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人类的血和动物的血有区别吗?

2017-03-24 10:23阅读:61
​​
与人类的血液相比,动物的血液显得更为复杂和不稳定,其血液中所含化学成分及血液的酸碱度都与人类的有所差异。当人体输入其他动物的血液时,体内抗原和抗体就会结合发生免疫反应,从而导致红细胞裂解进而产生溶血现象。这也是现阶段我们只能靠人们爱心献血为病患提供血液的原因。
关于无偿献血,有些人会存有疑问:
“为什么只有靠人类的捐血才能拯救患者?”
“人类也经常靠吃猪血、鸭血等来补充营养物质,既然动物的血吃下去无害,为何不直接输动物的血呢?”

人类和动物的血具体有以下三方面的不同:
1、颜色不尽相同
人类的血液大致可认定为红色的,唯一的区别只在于有些人的血呈鲜红色、有些人呈深红色、而有些人则呈现暗红色,这些颜色上的出入只是不同人体血红蛋白含氧量多少的问题。
而在动物的世界里,血的颜色是五彩缤纷的,红血只是其中的一种。除红血外,还有青血、绿血、蓝血、玫瑰红血、淡蓝血和无色血等。
动物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颜色的血呢?任何动物的血液,都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血的颜色则是由存在于血浆或血细胞中的血色蛋白决定的。不同的血色蛋白,颜色也是不一样的。含铜元素的血色蛋白,叫血蓝蛋白,使血液呈蓝色或青色;含钒元素的血色蛋白叫血绿蛋白,使血液呈绿色;含铁元素的血色蛋白叫血红蛋白,使血液呈红色……
正因为有这些不同成分的血色蛋白,才造就了我们肉眼
所看到的各种血液不同的颜色。像蚯蚓的血是玫瑰红色的;对虾、河蟹的血是淡青色的;河蚌的血是淡蓝色的;昆虫的血是无色的……其中,与人类血液颜色相近的动物种类则有脊椎动物中的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

2、血色蛋白存在方式不同
血色蛋白在人体内是以血红蛋白的形式生存的,它大量存在于人体红细胞的胞质内,它的主要作用是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而在不同动物的血液中,血色蛋白则因动物种类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存在方式。像蚯蚓、河蚌、蜘蛛等的血色蛋白都溶在血浆中;而脊椎动物的血色蛋白则存在于血细胞的红细胞中。
其中最为特殊的当属昆虫啦!昆虫的血液是不含血色蛋白的。这是因为昆虫身上的气孔容许空气中的氧直接扩散到身体组织,体内的二氧化碳也可以通过微气管排出体外,所以参与输氧的血色蛋白就失去了它原有的价值。
3、血型不同
过去人们认为只有人类才有血型,其实,科学验证,除了人类以外,猴子、猩猩、大象、狗等高等动物也存在血型,甚至是在乌龟、青蛙等的身上,您也可以找到血型的痕迹。
人类通过对动物血液的研究,发现动物的血型也很复杂。例如猫科动物中,A型就占了93%, B型和 AB型则分别占3%和5%;而犬科动物的血型不是用传统的ABO型来概括,而使用的是DEA (Dog Erythrocyte Antigen) system;90%的猪是A型,剩下的10%为B型;海龟则只有B型血。
正是由于以上这些血液的特征,让人类的血液可以同动物的血液区分开来。相信通过人类不懈的努力,关于人类和动物血液的区别和利用等研究将会攀上新一层的高峰!
​​​​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