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中国证监会召开新闻通气会,公布了《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通读此稿,我认为此办法一出,对私募行业的重大影响有三。
一、大幅规范私募行业
这稿征求意见规定,证券资产管理规模达到一个亿就需要到协会备案。从整个私募行业的格局看,无论是阳光私募还是地下私募,这个资产管理规模是比较容易达到的,因此,此办法一出,基本上所有的主流私募都无一例外的被纳入管理范畴。
这意味着灰色的地下私募将逐渐淡出。一方面,符合监管条件的的私募机构如果不到协会去登记,将马上面临违规的风险,一旦被举报,很有可能受到行业性警告和处罚。另一方面,投资者也会对未登记的私募公司表示怀疑不信任,因此这类私募公司就算业绩突出也很难得到扩张。我认为,只要经过一两年市场化的选择,规范的私募公司将占据主流地位。
一旦私募机构接受监管,就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向协会或证监会报送相关信息,接受其在是否公平交易、是否存在内幕交易、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等方面的监督。这会大幅净化私募行业的竞争环境,打击利用私募外壳非法集资或是违规承诺甚至欺诈等丑化行业形象的现象。
二、基金市场将加速市场化的进程
随着本管理办法的出台,私募基金将和公募基金一起,共同平等的竞争国内的资产管理服务需求。在新的竞争格局下,我的理解是——一个好产品将变得更加重要。按照这次征求意见稿的规定,私募基金的运作将和原有的信托模式差别不
一、大幅规范私募行业
这稿征求意见规定,证券资产管理规模达到一个亿就需要到协会备案。从整个私募行业的格局看,无论是阳光私募还是地下私募,这个资产管理规模是比较容易达到的,因此,此办法一出,基本上所有的主流私募都无一例外的被纳入管理范畴。
这意味着灰色的地下私募将逐渐淡出。一方面,符合监管条件的的私募机构如果不到协会去登记,将马上面临违规的风险,一旦被举报,很有可能受到行业性警告和处罚。另一方面,投资者也会对未登记的私募公司表示怀疑不信任,因此这类私募公司就算业绩突出也很难得到扩张。我认为,只要经过一两年市场化的选择,规范的私募公司将占据主流地位。
一旦私募机构接受监管,就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向协会或证监会报送相关信息,接受其在是否公平交易、是否存在内幕交易、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等方面的监督。这会大幅净化私募行业的竞争环境,打击利用私募外壳非法集资或是违规承诺甚至欺诈等丑化行业形象的现象。
二、基金市场将加速市场化的进程
随着本管理办法的出台,私募基金将和公募基金一起,共同平等的竞争国内的资产管理服务需求。在新的竞争格局下,我的理解是——一个好产品将变得更加重要。按照这次征求意见稿的规定,私募基金的运作将和原有的信托模式差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