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主题公园的发展及其景观特征探析

2012-04-16 17:21阅读:83
摘要: 简要总结了主题公园的概念、特点及发展情况, 对主题公园的景观特征进行了分析,以期在今后我国的主题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中得以借鉴。
城市主题公园产生于现代城市游乐园的基础之上,是20 世纪50 年代出现的新生事物, 从一开始出现就引起人们的极大注意, 它集公园和旅游特征为一体, 成为新知识、新技术、新环境、新体验的载体。
1。主题公园的基本概况
1.1 主题公园的产生与发展
􀀁 主题公园( Theme Parks) 是一种人造旅游资源, 通过对特定主题的整体设计, 围绕着一个或几个主题创造一系列有特别环境和气氛的项目吸引旅游者, 融合了现代科学技术与文化内涵, 创造出特色鲜明的体验空间,进而使游人获得一气呵成的游览经历[1] 。园内所有的建筑色彩、实物造型、植被游乐项目等都为主题服务, 共同构成游客容易辨认的特征和游园的线索, 兼有休闲娱乐和教育普及的双重功能, 是满足不同年龄层次游憩需求的一种现代公园。从世界范围看, 主题公园的兴起和发展是与国家工业化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密切相关的, 同时, 也是一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并重的新园林形式。与其他城市公园类型, 如综合公园、风景名胜区不同, 主题公园强调贯穿整个策划、设计以及经营运作过程的“主题”线索。
世界上第一个主题公园诞生于荷兰。1946 年, 荷兰的马都罗丹夫妇将荷兰的120 多个名胜古迹与现代建筑按1:25 的比例缩建于海牙市郊, 本来冰冷的人物、风车等模型赋以声音, 变成了向游人倾诉历史、展现荷兰特有的自然、人文风光的场所[2]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主题公园, 被人们称为“小人国”。这一全新的表达方式成为现代主题公园真正意义上的鼻祖。1955 年, 美国诞生了迪斯尼乐园( Disney Land) 。迪斯尼乐园以其丰富的主题,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 为游客营造出一个充满梦幻、奇特惊险刺激的世界, 使游客感受到无穷的乐趣。在现代公园的发展史上, 迪斯尼乐园无疑是一块里程碑。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是一个占地76hm2, 包含7 个精彩纷呈的游乐区乐园, 更在于它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主题公园。迪斯尼乐园所获得的巨大成功, 带来了良好的示
范效应, 使
主题公园这一游乐形式在世界各地普及推广。迪斯尼乐园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安纳罕开园后, 先后又在佛罗里达的奥兰多、日本的东京和法国的巴黎建成异地同名的主题公园; 与迪斯尼齐名的环球影城主题公园, 相继在美国加州和佛罗里达、日本大阪及西班牙巴塞罗纳落成, 成为世界主题公园中的两个“巨无霸”和“领头羊”。如今, 这两大巨头又都看好中国巨大的旅游市场, 选择在大中华地区兴建各自的第五座大型主题公园, 香港的迪斯尼和上海的环球影城已于2006 年开园,除此之外, 截至2006 年世界已拥有各类大型主题公园3000多座, 其中, 国人耳熟能详的还有香港的海洋公园(Ocean Park) 、韩国的乐天世界( Lotte World) 和澳大利亚的华纳影城( WB Movie World) 及海洋世界等( SeaWorld) [3]。
主题公园的流行是以“美国为开端——欧洲——亚洲”的方向传播的, 着陆于中国是在深圳锦绣中华。1989
年9月锦绣中华在深圳建成, 开创了我国主题公园建设的先河, 启动了国内主题公园的快速发展, 截至2006 年
底, 我国已有各类主题公园300 多座, 目前, 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还有深圳的欢乐谷、世界之窗、北京的世界公园、中华民族园、无锡的影视城、杭州的宋城、杭州乐园、昆明的云南民族村、世界园艺博览园、海南三亚的南山文化旅游区、开封的清明上河园、西安的大唐芙蓉园等, 似乎已经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产业。可以总结性地说, 中国的主题公园建设虽然起步较晚, 但发展较快, 起点较高, 成功者较多。现在我国的主题公园已经成为丰富我国旅游产品、促进我国旅游业发展、满足海内外游客旅游需求、敢与世界主题公园市场展开强力竞争的一支生力军。
1.2 主题公园的分类
对于主题公园的分类, 大都以公园表现的主题内容与方式进行划分。参照有关学者的分类方式, 将主题公
园的类型大致分为如下7 种。
1.2.1 著作再现型 即以古典名著、卡通动画、经典著作等为原型, 发挥人的想象力, 将其形象地再现出来。如以格林童话为主题的日本北海道黄广市古留克王国,北京、上海等地的大观园, 山东淄博的聊斋大观园, 还有
世界上最早的主题公园——反映童话世界的美国洛杉机迪斯尼乐园(1955 年)等等。
1.2.2 历史再现型􀀁 以重要历史事件、人物、文化, 或历史故事、画卷的重要情节为原型, 模拟历史场景、再现历史形象, 追溯人类发展的历程并展望未来。如北京的秦始皇艺术宫、无锡的唐城、宋城, 无锡太湖三国城, 河南开封的清明上河园、西安大唐芙蓉园等等。
1.2.3 名胜微缩型􀀁 将各国各地或某一区域最具代表性的名胜景观微缩荟萃于一园, 以􀀁 标本形式􀀁整体展示
不同的地域、不同民族的风俗、文化景观, 让游人可以领略到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如深圳的锦绣中华, 太原的
三晋揽胜微缩景区, 北京的世界公园, 深圳的世界之窗等等。
1.2.4 民族文化型􀀁 利用“野外博物馆”的形式模拟民族风情和生活场景, 寓教于乐, 具有较高的参与性, 常常加入演员反映民俗民风的表演, 使主题更加生动。让游客可以真实体验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艺术。如深圳
的中国民俗文化村, 昆明云南民族村等。
1.2.5 影视文化型􀀁 影视文化作为主题公园的一种形式来源于美国的好莱坞影城, 游客通过游览电影拍摄的
场景获得乐趣。电影涉及的内容和场景颇为广泛, 使游客在影视文化主题公园的游览体验十分丰富, 视觉冲击
力很强, 做到拍摄与游览二者并重。如美国的环球影城, 我国的无锡太湖中视影视基地, 云南大理的天龙八部影视城, 广东南海影视城等等。
1.2.6 科技娱乐型􀀁 综合利用光、声、电等现代科学技术, 表现未来、科幻、宇航、太空等主题。游人可以参观、学习并参与到未来科技世界, 提前感受未来的生活, 激发人们去追求明天的美好生活。以科技为主题的主题
公园的设计、建造难度较大, 但因其􀀁 寓教于乐􀀁的特点,世界各国都有分布。如1982 年耗资15 亿美元建成的迪斯尼世界未来社区试验雏形( Experimental PrototypeCommunity of Tomorrow ) 、台湾的小叮当科学乐园、广东中山市的宇游科幻城等等。
1.2.7 动植物生态型􀀁 以野生动物、鸟类、海洋动物、区域性植物、植物栽培艺术, 以及许多城市周边的森林公园都可以划入此类主题公园的范围。如广州番禺香江野生动物园, 香港海洋公园, 广州华南植物园, 昆明世界
园艺博览园等等。
1.3􀀁主题公园发展的特点
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也带来了旅游娱乐观念的更新和方式的改变。与传统的旅游娱乐方式相比, 现代旅游方式正逐渐地由单一型向复合型、多元型发展, 由封闭型向开放型发展[ 4] 。从对那些成功运行的主题公园的分析中可以一窥现代主题公园发展的新特点。
1.3.1 功能的变化􀀁 现代主题公园注重各种设施的配套, 发挥旅游设施的多元功能, 集中体现了当代旅游业
发展的特点。
1.3.2 经营方式的变化􀀁 即现代旅游业不再仅仅依靠固有的旅游资源, 而是在充分利用天然旅游资源的同
时, 主动创造景点景观来吸引游客。
1.3.3 多侧面与丰富性􀀁 现代主题公园具有多重审美意蕴的整体性审美, 其观赏娱乐价值是多方面的。这种
多面的形式特征巧妙组合, 构成生机盎然、形式多样的主题公园。游客可在游览、娱乐、休憩时获得各种不同
的精神享受。
1.3.4 多适性与可变性􀀁 即一方面是指多适性: 能适应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游客的需要; 另一方面是指可变性,
能适应游客不断增长、不断变化的旅游需求。
1.3.5 民族性和地域性􀀁 现代主题公园在开发建设中注重突出民族性和地域性, 在构筑较少的具有新的行销
性视觉形象的吸引标志后, 主要在旅游文化娱乐项目的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和参与性上下功夫。
1.3.6 综合性和开放性􀀁 主题公园的综合性是指为游客提供游乐、观赏、休憩、探险等多种形式的娱乐活动,
集游艺、展览、表演设施和园林风光于一身, 是主题内容丰富、活动范围广的综合性游乐设施。
主题公园的开放性体现在对各个年龄层次游客的吸引和接纳上[5] 。这一开放性的特点使得它受到不同年龄、不同消费层次的游客的喜爱。
2􀀁主题公园的构成与景观特征
2.1 主题公园的构成
主题公园的构成要素为: 主题和主题景观环境。
2.1.1 主题􀀁 主题在主题公园中的作用好比电影剧本在电影制作中的地位, 主题创意由公园开发、策划者作
出, 是主题公园设计时的蓝本和核心。因此主题公园就是一个主题情景发生的场所, 或者里面再分若干个小主题情景场所。主题公园内的所有景区的塑造、设施的建设、游乐项目的制定和表演内容的编排都围绕选定的主题设置。在一定的客源市场、交通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外在条件下, 主题的选择是主题公园开发成功与否的关键。因其关系到投资额度、对游客的吸引力大小以及投资的回收。所以主题的新颖独特, 又要考虑旅游者的需求和工程实施的技术、经济可能性。除了动植物生态型的主题公园外, 主题的选择可以由三个角度去权衡: 时间、空间和人类文明。这三者是相互关联、相互交叉的, 主题公园的主题取舍往往取决于三者之间的主次。主题内容应具备一定的文化内涵, 并具有较强的识别性和商业感召力。
2.1.2 主题景观环境􀀁 主题公园的环境是一种以选定的主题为营造对象的物质空间环境, 是主题内容的物质载体。如果说主题是主题公园的软件的话,主题景观环境就是主题公园的硬件。正是通过体验主题景观环境, 游客得以感知主题的含义。塑造主题景观环境的过程就是通过对主题内涵的挖掘、提炼、模仿、比拟、联想, 结合旅游活动的行为、心理规律, 运用多种造园手法将主题物化的过程。主题公园是一个与园外的现实世界不同的舞台化空间, 无论是其整体布局、景点组合、小品设计、表演活动都必须紧紧围绕主题内涵, 烘托出一个使游客能够融入其中的景观场景。
2.2􀀁主题公园的景观特征
2.2.1 区域性􀀁 每个主题公园的景点都是存在于某一特定的地理环境中, 或其人造景点反映的是某一特定环
境的景观或人文特征。因此, 景点的区域差异是客观存在的[6] 。不仅自然景观存在区域性差异, 人文景观也同样存在着区域性差异。因为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 人们在适应自然、顺应自然的同时, 创造出的文
化, 都不可避免地带上一定的地域色彩。如各国的建筑、饮食、文化等都因地理环境不同而有区别。
2.2.2 创造体验性􀀁 有西方学者认为, 当经营者以服务为舞台, 商品为道具, 为顾客( 消费者) 创造某种值得记忆的活动, 这种商业活动已不同于传统的商品经济和服务经济, 而成为体验经济。旅游娱乐业的特性决定了它
处于体验经济的前沿, 其中主题公园又是最贴近体验经济的业态。所以主题公园景观区别于一般景观的一大特性就是创造体验。
2.2.3 娱乐性􀀁 主题公园是产生于游乐场形式的基础上的, 正如沃尔特迪斯尼最初的设想创造一种成人与儿童一起娱乐的形式。娱乐性是主题公园最主要的特点之一, 这与一般城市公园的游憩、休闲功能相区别。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每天来回于办公室与家庭的刻板生活, 使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们都会渴望能用一天或两天时间, 来到一个与每天的现实生活不一样的梦幻乐园, 渴望能在忙碌的生活中抽出短时间来娱乐放松一下。这个乐园的环境也许是以童话为憧憬, 或者是以太空世界为模拟, 再或是以从未谋面的土著民族为家园。
2.2.4 知识文化性􀀁 主题公园的景点除具有美学特性外, 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寓教于乐是主题公园与一般公园的明显区别之一。无论选取何种主题, 都是以人类文明为来源, 具备相当的文化与知识的含量, 游客能在轻松、愉快的游乐过程中理解主题所代表的文化内涵[7]。例如香港的一些中小学将参观锦绣中华作为中国历史和地理教学的重要环节; 云南民族村通过每个民族村寨的建设和生动、幽默的表演使游客了解云南各民族风俗文化知识。
2.2.5 参与性􀀁 主题公园景观的参与性不仅仅是表现在对某个活动项目的参与上, 而是一种融入场景的感觉。景观体验包括视觉感受和心灵体验两个方面, 品质优秀的主题公园能使游客在心理上与园区环境产生共鸣, 游客不是被动地参观, 而是主动进入特定的模拟场景, 亲身体验场景所表达的主题含义, 从而具备了很强
的参与感。
2.2.6 季节性􀀁 主题公园资源的季节性是由其所在的纬度, 地势和气候等因素决定的。比如, 严寒的冬季, 千
里冰封, 万里雪飘, 欣赏北国风光, 进行一些北方的体育活动项目, 如滑冰、滑雪则正是时候。自然景观的季节
性变化有可能使某些主题公园在一年中出现明显的淡旺季之分。有的主题公园根据不同的季节结合不同的景观来安排季节性的活动, 使得各个季节都可以吸引游客。还有的主题公园反季节而创造人工景观来增加游客游玩的刺激性。如在夏日炎炎的深圳世界之窗, 游客居然可以看到阿尔卑斯山。那是一座罩在玻璃房里的山, 温度-20 摄氏度。
2.2.7 不可替代性􀀁 主题公园中除人造景观和可以加以人工栽培和繁殖的动植物外, 许多景观资源, 如文物
古迹、某种特殊的自然奇观等都是一种不能再生的资源。我们要加强对这些不可再生资源的保护。再好的模仿作品也没有真实的景观更加吸引游人。有些自然景观的区域差异, 意味着资源的可模仿性极差, 较难真实地加以模仿或复制。像长江三峡、壶口瀑布等用人工力量来异地再现是比较困难的。
2.2.8 综合性􀀁 孤立单个的景观, 只能吸引其中一部分游客, 往往很难作为主题公园的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因
此, 在主题公园中, 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尺度的景观的数量越多, 其对游客的吸引力也会越大。
3􀀁小结与讨论
经过前十几年的发展, 我国主题公园景观总体的品味与质量都在不同程度地提高。然而纵观我国主题公园的发展现状, 情况并不乐观。目前, 我国主题公园作为一种城市游憩活动的载体, 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 主题公园的宏观规划不力, 缺乏基于城市生态一体化原则下的通盘考虑, 致使经济运作重于生态关注、短期行为代替长远利益、个体意志主导整体调控; 其次, 主题公园的规划设计肤浅, 缺乏源于游憩规划准则指导下的综合设计, 导致以利为本大于以人为本、商业运作弱化游憩体验、设施堆砌掩盖构思粗陋。只有可持续的景观才是有市场的景观, 所以可持续性必然成为主题公园景观设计过程的重点[8] 。科学的决策与论证是整体景观设计的前提与总控; 设计过程中的对材料选择, 景观小品折旧的考虑, 以及引入生态概念等等的综合思考, 为主题公园营造可持续的景观, 才可使得我国主题公园健康积极的向前发展, 让其真正成为人们实现欢乐理想的旅游目的地。
参考文献
[1] Braun B M. Theme park Compet it ive St rat egies [ M] . Annuals ofTourism Research, 2004: 78-81.
[2] 张广瑞. 海外主题公园成功的经验与启示[ M] . 北京: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3: 5-36.
[3] 孙根年. 论我国主题公园建设的几个理论问题[ J] . 陕西师范大学继
续教育学报, 2006(6) : 23-26.
[4] Jones B, Robinet t J. T he Future of T heme Parks in Int ernat ionalTourism [M] .Economics Research Associates, 1998.
[5] 保继刚. 主题公园发展的影响因素系统分析[ J] . 地理学报, 1997,52( 3) : 237-245.
[6] 华侨城集团公司. 21 世纪中国主题公园发展论坛[ M] . 北京: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3.
[7] 熊瑛. 大型主题公园评析[ J] . 北京规划建设, 2003(5) : 16-19.
[8] 杨艳蓉. 我国新生代主题公园的经营与发展[ J] . 成都大学学报,2004(4) : 15-02.
文章来源:www.cnki.net论文下载
主题公园的发展及其景观特征探析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