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r>
2
3

9

17
18
19
体重(g)
57
92
138

610

1231
1253
1255
周增重(g)
24
35
46

92

57
22
2

A.每周体重的测量值即为生物量
B.周增重可反映周次级生产量的变化
C.饲养周期内净增的有机物总量与呼吸量之和即为次级生产量
D.生物量一直在增加,尽量延长饲养时间可提高效益
答案:B
分析:正答率只有48%14%的学生选择A36%的学生选择C。原因是学生不能区分生物量和次级生产量,生物量不是指体重,次级生产量本身已经减去呼吸量。
某一特定时刻生态系统单位面积内所积存的生活有机物质量叫生物生物量是净生产量的积累量,某一时刻的生物量就是以往生态系统所累积下来的活有机物质总量。生物量通常用平均每平方米生物体的干重(g/m2)或能值(J/m2)来表示。生物量和生产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生态系统结构的概念,而后者则是功能上的概念。如果GPR>0,生物量增加;GPR<0,生物量减少;GP=R,则生物量不变,其中的GP代表某一营养级的生产量。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开始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积累的能量是进入生态系统的初级能量,这种能量的积累过程就是初级生产量。初级生产所制造的有机物质则称为初级生产量。
在初级生产量中,有一部分被植物自己的呼吸所消耗,剩下的部分才以可见有机物质的形式用于植物的生长和生殖,我们称这部分生产量为净初级生产量NP),而包括呼吸消耗的能量(R)在内的全部生产量称为总初级生产量GP)。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是GP=NP+RGPNP通常用每年每平方米所生产的有机物质干重(g/m2.a)或固定的能量值(J/m2.a)来表示。
次级生产量是除生产者外的其它有机体的生产,即消费者和分解者利用初级生产量进行同化作用,表现为动物和其它异养生物生长、繁殖和营养物质的贮存。动物和其它异养生物靠消耗植物的初级生产量制造的有机物质或固定的能量,称为次级生产量。
动物的次级生产量可由下一公式表示:P=CFUR,式中,P为次级生产量,C代表动物从外界摄取的能量,FU代表以粪、尿形式损失的能量,R代表呼吸过程中损失的能量。因此,从公式可知,次级生产量不分为的能量,实际上指的就是净次级生产量。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