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转载]塔里木——《圣经》里的伊甸园

2012-09-08 08:11阅读:10,404

耶和华领我到青草地到可安歇的溪水边

原文作者:龟兹胡人

[转载]塔里木——《圣经》里的伊甸园X

塔里木——《圣经》里的伊甸园
《圣经里有这样一段描述——
  上帝在东方的伊甸,为亚当和夏娃造了一个乐园。那里地上撒满金子、珍珠、红玛瑙,各种树木从地里长出来,开满各种奇花异卉,非常好看;树上的果子还可以作为食物。园子当中还有生命树和分别善恶树。还有河水在园中淙淙流淌,滋润大地。河水分成四道环绕伊甸。作为上帝的恩赐,那里天不下雨但却五谷丰登……
  上帝让亚当和夏娃住在伊甸园中,让他们修葺并看守这个乐园。亚当和夏娃赤裸着绝美的形体,品尝着甘美的果实。他们或款款散步,或悠然躺卧,信口给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取名:地上的走兽、天空的飞鸟、园中的嘉树、田野的鲜花。他们就这样在伊甸乐园中幸福地生活着,履行着上帝分配的工作……
  如果伊甸园真的在人间存在过,那么它应该出现在哪里呢?


前不久,俄罗斯的一位考古学家又提出了一个新观点,认为伊甸园应该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底下,具体位置应该在中国西部边
陲的塔里木盆地。
[转载]塔里木——《圣经》里的伊甸园 除了幼发拉底河,《圣经》还提到了别的河流:“第一道河名叫比逊,就是环流哈威拉全地的,那里产金子……第二道河名叫基训……第三道河名叫西底结……”原先的一些研究人员曾想把它们看成是尼罗河、恒河和印度河,但这些观点明显缺乏说服力,因为这几条河流相距太远,而《圣经》里所描写的伊甸园是一个有限的狭小地域。为此,这位考古学家认为,真正的伊甸园应该具备这样几个特点:四周有屏障,中间应该是广阔的平原。经过反复搜寻,他发现,既要被大山包围,又得位于《圣经》描写的东方,这样的地方就只有塔里木盆地了:该盆地南边是青藏高原,北面是天山山脉,这些天然屏障完全可以把这里变成具有各种自然景观的理想之地,而更主要的是成为一个不受外部干扰的独立世界——四周围的山让外面的野兽进不去,寒冷的大陆冷风刮不进来,盆地里温暖而稳定的微型气候特别适合各种动植物的繁衍和生活;盆地内的低洼地有自己独立的水系和茂密的森林,丘陵上有繁花似锦的草场……后来,盆地的“东大门”被打开了,结果不仅伊甸园的居民可以出去,外部世界的影响也一举涌入,盆地里的河流、湖泊很快干涸,转眼间黄沙遍地,从此塔里木盆地就成为一个不毛之地。 [转载]塔里木——《圣经》里的伊甸园
这位考古学家指出,可以在很多资料上找到伊甸园“中国塔里木盆地说”的暗示,他援引了我国《人民日报》上的一段文字:据说,维丄吾丄尔人把幼发拉底白杨叫做“托克拉”,末尾再加“玛干”,便有了“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幼发拉底白杨故乡的说法。他认为,这并不是牵强附会。
专家:《圣经》伊甸园在新疆
第一个根据
伊甸、新伊甸、帕米尔高原和古于阗都有极为相似的四条河。
《古兰经》和《圣训经》说:
天堂乐园(伊甸)里有四条河从真主的宝座下涌出,这四条河是不变色的水河、不变味的奶河、浓烈的酒河和纯净的蜜河。 [转载]塔里木——《圣经》里的伊甸园
《圣经》说:
“神就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神在(伊甸即天堂乐园)东方的伊甸(也称为伊甸)立了一个园子(即伊甸园)”。
那么,伊甸园一定也是按照他的住处天堂乐园设计的,即伊甸园一定也有四条河涌出。
[转载]塔里木——《圣经》里的伊甸园实际上,伊甸园确实有四条河,因为《圣经》说:
有河(即新疆塔里木河)从伊甸(雄踞地球之巅而享有“万山之祖”誉称的帕米尔高原)流出来滋润那园子(即伊甸园,新疆的古于阗),从那里分为四道:第一道名叫比逊(它是仿照天堂乐园中“不变色的水河”而设计的),就是环绕哈腓拉全地的。
在那里有金子,并且那地的金子是好的;在那里又有珍珠和红玛瑙。第二道河名叫基训(它是仿照天堂乐园中“不变味的奶河”而设计的),就是环绕古实全地的。第三道河名叫希底结(它是仿照天堂乐园中“浓烈的酒河”而设计的),流在亚述的东边。第四道河就是伯拉河(它是仿照天堂乐园中“纯净的蜜河”而设计的)。 [转载]塔里木——《圣经》里的伊甸园


公元前无名氏著的《山海经》和唐玄奘(公元600-664年)著的《大唐西域记》分别是这样描述伊甸的:
《山海经》说:
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即今帕米尔高原上的昆仑山),是实惟帝之下都(相对于天堂乐园而说的伊甸,故称为下都),……。有草焉,名曰*草,其状如葵,其味如葱(帕米尔高原又名葱岭),食之已劳。河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无达。赤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泛天之水。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丑涂之水。黑水出焉,而西流注于大*。 [转载]塔里木——《圣经》里的伊甸园
《大唐西域记》序论云:
赡部洲之中地者,阿那婆答多池也,在香山(即‘舂山’,又称‘天山’)之南,大雪山(泛指帕米尔高原南部的山脉)之北,周八百里矣。金、银、颇胝(玻璃)饰其岸焉(《圣经》说是‘金子’、‘珍珠’和‘红玛瑙’)。金沙弥漫,清波皎镜。八地菩萨以愿力故,化为龙王,於中潜宅,出清泠水,给赡部洲是以池东面银牛口,流出*伽河,绕池一匝,入东南海;池南面金象口,流出信度河,绕池一匝,入西南海;池西面琉璃马口,流出缚刍河,绕池一匝,入西北海;池北面颇胝师子(即狮子)口,流出徙多河,绕池一匝,入东北海。
《大唐西域记》卷十二又云: [转载]塔里木——《圣经》里的伊甸园
“……,至波谜罗川(即帕米尔)。东西千余里,南北百余里,狭隘之处不逾十里,据两雪山(即序论中的‘香山’和‘大雪山’)间,故寒风凄劲,春夏飞雪,昼夜飘风。地咸卤,多砾石,播植不滋,草木稀少,遂致空荒,绝无人止。“波谜罗川中有大龙池(即序论中的‘阿那婆答多池’),东西三百余里,南北五十余里(与序论中的‘周八百里矣’相符),据大葱岭内,当赡部洲中(与‘赡部洲之中地者,阿那婆答多池也’相符),其地最高也。水乃澄清皎镜,莫测其深,色带青黑,味甚甘美。潜居则鲛、螭、鱼、龙、龟、鳖,浮游乃鸳鸯、鸿雁、*鸟、*鹅、*鸟、*鸨。诸鸟大卵,遗于荒野,或草泽间,或沙渚上。池西派一大流,西至达摩悉铁帝国(即今阿富汗的北境瓦罕地区)东界,与缚刍河合而西流。池东派一大流,东北至*沙国(即今新疆喀什一带)西界,与徙多河合而东流,故此以左,水皆东流。 [转载]塔里木——《圣经》里的伊甸园
帕米尔高原,就是上文《山海经》中的“下都”,也就是《大唐西域记》中的“波谜罗川”。
帕米尔高原发源有四条河,上文中的“河水”和“信度河”都指流经印度、巴基斯坦,注入“无达”即“西南海”(阿拉伯海)的印度河,它是仿照天堂乐园中“不变色的水河”而设计的;“赤水”和“*伽河”都指流经印度、孟加拉国,注入“泛天之水”即“东南海”(孟加拉湾)的恒河,它是仿照天堂乐园中“浓烈的酒河”而设计的;“洋水”和“缚刍河”都指流经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注入“丑涂之水”即“西北海”(咸海)的阿姆河,它是仿照天堂乐园中“不变味的奶河”而设计的;“黑水”和“徙多河”都指流经帕米尔高原、塔里木盆地,注入“大*”即“东北海”(罗布泊)的塔里木河,它是仿照天堂乐园中“纯净的蜜河”而设计的。
古于阗,也有四条河,即于阗县的克里雅河、策勒县的策勒河、和田市的白玉河、墨玉县的墨玉河。
仿照天堂乐园中“纯净的蜜河”而设计的塔里木河本来是在塔里木盆地的南端奔流,并在古于阗分为四条河,最后流入罗布泊。 [转载]塔里木——《圣经》里的伊甸园
后来由于地面升降才改为在塔里木盆地北端奔流。克里雅河即《圣经》中的伯拉河,策勒河即希底结河,白玉河即基训,它环绕和田市一带;墨玉河即比逊河,它环绕墨玉县一带,在墨玉县一带已经发现了《圣经》中的玛瑙滩共计两处,珍珠则更多,至于金子则经常被采宝人或游客发现。
古于阗与《圣经》中的伊甸园完全吻合。

编辑插画 龟兹胡人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