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青春期易出现的心理及行为偏差

2011-06-11 08:59阅读:

有人将青春期称为危险期,这不难理解。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身心发展失去了平衡,感受着许多心理冲突和压力,处于各种心理矛盾的包围中、如果这些矛盾不能得以顺利解决,就可能在情绪情感、性格特征及日常行为等方面出现种种问题,甚至出现较严重的心理及行为偏差,乃至精神疾病。

1.心理生物性紊乱
青春期心理生物性紊乱主要表现于主体对自己身体机能的异常关注及对某些正常疾患的过分夸大。在青少年中,常存在上述情况。他们或者感到他的心脏或消化等系统极为不适,例如感到在他的呼吸道中突然生长出肿物,而导致呼吸不畅;或者将一些常发的小病(如鼻塞、腿部肌肉抽筋、胃的轻度不适等)严重夸大,而使他们真的无法忍受;也有人表现为由于对自己身体的某些特征不满意而产生极度焦虑,如某些女生认为自己胸部过平而怀疑自己的性别,男生也有类似的情况。这种青春期心理生物性紊乱的严重性在于,它不仅仅是主体在心理上构想出来的疾病或症状,而且伴随着真切的生理上的感觉和反应,看起来就象真正患病一样,但却检查不出任何疾病,严重影响个体的学习及健康。心理学家认为,产生这种症状的重要原因是,处于青春期的个体在生理上所发生的剧变,如身体内外的变化及性机能的出现,青春期的男女少年对于自己的身体感觉就象一个新生儿对于自己的身体一样,是一种完全的陌生感。要克服这种陌生感,就必须去了解,使他们在猝不及防的同时,将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到自己的身体上,但如果过分关注了,就将引起不正常的反应。

2.自杀的倾向及行为
自杀的倾向和行为在童年期以前是极为少见的、从青春期开始直至青年期呈直线上升趋势。西方心理学家的调查表明、自杀的倾向与行为多始于15岁、这以后增长的比率极快。美国的统计数字显示,在15至19岁青少年死亡的原因中,自杀是排在事故、癌症、其他疾病;被杀之后的第五位原因。在自杀的倾向与方式上,存在着男女差异。女
性多采用消极的自杀方式,如吃大剂量的药物或服毒;而男性多采用主动的自杀方式,如用手枪自射或自缢等、男性所采用的方式比较彻底,多能完成自杀;而女性一般只是表现出有自杀的倾向和举动,但许多时候却不能完成。在男女两性青少年中有自杀企图和实际完成自杀行为的比例为100/1。

青少年自杀的具体原因很多,如:怀孕、学业失败、与父母发生冲突、被同伴拒绝、被社会排斥、违法犯罪后的恐惧,也有人是出自于浪漫的想法。但不论具体情况如何,有一条根本的原因,就是少年期需面对的困难和烦恼突然增多,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就会积累起来而导致心理崩溃,有人则想用自杀的方式来解脱。

3.青春期精神分裂症
青春期精神分裂症、虽然相对来说发病的比例较少,但从15岁开始,发病率明显增多,到青年期达到高峰。青春期精神分裂症的后期症状很明显,主要表现为,思维紊乱、歪曲现实或脱离与现实的联系、不能控制情绪以及人格混乱等。在真正患病前,常表现出先兆,如:社会行为退缩、交往困难、敏感固执、戒心过多以及缺乏幽默感等。青春期精神分裂症出现的原因主要是遗传因素所致。但遗传因素之所以发生作用,离不开青春期的困惑和压力,由于青春期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不平衡,尤其是性机能的迅速发育,青少年常常感到压抑、焦虑、紧张、挫折,这些不良情绪起着催化作用,使原来潜藏的致病因素发作。

青春期是充满危机和挑战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成长经历对未来个人的身心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如果对青春期的危机等闲视之,即使青春期内没有明显的后果,在成人以后的岁月中仍会爆发出来,而且其危害将超过青春期时的影响。因此,认识自己的状况,了解危机所在,及时寻求帮助,将有助于加快青春期青少年的正常发展。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