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宝山区大场镇——永福庵
永福庵:
永福庵位于大场镇南陈路351弄2号,是宝山区唯一一所尼众道场,也是少有的四周被大学围绕的寺庙。
永福庵旧址位于大场镇南陈路锦秋路路口西侧。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庭院中有一通石碑,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十月江苏太仓州宝山县知县李之奋奉江苏巡抚、江苏布政使和太仓知州之命,在县衙正堂所立的“奉宪禁约碑”。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永福庵由一老年比丘尼管理,部分房屋供村里举办小学。比丘尼圆寂后,永福庵逐渐衰落,庵中野草丛生,破败不堪。文革时,永福庵被封,庵中的红木佛像、法器被付之一炬,永福庵的房屋被生产队改作仓库和工场。
1996年2月,经有关部门批准永福庵重新开放。前为大殿,后为僧职人员寝室,中间为一庭院。大殿两侧挂有明旸法师的题字:“觉心清净原无染,慧桃恒开功德花”。
永福庵:
永福庵位于大场镇南陈路351弄2号,是宝山区唯一一所尼众道场,也是少有的四周被大学围绕的寺庙。
永福庵旧址位于大场镇南陈路锦秋路路口西侧。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庭院中有一通石碑,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十月江苏太仓州宝山县知县李之奋奉江苏巡抚、江苏布政使和太仓知州之命,在县衙正堂所立的“奉宪禁约碑”。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永福庵由一老年比丘尼管理,部分房屋供村里举办小学。比丘尼圆寂后,永福庵逐渐衰落,庵中野草丛生,破败不堪。文革时,永福庵被封,庵中的红木佛像、法器被付之一炬,永福庵的房屋被生产队改作仓库和工场。
1996年2月,经有关部门批准永福庵重新开放。前为大殿,后为僧职人员寝室,中间为一庭院。大殿两侧挂有明旸法师的题字:“觉心清净原无染,慧桃恒开功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