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说课稿
2015-06-02 09:02阅读:1,125
各位评委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华东师大版下册第十七章第三节第四课时《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下面,我将从分析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环节四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是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第三节第四课时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一次函数的定义、图象和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的,本节课主要体现了一种数学思想方法:待定系数法,这种方法在初中阶段非常重要,乃至对于高中也很重要,并且也是中考的高频考点,因此,学好本节课内容非常关键,它也为初三学习二次函数等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待定系数法的意义;
2.能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能力目标
通过对一次函数表达式的探求过程,让学生体会待定系数法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源于生活,通过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获得成就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用待定系数法求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一次函数关系式
难点:从各种问题情境中寻找条件 ,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的关键问题是:求出待定系数k、b的值。
3、教法与学法分析
教法分析:初二学生刚接触函数,对函数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总感觉函数很抽象,学的也比较浅薄,所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节课我将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始终在学生知识的范围内设置问题,并且给学生流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自主探索,此外,在教学过程降低一定的难度,对于例题的选取由浅入深,并且注重与实际问题联系,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也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学法分析:从学生的认知状况来看,通过学生观察,动手,动脑,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程序设计
(一)创设情境
问题:
爸爸准备为小明买一双新的运动鞋,但要小明自己算出穿几码的鞋,已知鞋子的码数y(码)是鞋长x(厘米)的一次函数,小明回家量了一下妈妈
36码的鞋子长23厘米,爸爸41码的鞋子长25.5厘米,那么自己的21.5厘米的鞋子是几码呢?
意图: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探究归纳
1、
思考: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需要几个条件?
2、例题:已知弹簧的长度y(厘米)在一定的限度内是所挂物质量x(千克)
的一次函数.现已测得不挂重物时弹簧的长度是6厘米,挂4千克质量的重物时,弹簧的长度是7.2厘米,求这个一次函数的关系式
说明:(1)对于两个实际问题,都把两对函数值代入解析式后,求解k和b
的过程,转化为关于k和b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问题.
(2)这两个问题是与实际问题有关的函数,自变量往往有一定的范围
3、归纳:(1)像这样先设出函数解析式,再根据条件列出方程或方程组,求出未知系数,从而得到所求结果的方法,叫做待定系数法.(2)求函数关系式的一般步骤
可归纳为:“一设、二列、三解、四写”
(三)巩固练习
1、
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1,1)和点(1,-5),求当x=5时,函数y的值.
(虽然题意并没有要求写出函数的关系式,但因为要求x=5时,函数y的值,仍需从求函数解析式着手.)
2、
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如下图,写出它的关系式.
3、某汽车对其A型汽车进行耗油实验,y(耗油量)是t(时间)的一次函数,函数关系如下表,请确定函数表达式.
t(时间)
|
0
|
1
|
2
|
3
|
…
|
y(耗油量)
|
100
|
84
|
68
|
52
|
…
|
意图:以上三道题主要是让学生知道求一次函数解析式时,除了通过两点坐标和图象外,还可以通过列表。
4、某地长途汽车客运公司规定旅客可随身携带一定质量的行李,如果超过
规定,则需要购买行李票,行李票费用y元是行李质量x(千克)的一次函数,其图象如下图所示.
(1)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 )旅客最多可免费携带多少千克行李?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讨论了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求法
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往往用待定系数法,即根据题目中给出的两个条件确
定一次函数解析式y=kx+b(k≠0)中两个待定系数k和b的值;
2.用一次函数解析式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五)作业布置
(六)板书设计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