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大杨浦中的“大上海”(1)民国上海市政府大楼

2019-04-24 16:54阅读:1,382
大杨浦中的“大上海”(1)民国上海市政府大楼
大杨浦中的“大上海”(1)民国上海市政府大楼X
这是1934年至1945年的民国上海市政府的办公大楼。它是上海历史上第二个市政府大楼。这座宫殿式的建筑位于杨浦区清源环路650号(长海路399 号)上海体育学院内。是上海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杨浦中的“大上海”(1)民国上海市政府大楼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迫切需要站稳上海、控制上海,但是上海的黄金地带已分别被法租界和公共租界占据,原南市区老城厢的沪南地区人口稠密无法再进行建设。这时杨浦滨江工业发展,已具规模,便决定在江湾地区征地建设新上海。19297月上海市政府正式划定江湾五角场为上海的中心城区,实施《大上海计划》。
《大上海计划》是近代上海地方政府第一次的综合性的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系统引入了西方近代城市规划的理论,在上海城市规划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
大杨浦中的“大上海”(1)民国上海市政府大楼 《大上海计划》各项工程1930年上半年开始建造,在一片农田间修筑了一系列道路,并以新市政府大厦为中心,完成了运动场、图书馆、博物馆、市医院、卫生试验所、国立音专、广播电台、中国航空协会等建筑。在数年间陆续建起了一座上海新城,与租界中的另一个市中心遥遥相对。
大杨浦中的“大上海”(1)民国上海市政府大楼 上图,A为新市政府大厦;B是上海市图书馆;C是上海市博物馆。
大杨浦中的“大上海”(1)民国上海市政府大楼
大杨浦中的“大上海”(1)民国上海市政府大楼 市政府大楼为仿清代宫殿式。底层基座围以栏杆,以大台阶直上两层门厅,台阶中央有石雕;二、三层处理成木结构柱枋形式;屋顶下有一夹层,外观为斗拱部位,从拱眼开窗采光;绿色琉璃瓦屋顶,中部为歇山顶,两侧为庑殿顶
大杨浦中的“大上海”(1)民国上海市政府大楼 市政府的建筑体量很大,像北京的故宫建筑,于是有人担心,这样的市政府大厦出现,会被人们联想到北洋政府时期的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对初建的南京国民政府十分不利。几经讨论,为了避嫌,决定在色彩上下功夫,就是将传统宫殿的黄琉璃瓦改为青瓦(实际是深绿),墙体以白色,代表中华民国的“青天白日旗”。由于宣传及时,上海市民认同了这一设计。
大杨浦中的“大上海”(1)民国上海市政府大楼 台阶中央的石雕从底层一直延伸到二层平台,上面雕有水、山、祥云和太阳。给人的感觉像皇宫的御道。
大杨浦中的“大上海”(1)民国上海市政府大楼 大楼共四层,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楼前是可容纳10万人集会的市政广场。
大杨浦中的“大上海”(1)民国上海市政府大楼 市政府大楼于19316月正式开工,于19331010竣工落成。
大杨浦中的“大上海”(1)民国上海市政府大楼 这座雕梁画栋、飞檐斗拱、红柱绿瓦、天花彩绘的宫廷式建筑在上海非常少见。历经百年沧桑风采依旧。
大杨浦中的“大上海”(1)民国上海市政府大楼 这座宫殿建筑的设计师是毕业于清华大学,即去美国留学。先后又毕业于明尼苏达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的中国第一代“海归”董大酉。
大杨浦中的“大上海”(1)民国上海市政府大楼 董大酉还担任了上海市中心区域建设委员会顾问及主任建筑师,负责主持大上海计划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期间,董大酉除了设计市政府大楼外,还有上海市博物馆、上海市立图书馆、上海市运动场、上海市立医院及卫生试验所和飞机楼。
大杨浦中的“大上海”(1)民国上海市政府大楼 1937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军大规模进攻上海江湾地区首当其冲,原上海市政府大楼被炸得千疮百孔。大楼先是被日军占领,后又成为汪伪政府办公之地,受尽凌辱。
大杨浦中的“大上海”(1)民国上海市政府大楼 新中国成立后,大楼归上海市行政干部学校使用。1956 7 月新中国第一所体育高等学府上海体育学院迁址江湾,饱经风霜的上海市政府大楼就一直归上海体育学院使用,目前大楼主要用做学院行政办公场所。
大杨浦中的“大上海”(1)民国上海市政府大楼 新政府大楼采用中国古典建筑涂彩飞檐梁柱式,朱红色的梁柱,屋顶上覆盖绿色琉璃瓦。
大杨浦中的“大上海”(1)民国上海市政府大楼 新厦正面中间是宽阔的汉白玉的台阶,台阶两旁有石狮守卫,直通二楼大礼堂,礼堂两旁为会议室。
大杨浦中的“大上海”(1)民国上海市政府大楼 一楼为正门,车马可直达门前。
大杨浦中的“大上海”(1)民国上海市政府大楼 一层,十字形穿堂。有前后东西四门,宽大扶梯两处和电梯两座,直达四楼。
大杨浦中的“大上海”(1)民国上海市政府大楼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