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历史的纠结:赵构不北伐,崇祯不南迁
2015-09-21 18:17阅读:
1127年的赵构,仓皇渡江南下,在应天府称帝。此后经过十多年的东躲西藏,不惜向金国称臣,终于换来朝局的相对稳定,使得宋朝又延续了150多年。
1644年的崇祯,已经感到回天无力了。面对群臣南迁与反南迁的争议,无奈地说
“国君死于社稷,朕将何往”。拒绝南迁。
李清照有首名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讽刺南宋小朝廷的偏安一隅不思北伐。
而唐朝的杜牧过吴江亭时写下: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写的又是另一番“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
崇祯最后吊死煤山,比起陈叔宝、李煜,赵佶父子这些做俘虏的皇帝,多了份壮烈。这应该就是李清照赞赏的死亦为鬼雄;赵构则包羞忍耻的活着,虽然没有卷土重来,但是保住了宋朝半壁江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王朝亦是如此。宋朝是尚文不尚武的。北宋开国名将曹彬奉命讨伐南唐,即将攻克,忽然宣称自己重病。大将们过去探望。曹彬说我的病不是吃药打针能治好的,
只是希望大家发誓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我百病自消。众将只好立誓。这个故事似乎有点跟开国大将杀伐果断的风格颇不相似,可见宋朝上上下下都是一派恂恂自下之风。
虽然明朝也是以文治武的政策,但是风骨与宋朝大不相同。朱元璋、朱棣江南塞北铁马金戈的身影,为这个朝代注入刚烈的基因。被称为荒唐皇帝的正德亲临前线指挥调度,甚至上阵厮杀,击败蒙古名将小王子;近30年不上朝的万历诏书有“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的豪言壮语;更不用说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的帝国光辉岁月。
而宋朝从未享受过天朝上国的风光,在与辽国、西夏、金国的交锋中,打败仗是常有的事,赔点银子更不觉得有什么丢人。因此,赵构可以没有心理负担地享受着半壁江山的幸福生活,谁要北伐就跟谁急。宋朝的皇帝有的是才情和精明,缺少的是勃勃野心。赵光义的书法“笔法精绝,超越前古”,赵佶的瘦金体更是独步天下。赵构半辈子处于逃命状态,书法功底却愣是没有扔下,对书法的热爱明显超过打仗。
崇祯背负着帝国的骄傲,从宵衣旰食,到废寝忘食,再到失眠厌食,但都无济于事。一捅一个窟窿的大明王朝已经是千疮百孔。可是骄傲而倔强的崇祯依然谨遵组训: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以身殉
国的君主能有几人?相比城破之时躲进井底的陈后主,崇祯的勇敢与坚强显得难能可贵。
宋史评价赵构认为他“继体守之有余”,但是“拨乱反正非其才”。这应该是对赵构之才的中肯评价了。人贵有自知之明,赵构对自己肚子的油水看的透彻。他没有一统天下的雄心与才干,但是能审时度势,稳定了南方局势,并独掌大权。这比起东晋的司马睿受制于王导王敦兄弟,不知高明凡几。
崇祯亦非无能之辈,登级后干净利落地剪除魏忠贤及其党羽,显示了他的心机和手段。但是面对连年荒灾、流民遍地、满清入侵、义兵四起、文官结党营私、武将拥兵自重的局面,崇祯用尽浑身解数,无济于事。清史评价崇祯则认为他“当亡国运,乏救之术”。总之,心态是积极的,能力是优秀的,任务是繁重的,回天是无力的。
每个人的性格都有其双面性。赵构在杭州的宫殿,醇酒穿肠,抚剑北往,恐怕也有打过淮河去解放全中国的冲动。等到一觉醒来,又变得淡定而务实。
崇祯在北京的宫殿,看着堆积如山的军情急报,如何不想南迁以避强敌呢?但是想想王朝的荣光和帝王的尊严,想想土木之变后的北京保卫战,还是咬牙坚持,直到打掉牙和血吞。
赵构不北伐,是生存之道;崇祯不南迁,是捍卫尊严。当时代处于天翻地覆的转折点,当局者一言一行牵扯个人家族和国家的命运,一举一动决定成败荣辱生死存亡。而担负这个重担的人却不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流人物,于是在尊严和生存之间只能选其一而不能兼得。
赵构或许应该更多一些雄心和胆略,可以一旦失败,恐怕想偏安一隅亦不可得。崇祯若能多些权变,历史或能改写。可是站在风口浪尖处,退一步能否海阔天空?当局者只是一头雾水。
于是丹墀上唾沫横飞各执一词,龙椅上的那个人双眉紧蹙:到底过河还是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