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浅析语文课外阅读的评价体系

2015-04-27 11:44阅读:5,665
在语文学科的几大分支中,阅读是重要的环节。学生阅读兴趣的提升、家长教育资金的投入、考级测评手段的介入都使得学生的阅读行为趋向白热化。面对今日的“阅读热”,语文教师需要冷静地研读《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给予准确地指导。
本篇博客仅就课外阅读后的评价简单谈谈。由于学习基础不同、阅读方式差异,学生在阅读后的所得与收获就不尽相同:同样一本书,优等生读后能较全面细致地理解内容搜集信息,初步对书中人物有所品评。中等生可知故事的大致梗概,但往往会遗漏一些重要环节,对书中的情感与人物不能细细评说。而暂差生在阅读整本书时往往半途而废,收获甚微。
此时,教师要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交流。《课标》指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往往是多元的”,在阅读活动中,教师鼓励各类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真实阅读感受。“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教师的眼光不应只盯着优等生,遗忘中等生放弃暂差生,事实上,后两类学生的阅读感受更需要关注,教师应该以参与者的姿态与学生共同探讨阅读中有价值的问题。
以怎样的方式组织学生表达阅读感受呢?原则上是兴趣先行,充分指导。例如阅读完成后,学生可以选择最感兴趣的印象深刻的情节,配上一幅插画;可以制作一本采蜜集,摘抄优美的语句,写写读后感;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为文章续编故事,创作得意的结局;可以将共同喜欢的情节合作表演出来;还可以开一次阅读研讨会,把感悟表达出来。
一系列的阅读交流完成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入阅读评价量表:

评价内
评价指标

阅读等第参考要求
自评
师评
必读书
1.个人能阅读必读图书;
2.指定读其中一篇或一段,做到准确、流利;
3.了解主要内容,读后有自己的感想。
1.能完全符合第123项指标者达优秀;
2.符合第23项指标达良好;
3.符合第12项指标达合格;
4.三项都不符合评为不合格。


选读书
1.个人能阅读选读图书;
2.教师从学生阅读的图书中任抽一本或一篇,能读正确;能基本说出书的主要人物和主要内容。
1.能完全符合第12项指标者达优秀;
2.符合第2项指标达良好;
3.符合第1项指标达合格;
4.三项都不符合评为不合格。


古诗背
1.任抽一首,能熟练背诵;
2.能说出诗的作者、朝代和诗文大意。
3.能在提示下背诵。
1.能完全符合第12项指标者达优秀;
2.符合第1项指标达良好;
3.符合第3项评为合格;
4.三项都不符合评为不合格。


阅读笔
1.篇数达到8/学期;
2.书写工整,项目齐全(书目名称、作者、选自章节名称等);
3.笔记内容有1/3为自己真实体会。
1.能完全符合第123项指标者达优秀;
2.符合第12项指标达良好;
3.符合第1项指标达合格;
4.三项都不符合评为不合格。


阅读测
根据一学期阅读书目的内容编制评价题目,进行书面考核。
等级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获得四个及四个以上优秀总评为优秀;获得三个优秀以上总评为良好;获得1个及以上优秀总评为合格;有两个及两个以上不合格总评为不合格。



借助阅读评价量表,教师可以更加客观、直观地掌握学生阅读完成的情况,学生也能通过量表中的自评一栏了解自己课外阅读的真实水平,师生都能力图为以后的阅读活动做出积极调整和补足。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