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浦东新区合庆镇——蔡路老街
“蔡路”名称由来及历史:
旧称蔡家路口,明崇祯六年(1633年)有蔡姓大族自横沔分居于此,又因地处老护塘至海滩的道口,故名,后简称”蔡路”。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南汇知县重筑百里外捍塘后名为钦公塘,蔡家路口才成集市。起初规模很小,到清乾隆三年(1738年),川沙蔡鸣谦在钦公塘外筑老圩塘期间,蔡家路集镇上只有几家小商店、小摊贩。到了清光绪年间,集镇上有豆腐店、鱼行、肉庄、饭店、点心店、烟纸杂货、切面水作、药店等几家商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由里人蔡荣卿、吴少甫等募捐建造“清宴庵”,又称“杨爷庙”。以后由于清宴庵每逢初一、月半有人烧香,特别十月半出会,场面壮观,由此,蔡家路口逐渐兴旺起来。
蔡路地区行政区划沿革:
1959年,建蔡路人民公社;1983年,改蔡路人民公社为蔡路乡;1995年,撤销蔡路乡建制,所辖区域建立蔡路镇;2000年,撤销合庆镇、蔡路镇建制,所辖区域建立新的合庆镇。
交通:
“蔡路”名称由来及历史:
旧称蔡家路口,明崇祯六年(1633年)有蔡姓大族自横沔分居于此,又因地处老护塘至海滩的道口,故名,后简称”蔡路”。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南汇知县重筑百里外捍塘后名为钦公塘,蔡家路口才成集市。起初规模很小,到清乾隆三年(1738年),川沙蔡鸣谦在钦公塘外筑老圩塘期间,蔡家路集镇上只有几家小商店、小摊贩。到了清光绪年间,集镇上有豆腐店、鱼行、肉庄、饭店、点心店、烟纸杂货、切面水作、药店等几家商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由里人蔡荣卿、吴少甫等募捐建造“清宴庵”,又称“杨爷庙”。以后由于清宴庵每逢初一、月半有人烧香,特别十月半出会,场面壮观,由此,蔡家路口逐渐兴旺起来。
蔡路地区行政区划沿革:
1959年,建蔡路人民公社;1983年,改蔡路人民公社为蔡路乡;1995年,撤销蔡路乡建制,所辖区域建立蔡路镇;2000年,撤销合庆镇、蔡路镇建制,所辖区域建立新的合庆镇。
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