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不教胡马度阴山——浅析《长城》的艺术美感

2017-05-26 09:56阅读:13,298
《长城》是于2016年上映的一部由张艺谋导演的魔幻大片。今天我们来分析一下。
不教胡马度阴山——浅析《长城》的艺术美感X


在故事的起始,我们从高处俯瞰地球,随着镜头慢慢推进,以画外音的方式介绍了长城,给出了这样一幅图,并引出了长城关于御敌的一则传说,即本故事。在这幅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绵延万里的长城的一部分,它从左下角延伸至中央偏上的位置。雄伟壮阔。它建在山上,而四周的山却与我们常见的不同,是一种绿到极致了的黑色。黑压压的一片,给人一种压迫感,它隐喻地表达了我们面对的敌人的强大,以及战斗结局的迷茫。但,冥冥之中似乎又有点点的希望,在右上角隐隐地透出太阳的光芒,似乎又说明我们终将迎来胜利的曙光。这是对结局的暗示。 不教胡马度阴山——浅析《长城》的艺术美感


这是WilliamPero被人追杀的镜头。他们行进的路线由左下角延伸至右上角,呈斜对角式构图。 不教胡马度阴山——浅析《长城》的艺术美感
这个镜头则是动态构图。马群在画面的左侧,而右侧留有空间,是他们前进的方向。这两个镜头很好地表现了追逐场面的紧张感。为后面WilliamPero降于无影禁军做了铺垫,同时引出了故事的另一个主体,以林梅为代表的无影禁军。 不教胡马度阴山——浅析《长城》的艺术美感
该镜头采用居中构图,同时又配以仰角拍摄,使得该建筑给人一种高耸、雄伟、肃穆的感觉。这是长城上的瞭望塔。在淡蓝色的天空背景中,黑色的瞭望塔,更是一种压抑与紧张的代表。 不教胡马度阴山——浅析《长城》的艺术美感
这是WilliamPero投降时的画面。从二人背后看过去,城墙高大,耸入云霄。当二人被看押在城墙上时,看着无影禁军整齐地布兵时,William表示“他们看起来很紧张”,Pero却说“墙这么高,他们到底紧张什么啊?”可见,在他们看来,如此高的城墙可以抵挡任何敌人。而接下来的一幕却让他们彻底震惊,对于饕餮大军,这城墙,不值一提!从影片开头的画外音中的介绍可以得知,长城的作用是御敌,是国家防御外来入侵的一道极为重要的防线。因而饕餮不仅仅是威胁着长城的防御工事,更是威胁着整个国家(甚至是世界)。所以,本剧中一个重要的主题便是保家卫国。而这也与William的观念的转变有着重大关系。 不教胡马度阴山——浅析《长城》的艺术美感

这张图片整体色调较深,颜色差别不大,但仔细看仍能分辨出来,从左至右依次是:紫色、黄色、黑色、红色、蓝色。他们分别是无影禁军中的五支部队的统领。这五种颜色在设定上加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黑色的是熊军,是力量的象征,他们充当步兵的角色。黄色的是虎军,有着虎的威猛,在无影禁军中负责包括旋转刀、火焰喷射、巨型火球在内的重型机关。红色的是鹰军,号称有着鹰的眼睛,在无影禁军中担任弓箭手的角色。紫色的是鹿军,他们是速度的象征,在无影禁军中负责近身攻击,充当援军的角色。蓝色的是鹤军,她们象征着轻捷。她们负责从城墙上垂吊刺杀城墙脚下的饕餮。令人吃惊且难以置信的是,这支从事整个防御工程中最危险的、生存率最低的工作的部队,竟然全部由女人组成!!!这支队伍出场的时候,William表现出了他的震惊。整部影片中,William的观念的转变,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这支部队带给他的影响。 不教胡马度阴山——浅析《长城》的艺术美感

“烽火台狼烟四起,有敌来犯!”延绵的群山上星星点点地冒着狼烟。从这一刻起,全军进入战斗状态。在整齐的战鼓声中,镜头升起,画面由中景变成远景并缓慢推进,呈现了壮阔的场面。 不教胡马度阴山——浅析《长城》的艺术美感
火球远程攻击。同样是远景,同样是壮阔的场面。这两个画面都采用了广角镜头,是观众可以更好、更全面地看清战争的场面,使人热血沸腾。同时愈加炫酷的应敌场面,就意味着敌人愈加强大。火球自带的烟雾表明了火球运动的方向,而火球自带的光亮在整个画面中不过点点星火,这使得这场战斗的劣势更加凸显。 不教胡马度阴山——浅析《长城》的艺术美感

殿帅死后,众人点孔明灯以祭之。深色的夜空中,无星无辰,与由千万的孔明灯组成的“黄龙”形成强烈的反差。 不教胡马度阴山——浅析《长城》的艺术美感
孔明灯组成的“黄龙”蜿蜒而去,与依山而建的万里长城的形状相契合。众长城上的士兵无不为他们的令人尊敬的统帅哀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孔明灯的作用是祈福,而在这里却用来祭奠。这无疑不是一种反差。当老殿帅逝去,新殿帅继任之时,大放孔明灯,更多的是一种对战局的祈福,对国家、对未来的祈福。许是巧合了,在截这张图时,不可避免地包含了这句“不教胡马度阴山”。不过,我更愿相信这不是巧合,而是导演刻意安排的。不教胡马度阴山。虽然情景不同,但是不教饕餮渡长城却与此有着相同的寓意。深夜中的点点光亮,也许是希望的光芒,也许是在这场实力悬殊的战争中的星星之火,愿它们有燎原之势。 不教胡马度阴山——浅析《长城》的艺术美感

不得不说,在本片中,导演不光对色彩有着极强的把控力,更对留白的艺术美感有着独特的认识。在无影禁军诱捕饕餮的战斗中,他们借大雾作屏障。而蜿蜒的长城与连绵的山峰,无疑是这场大雾中最好的点缀。黑与白的对比,黑色的线条,与大面积的留白,俨然一副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不教胡马度阴山——浅析《长城》的艺术美感
不教胡马度阴山——浅析《长城》的艺术美感

这是一座塔。塔的窗户是带有彩色绘图的,因此当阳光照进塔内的时候,呈现出了一种极为耀眼的、绚烂的色彩组合。画面的正中心是饕餮从窗外扑进塔里的情景。由于从高处俯拍,我们看得不那么真切。从中心开始楼梯旋转而上,配以耀眼的色彩,给人以晕眩感和压迫感。而这正是林梅和William所面临的境况。所有的同伴都已殉身,此时他们是孤立无援的,仅有的制敌之法依赖于一块巴掌大小的磁石,面对体型庞大的饕餮,这或许是一种讽刺,然而他们无路可退,唯有前进。也就是这样,背水一战之时,从小长在无影禁军之中的林梅,带着赴死的决心说出了她一生的追求:“我苦练一生,只为此战!”
虽然这部片子备受争议,但我仍旧认为它有它独特的韵味。虽然导演在影片中加入了大量的中国元素,但是作为一部中美合资的影片,它还是逃脱不了英雄主义的定位。William和林梅以一己之力拯救国家(甚至是世界)。但是好在,它非常的切题,长城本就是为了保家卫国而建的,因此由它而引到卫国战争上也就合理且自然了。
参考文献:1905电影网(微信公众号)《没看这篇文章之前别说你看懂了<</span>长城>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