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取收藏,待价而沽;再猎取收藏,又一次待价而沽,....这就是中国青铜器作为古董的不归路。
魏晉,公元3世紀-公元5世紀
古人認為虎為百獸之王,在叢林爭鬥中處於不敗之地,因此在軍事上也多以虎為尊,猛虎迅猛,象徵軍威和行軍神速。虎符最早出現於春秋戰國時期盛行于戰國、秦、漢時期,為中國古代帝王授予臣屬兵權和調發軍隊的信物。銅制虎形,分左右兩半,有子母口可以相合。右符留存中央,左符在將領之手,一地一符,專符專用。王若派人調動軍隊,需帶上右符,持符驗合,互相符合完整,才表示命令驗證可信,方有權調動軍隊。
兵符造型為虎嘯狀,昂首直立,聳耳平頭,耳下有穿,便於懸掛佩戴。尾直斜向上,尾末回鉤,左右頸肋間,鐫篆書兩行。兵符背面有十字榫,合符時用於對合,榫兩側分別刻有“右武衛”“顯親三”六字銘文。是符為左符,持於將手,與君王右符合二為一時方可調動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