于中医的理论如何高妙,其理法方药如何精微,这些都没有说服力。一个不能治病的医学,将会被历史淘汰。而中医之所以还没有被淘汰,是因为在基层有大量的传统中医医生,他们用中医的方法取得了不错的疗效。这才是中医走到现在的根本原因。
作为一名基层中医,我经常和老百姓传递“未病先防”等理念。现在的农村,虽然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健康意识和城里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尤其是中老年人。我们这里因为饮食习惯、生活习惯不好而患上慢性病的人很多。中医药在基层大有作为,积极发挥中医的优势服务大众是基层中医人的使命。
作为在基层的中医医生,最能够了解普通百姓对中医的需求。我觉得应该通过我们基层中医医生的努力,让大家明白中医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这不仅要求基层医生的医术过关,还要求必须具备一定的宣传教育能力。


消失的走方医

(2018-03-29 14:52:34)[编辑][删除] 好中医在民间转载
  走方医,又称铃医、草泽医、虎撑医,是旧时游走于民间乡里卖药治病的行医者。人们称他们为“走方郎中”“串方郎中”或“游医郎中”,贬之者则呼为“江湖郎中”。扁鹊、华佗均为古代有名的游医。唐宋以后儒医盛行,多世医、师承相传,他们明医理、有医术,大都有固定的场所行医。一些功底不足又难以变通或者精进的中医,便因生活所迫沦落草泽以行医糊口。当然,走方医中既藏龙卧虎,也有卑劣之徒。清代名医赵学敏在《串雅内编·序》中评价说:“人每贱薄之,谓其游食江湖,货药吮舐…诚有是焉,亦不可概论也。”
  走方医的三大装备
  走方医,最为常见的形象是一手拿着“市招”(广而告之的幌子),胳膊肘上挽着药裳,另一只手晃虎撑,走街串巷。
  虎撑 虎撑又叫作“串铃”、“虎衔”“虎刺”“报君知”,是一种形如环盂而中空,外侧留有小的开口,内置铁弹丸,周转摇动有声的铁器或铜器。《串雅内外编》谓:“手所持器以铁为之,形如环盂,虚其中,置铁丸,周转摇之,名曰虎刺。”很多讲究的虎撑上会铸有图饰,比如八卦图饰就很流行,寓意为除凶辟邪,趋利避害。现在还能看到宋代很考究的“虎撑”,一面铸有八卦,一面铸有七星、三星、金乌(日)、玉兔(月)。虎撑有大有小,小的可绕指,大的可拿捏。因为携带方便,小的串铃比较常用。郎中将食指伸入串铃中间的孔内,随走随摇,中间的弹丸来回撞击发出一连串的铃声,声音能传出很远。听到铃声,人们就知道走方郎中来了。在走方医群体中,摇动虎撑时有一定的规矩:如果放在胸前摇动,表示是一般的郎中;与肩齐平摇动,表示医术较高;举过头顶摇动,象征医术非常高明。但不管在什么位置,在经过药店门口时都不能摇动虎撑,因为药店里都供有孙思邈的牌位,倘若摇动便有欺师藐祖之嫌,遇到这种情况可以上前没收游医的虎撑和药篮,同时游医还必须向孙思邈的牌位进香赔礼。
  药囊 走方医“负笈行医周游四方”,“笈”就是药囊,是走方医最重要的家当。药囊或是布袋,或是木制抑或竹、藤编织的箱、篓,轻的手挽、肩背,重的则肩挑,也有少数走方医就是简单地悬挂一个葫芦。药囊有一定的神秘性,因为人们不知道“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些药物大都简、便、廉、验,是广大底层民众用得起的药物。另外,很多走方医不仅卖药治病,还会针灸、推拿、取牙、点痣、去翳、捉虫(去寄生虫)等技能,所以药囊里不仅装着常用的药物,还有一些行医的器具。
  幌子 走方医走街串巷时会随身携带一个文字幌子作为自己的招牌。这个幌子用布或者纸制成,下方有一根长杆,幌子上写着自己的身份或者擅长医治的疾病,或是自我标榜的宣传语,如“祖传秘方”“太医御药”“名师真传”“包治百病”之类。人们看到幌子,就知道行医卖药的郎中来了。
  走方医的三字诀、三大法与四验
  用药三字诀 《串雅内编·绪论》:“走医有三字诀:一曰贱,药物不取贵也;二曰验,以下咽即能去病也;三曰便,山林僻邑仓卒即有。能守三字之要者,便是此中之杰出者矣。”正因为用药大都是廉价易得之品,走方医得以在民间生存。然而走方医良莠不齐,其间不乏制伪药牟取厚利者,比如一些走方医卖虎骨、麝香、冰片等贵重药品,很多都是伪药。走方医所造的这些伪药,大多是为了追求形似,没什么效用。但也有些特殊药品能够起到很好的替代作用,比如假象皮膏治疗跌打损伤的出血,效果就很好。总之,于走方医而言,“心正药自真”。
  治病三大法 顶、串、截,是走方医的三大法。三法,“药上行者曰顶,下行者曰串,故顶药多吐,串药多泻。顶、串而外,则曰截。截,绝也,使其病截然而止”。顶、串相当于吐、下法,其不言吐、下,似乎是受医行“市语”的影响。截法范围很广,顶、串法之外,都可以称为截法,包括內治法、外治法,体现了走方医“速验”的特点。
  医技四验 走方医各有自己的医技特长。《串雅内编·绪论》:“走医有四验,以坚信流俗:一取牙;二点痣;三去翳;四捉虫。四者皆凭药力。手法有四要:用针要知补泻;推拿要识虚实;揉拉在缓而不痛;钳取在速而不乱。”当然,这其中有真本事,有的也掺杂着一些“小把戏”。
  走方医的小道和医术
  说辞和市语 走方医除了靠医技之外,重要的手段就是靠说话来取得病人的信任。是故,有俗语:“卖药算卦,全凭说话。”走方医的说辞是有套路的,常是朗朗上口的歌赋形式。如走方医流传下来的著作《医龙治虎》中有各地走方医最普遍的说词如“血走如长江,一处不到一处伤”“不怕吐痰,只怕吐血”“日后痰中带血,不怕一大片,就怕一条线”等等。另外,走方医为秘其术常常用“市语”,也就是市井隐语、行话。如在医药行业,宋·周密《志雅堂杂钞·医药》:“俞老医云:‘医家怕四子:口,痞子;疟,顿子;嗽,癫子;痢,市子,或作世子。’此皆医行市语也。”
  医技 走方医多有一技之长,他们靠着师授或祖传的医技、偏方行医治病。同时,因为他们游走四方,所以见多识广,能够“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走方医的鼻祖扁鹊,曾四次见蔡桓公,判断疾病在腠理、肌肤、肠胃、骨髓,用的就是他高深莫测的望诊功力。走方医行走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民间,通常采用常见物品入药,贱、验、便的特点十分突出,如《续名医类案》中就记载了走方医用白萝卜子治好妇人小便不通的病例。此外,针刺疗法也是民间走方医的特长,古书中有不少走方郎中在御医束手无策的情况下登上“大雅之堂”,用针灸治愈皇帝疑难杂病的病例,如宋·张舜民《书谩炼》中记载:“嘉祐初仁宗寝疾,药未验。间召草泽医,始用针自脑后刺入,针方出,开眼曰:好惺惺,翼日圣体良已。自尔以穴目为之惺惺穴,经初无此名,或曰即风府也。”走方医擅长攻治一些实证,用药也偏于峻猛,多以吐、泄为法,见效比较快,而其“取其速验,不计万全”(赵学敏)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走医不辨疾病的浅深、虚实,只以峻下的药重伤虚体,药反为贼,以致害人性命。此类事件在鱼龙混杂的走方医的群体中并不罕见。再加上其中有卖假药的,更有以江湖小道惑人的,“江湖郎中”的招牌也因此受累。
  走方医的归宿
  走方医,走四方,各有不同的归宿。有的在漂泊中,一代代地重复着先辈人的生活。随着经济水平和医疗条件的改善,走方医的行当逐渐走向没落了。尤其在新中国,由于行医资格的限定,走方医的行当也就消失了。然而,在走方医中还有一部分人,在医疗经验和经济基础有了一定的积累后,往往会结束走方的生涯,自己开设药铺或者去坐堂行医了。
  据《中国药业史》载,清康熙时,潮州澄海县走方医林含铃肩挑药囊,手摇串铃,于澄海、饶平一带行医卖药。后林含铃启长安堂药铺经营饮片、成药,生意十分兴隆。以后,林家后裔又启长和堂、长春堂、长盛堂、长发堂、长裕堂、长来堂、长泰堂等分店,经营历十余代人之久。
  同仁堂,是中药行业的老字号,由乐氏家族创办。据乐氏宗谱记载,乐氏祖籍在浙江宁波,乐氏祖乐良才于明朝永乐年间迁居北京,靠走街串巷行医卖药为生。他的后世子孙也继承了铃医行当,于市井乡间悬壶济世。清朝初年,乐氏家族的第四世乐显扬,作了医官—吏目,供职太医院。康熙八年,乐显扬辞官回家创办了“同仁堂”。后来,乐显扬的第三子乐凤鸣,发扬祖业,将药铺迁至前门大栅栏,并总结祖上留下的制药经验,编写《乐氏世代祖传丸散膏丹下料配方》一书,并在序言中提出:“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训条。这也是身为走方医的乐氏祖先所追求和恪守的信条吧。
  摇铃负笈走南北,各承医技救贫厄。多闻博识非虚幌,鱼龙混杂奈若何。这正是走方医的真实写照。(张立
平 中国中医科学院)
历数中国古代医传种种
摘自2023-7-17中国中医药报
中医药学之所以能相传几千年,是因为它有自己独特的医传途径,常见的有师传、家传、自学、学府传授等。
师传是我国古代中医传统的带徒方法,也叫“师以传弟”。我国历史上的许多名医都是通过这条途径而带出来的。如长桑君带出了扁鹊,扁鹊又带出了子阳、子豹、子容、子明、子越、阳仪等七人;公孙光和公乘阳庆带出了淳于意,淳于意又带出了宋邑、高期、冯信、杜信、唐安等;张伯祖带出了张仲景,张仲景又带出了杜度和卫沈;张元素带出了李东垣等,李东垣又带出了罗天益。诸如此类的带徒出名医,不胜枚举。
家传是一种以亲缘关系的保守带徒方法。他们往往“传子不传婿”“传媳不传女”,因而有人管这种方式叫作“父以教子”。当然,也包括叔侄、兄弟等。这种方法,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还是教出了不少堪称一代的良医。如元代名医危亦林,五世业医,代代相传。他将五世累积的经验方剂,用“依按古方,参之家传”的方法,编撰长达五十多万字的《世医得效方》,流传国内外。
第三种是自学。古代不少医家开始是业儒的,后因父母、亲属、本身患病或三折、九折臂;或因厌恶仕途、考试落第;或因有感于“人命至重,有贵千金”而矢志学医。他们当中不少人采取自学,发愤攻读,不出户阈,“执苦数年,勤学不倦”,而终成为医家中之独树一帜者。如张元素因科举考试,不慎用字冒犯皇帝的避讳而落第,便抛弃仕途,潜心学医,探颐索隐《黄帝内经》,以至梦寐以求,连做梦也梦见有人把《内经主治备要》塞进他的胸窍。经过二十多个寒暑的努力,张元素撰写了《珍珠囊》《医学启源》等著作,并在研究脏腑辨证说、遣药制方论上取得突出成就,终成易水学派的开山始祖。
四是学府传授。我国医学教育由来已久。公元443年,刘宋王朝开创了医学教育机构。唐代已设立了“太医署”。宋朝更设“太医局”,招收“九科学生额三百人”。清末直至新中国成立前,官办、私办、洋办的中、西医学校为数不少,如北洋医学堂、京师专门医学堂、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神州医药学校等,培养了不少中、西医生。
以上种种医传途径,在历史上都起过作用。但四条途径中,哪条能多出人才呢?从中国古代历史上看,“师传”居首,“家传”次之,“自学”再次之,而“学府传授”虽然培养不少医生,但多数当了御医,不能充分施展才华,在历史上能成为医家中之佼佼者却为数不多。(曾心)

经脉的原始解剖依据及假说

(2022-12-04 09:04:54)[编辑][删除]


在古代医疗实践的初期,中医经脉理论是以解剖结构为基础而建立的,《内经》以后,由于针刺疗法和穴位等概念的引入,中医经脉理论的发展超越了解剖结构的范畴,构建了气血、经络、脏腑归经等理念——


时间:2021-02-24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4版  作者:李永明
  中国古代描述的经脉(后也称为经络)的原始根据是什么,一直是现代针灸理论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其结论会直接影响到针灸学的传承、创新、发展及国际传播。有学者认为经脉的依据是血管,也有的认为是神经,还有的认为是感传现象,再有认为是被解剖学忽视了的间质结缔组织及筋膜,极少数人猜测是有“特异功能”的人观察到的内景。还原古人发现经脉的全过程并非易事,但由出土文献而知,在汉代曾经“发现”了一条主要经脉,将人体十一脉转变为十二经脉系统,从此完善了中医经脉理论,并沿用至今。如果能搞清楚古人在两千年前增加第十二条经脉的原因,或许能借助这个“窗口”窥视古人发现经脉的过程,为经脉实质的研究提供原始证据。
  本文尝试解读汉代早期医学文献中的“经脉”。设想,在没有现代解剖学知识的汉代,古人通过脉诊、体检、问诊、治疗、战伤及“古代解剖”等方式探索人体,一定是先看到和记录那些最显而易见的结构,关注那些对生命和疾病至关重要的系统,而不大可能是首先寻找那些用现代最高级仪器都测不到的所谓“经络实质”。而事实也正是如此。
  十一脉变成十二经脉之谜
  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出土的秦汉时期医学帛书和竹简为研究中医经脉理论的起源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源。上世纪七十年代出土的马王堆汉墓帛书的抄书年代大致在秦始皇统一六国至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221-168年),其中以《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及八十年代出土的汉代张家山竹简《脉书》最为重要,可以相互印证补缺(以下统称“十一脉文献”)。尽管出土地点和版本不尽相同,这些医书都记载了人体有十一条脉,内容大体一致,考古专家普遍认为这些文献断代可靠,能够准确地反映秦汉早期或春秋战国晚期医者对人体的认识和理论,是指导当时医疗实践的解剖、生理和病理学著作。尽管专家公认“十一脉文献”早于《内经》,是针灸经脉理论的奠基之作,但文献中无穴位、针具或针刺疗法,仅提到灸法,当时尚未建立气血、经络、循环、或脏腑归经理论。对比之下,传世的《内经》及后世的经典都是以十二经脉为基准,相差的是一条行于前臂内侧正中的“手厥阴心包经”。关于为什么增加了一条主经脉,或者为什么早期少了一条主经脉,《内经》并未提及,目前尚未发现同时代或后世注家的文字解释。
  现代学者对这个“谜团”提出了至少十二种解释,包括:阴阳术数相配,应天文12个月;取类比象,比拟古代12条江河;天人相应,十一取自“天六地五”;经脉发现的逐渐积累和完善;五脏六腑早期的雏型;免去手厥阴是一种“避讳”;脉诊的不断发展;表面解剖学知识的进步;气血营卫循环概念的形成;手少阴和手太阴循行已经包括了手厥阴;从“内圣外王”思想产生手厥阴心包;汉代时期的百家争鸣等。这些解释显然都有各自的理由,但并不是基于解剖学证据的严格的推理。
  显然,是在《内经》成书之前的某一时期,突然发生了十一脉到十二经脉的转变,并且后来持续保持了两千余年未变。按照常理,这个“转变”很可能会有某种特殊的理由,不会是因为多种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关键的问题是,转变是根据主观的理由还是客观的证据呢?
  前臂变异正中动脉
  人类的大体解剖结构是相对稳定的,标准现代解剖学图普适用于不同种族的个体,几百年来变化不大。但也常有些正常解剖变异结构,很多人可以终生不知晓。比如,正常人前臂有尺神经、正中神经及桡神经,但大多人只有尺动脉和桡动脉,并无正中动脉,这也是标准教科书的记载。然而,西方进化解剖学研究发现,正中动脉在胎儿发育早期普遍存在,对前臂供血和发育有重要作用,在胚胎八周左右开始退化,出生后这个结构会萎缩消失。经大量尸体解剖和临床局部手术及影像检查证实,在部分成年人前臂中,仍然有正中动脉,通常位于正中神经旁,被称为遗留正中动脉,在儿童中发现率较高。
  欧洲解剖学家于1846年首先发现成人正中动脉,概率约10%。后续有多个报告也证实了正中动脉在不同国家和不同种族人群中普遍存在,中国解剖学者亦有报道。Coleman和Anson于1961年报告了650例手部浅掌弓动脉解剖形态学研究,总结出九种浅掌弓分型。笔者将掌浅弓动脉的分型按照腕口内侧动脉数目分为两型。二脉型:尺动脉、桡动脉;三脉型:尺动脉、正中动脉、桡动脉。
  经对美国、印度及中国发表的数据分析表明,二脉型与三脉型在不同国家和种族中普遍存在,二脉型(约90%)要显著多于三脉型(约10%),但目前尚无比较种族或地区正中动脉发生率的系统研究。还有研究表明正中动脉形态可以呈现多样性,有半数以上的人只发生在单侧。据2020年澳大利亚学者研究报告,目前成人遗留正中动脉的发生率在30%左右,比170年前的数据高出三倍。作者认为正中动脉在“微观进化”,如果将来达到50%,这个变异动脉就可能会被定义为正常解剖结构。
  正中动脉与手厥阴经脉循行一致
  比较一下正中动脉解剖图与中医的经络图可以看出,二者在前臂的循行位置是完全一致的,这不大可能是一种偶然的巧合,最大的可能是两种医学对相同结构的不同描述。
  从标准人体解剖图普看,大部分人(70~90%)前臂有两条主要动脉,即两侧的尺动脉与桡动脉,两动脉均在腕口有脉搏可以触及,循行分别与汉简帛所述的手少阴和手太阴脉吻合。据此,人类前臂无位于内侧正中的手厥阴脉是合理的。但对于前臂遗留有正中动脉的部分人(10~30%),前臂会有尺、中、桡三支动脉,腕口也可能会有三个脉搏可以触及,三脉的循行分别与《内经》所述的手少阴、手厥阴、手太阴经脉吻合。据此,人类前臂有位于正中的手厥阴脉也是合理的。
  汉代早期简帛医书中无前臂“厥阴脉”,而这一“缺失”在后来的《内经》中得到了增补,这个过程恰巧同西方解剖学在最初画出了正常解剖图谱后,又经历了数百年才发现了“遗留前臂正中动脉”的过程十分相像,因为发现低概率的事件需要时间和病例的积累。合理的解释是,汉代早期或春秋战国晚期的医家,通过脉诊等临床触诊和观察,发现了前臂尺动脉和桡动脉的脉搏,而提出了前臂内侧二阴脉的学说。随着古代医疗实践的扩大和深入,有医者在大样本脉诊实践中发现了有患者或正常人位于前臂正中的脉搏,因而提出手厥阴脉学说,得到了后来医家的承认,因此将十一脉修改为十二脉。可以说,十一脉和十二脉的理论都是源自解剖学的发现和发展。
  阴脉为动脉
  如果上述发现和推理是接近事实的,这些证据支持汉代早期医家及《内经》作者对前臂三条阴脉的描述是以大动脉血管结构为解剖基础的,而不可能是出于主观推理或臆想。支持的证据包括,按“十一脉文献”记载,手太阴和手少阴脉都止于心脏,而《内经》中记载手厥阴经起于心包络之脉,相当于心脏的冠状动脉。更重要的证据是,三条动脉或手三阴脉都可以在腕口内侧触及到脉搏,符合古代文献记载和中医的脉诊习惯。可见,上肢三阴脉与三条动脉的起止和脉搏完全吻合。据此,上肢三条动脉与手三阴脉的对应关系是:
  手三阴与上肢动脉:手少阴-尺动脉;手厥阴-正中动脉;手太阴-桡动脉。
  有关下肢三条阴脉的对应解剖结构,汉代《脉书》中为我们留下了一条重要的信息:“夫脉固有动者,骭之少阴,臂之钜阴、少阴,是主动,疾则病”。这里是说,可以触到脉搏的经脉有,下肢的少阴,上肢的太阴和少阴,可以通过脉搏判断疾病。重要的信息是,这里明确地说阴脉有脉搏,而没有提到阳脉。
  按照上肢的规律,下肢的踝足部位也应该能找到三条主要动脉搏动的触点,以对应足三阴经脉。根据已知从剖学结构,下肢恰巧有三条主要动脉对应于上肢,这些动脉在踝或足部位都可以触及到脉搏。按照矢状面位置,三支下肢动脉及其与三阴脉的对应关系可能是:
  足三阴与下肢动脉:足少阴-胫后动脉;足厥阴-胫前动脉;足太阴-腓动脉。
  阳脉似神经
  那么,阳脉有解剖结构基础吗?这是一个很难明确回答的问题,因为汉代文献中没有提到阳脉有脉搏,对其循行的描述也很简略。下面仅提出假说,细节有待今后证实或修改。
  “十一脉文献”十分重视脉的阴阳分类,在脉字前都冠以阴或阳(肩、耳、齿脉也为阳),这个命名法为《内经》及后世经典继续采用,沿用至今。对于经脉的阴阳分类的通常解释是,阴经行于人体的内侧,属阴,而阳经多分布在人体的外侧,属阳。但这种解读不一定准地反映汉代医家的本意,不能解释为什么某些脉的阴阳分类要早于循行部位详细描述的出现,有些脉的循行并不符合阴阳分布规律。
  因此可以猜想,汉代医家所说的“阴脉”与“阳脉”是否是指不同的人体系统或结构呢?如果阴脉是以现代解剖学的动脉为基础,那么阳脉是否是以神经系统为基础的呢?这个假说符合现代经络的神经学说,也能解释后世观察到的经络感传现象等“高级神经活动”。
  “十一脉文献”虽然对经脉的走行描述过于简单,但经脉的起止点非常明确,对经脉的“所产病”的描述比较详细,成为了解这些经脉的功能及病理的最重要线索。经过系统的比较,的确有些惊奇的发现。“十一脉文献”所描述的经脉所产生的病症共有74个,其中有33个为痛症(45%),39个是与神经系统直接相关的病症(53%),27个是与内脏直接相关的病症(37%)。意外的发现是,痛症和神经系统病症绝大多数都为阳脉所产生,而内脏病症几乎都发生在阴脉,阴脉所产生的神经系统病症或痛症很少(除了因缺血的心绞痛或疝气痛)。这些数据提示,汉简帛所描述的阳脉很可能是当时医者观察到的相当现代神经系统及骨骼肌肉系统的一些结构、生理及病理。而阴脉主要是指上下肢的大动脉的结构及内脏、生理和病理。
  根据已知剖学结构,上肢和下肢各有三条主要神经对应于上肢和下肢的阳脉,这些神经都延续到腕部或踝部。按照矢状面位置,六支肢体神经与六条阳脉的对应关系可能是(不一定唯一):
  手三阳与上肢神经:手太阳-尺神经;手少阳-正中神经;手阳明-桡神经。
  足三阳与下肢神经:足太阳-胫神经;足少阳-腓浅神经;足阳明-腓深神经。
  阴脉与阳脉的区别及证据
  在“十一脉文献”中,支持“阴脉为动脉,阳脉似神经”假说的主要证据有:阳脉的所生病基本上都是神经系统疾病,包括疼痛和骨骼肌肉病症,阴脉的所生病主要为心绞痛、疝气及其他内脏疾病;阳脉全部与头颈相连,符合中枢神经系统的解剖位置,而阴脉皆归于胸腹,是心血管的中枢的位置;阳脉多分布在人体背部和外侧,符合以脊柱为中心的周围神经分布的特征,而阴脉多分布在人体躯干和肢体的内侧,符合大血管的周围分布特征;阴脉都有脉博,而阳脉没有;现代针灸镇疼常选用阳脉的穴位或区域,机理同神经系统密切相关,如合谷、足三里、水沟、背俞穴、夹脊穴、头针及耳针等,而心脏和血管疾病的诊断,多选用阴脉上的脉搏,如腕部桡动脉、足背动脉、股动脉、心前区博动等;马王堆汉帛书《阴阳脉死候》中对阴阳脉的定义:“凡三阳,天气也,其病唯折骨裂肤一死。凡三阴,地气也,死脉也,__病而乱,则不过十日而死,三阴腐脏烂肠而主杀。”这段话清楚地表明,阳脉属天气,虽重要,但除骨折或外伤外,不会致死,而阴脉属地气,病变可引起内脏坏死(心绞痛、急腹症、疝气等),有生命危险,几日内会死亡。这段对阴脉和阳脉区别的描述同现代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所致临床急重症非常一致。
  古代中医经脉理论最初遇到现代解剖学时,令人产生困惑。如廖育群所述,经络“有些地方好像是指血管而言,有些地方又说不通,谁都知道不能用神经学说解释经络现象,但某些地方又确与神经学说相一致。”黄龙祥曾表示,“有个问题一直令我困惑不解……与足厥阴分布规律对应的那条手脉——既行于上肢内侧中部的脉,自然而然地会被称作手厥阴,可实际上手厥阴一词却出现得很晚。”应该感谢人类进化中遗留了一条变异动脉,让我们有机会以此来窥视古人发现经脉的过程,解惑经脉的“变数”之谜。有意思的是,中医和西医各用自己的方法记录了这个变异动脉,只是两者发现的时间相差近两千年。
  需要补充的是,笔者曾邀请辽宁大连脉诊专家李树森及学生做过一个初步“手厥阴经脉搏调查”,发现了33名正常人或患者在前臂内侧中线可以摸到手厥阴心包经脉博,出现频率不高(未记录筛选人数)。特点是,脉搏位置和强弱有所不同、有远端或近端、很多人是单侧、男女各年龄段都有、小儿较常见。还有中医师回忆,一儿童在腕部曾经有手厥阴经脉搏,但成年后消失。参与调查的中医师并未被告知有关遗留正中动脉的信息,但他们通过脉诊发现的现象同进化解剖学研究结果非常相似,说明触诊的确可以发现正中动脉,这也间接证明了古人完全可以通过脉诊发现手厥阴脉。
  汉代简帛经脉文献中缺少的手厥阴心包经同人类遗留正中动脉在前臂循行基本一致很可能不是偶然的巧合。出从十一脉到十二经脉的转变可能是古人通过脉诊实践的积累,发现了遗留正中动脉,并命名为手厥阴心包经,得以完善了更符合中医理念的十二经脉系统。本研究结果支持脉诊是中医早期发现和完善经脉系统的主要方法之一,可以解释大多数阴脉与动脉的关系,为《内经》增加了手厥阴心包经脉提供了解剖学依据。简帛医书中还强调了阴脉与阳脉的不同,根据多重证据,现提出“阴脉为动脉,阳脉似神经”假说,以解释秦汉经脉理论的原始解剖依据,并期待未来的深入研究或新的出土文献能够进一步证实。阴阳脉的原始解剖依据不同,也间接导致了后世有关经脉实质的不同学说之争,到目前为止,找不到一种独立的结构能解释古人描述的经脉现象。本研究还提示,虽然初期中医经脉理论是以解剖结构为基础而建立的,但《内经》以后,因为针刺疗法和穴位等“外治疗法”的引入,中医经脉理论的发展出现了转向,超越了解剖结构的范畴,建立了气血、经络、脏腑归经等“虚拟”理念,以不打开“黑箱”的方法认知人体,形成中医理论,论指导临床实践,传承至今。证实古代经脉的确有原始解剖依据对现代经络学说具有重要意义,说明针灸医学是建立在实体的解剖结构基础上,而非海事蜃楼。
  本文并非是对现代十二经脉的解读,《内经》以降,十二经被“同质化”为气血运行的通道,其内涵已经远超出早期的经脉解剖学结构的范畴。如同中医理论中的的脾脏,同解剖学中的脾器官已经不能等同,所以,没有遗留正中动脉的个体,仍然可以有手厥阴心包经。(李永明 美国中医药针灸学会)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