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这里是古印加帝国的首都,灿烂印加文明的见证!

2020-07-31 10:22阅读:
这里是古印加帝国的首都,灿烂印加文明的见证!
这里是古印加帝国的首都,灿烂印加文明的见证!
这里是古印加帝国的首都,灿烂印加文明的见证!
秘鲁原是古印加帝国的一部分,印加人在此男耕女织平安生活,创造了灿烂的印加文明。古城库斯科从13世纪到16世纪是印加帝国的都城,坐落在安第斯山脉中海拔3400米的山谷中,是印加文明的摇篮。1983年,库斯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是这样描述的:“库斯科古城保存了已经消失的印加文化传统,留有印加文明独特而稀有的证据,呈现出人类历史重要阶段的建筑类型与高超的建筑技艺,是印加帝国古城的卓越典范。”
1532年,西班牙冒险者弗朗西斯科·皮萨罗率军侵入秘鲁,印加人奋起抵抗。皮萨罗以会晤为名诱俘印加王阿塔瓦尔帕,并向印加人勒索巨额赎金,声称须用黄金填满长22英尺、宽17英尺、一人多高的房间,再用白
银填满另两个较小房间后,方能释放印加王。印加人信以为真,但将筹措的黄金白银送到时,皮萨罗却背信弃义绞死了印加王,随即扫荡秘鲁全境,号称拥有2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1000万人口辉煌一时的印加帝国从此灭亡。西班牙对秘鲁的殖民统治长达300年,如今的库斯科到处都是古印加文化与西班牙殖民统治交融的痕迹。
提及库斯科,必须得从印加文明说起。在印加帝国之前的库斯科有比印加更早的文明,叫做基尔克文明,他们在库斯科的北面海拔3600米的山坡上修建了防御工事萨克塞瓦曼.。公元13世纪,印加人在曼科卡帕克的带领下赶走了基尔克人,并以库斯科为中心建立了印加帝国。萨克塞瓦曼也被印加人加固扩展成上下三道防线方圆4平方公里的壮观的军事城堡。而西班牙人到来后把能拆的石头都拆掉了,用来盖大教堂和西班牙人的建筑。现在的萨克塞瓦曼只剩下三道锯齿状长600米高20米的石墙,即便是被西班牙人拆的七零八落,也能看出石墙古朴厚重荡气回肠的气势。
这里是古印加帝国的首都,灿烂印加文明的见证!
这些围墙用 30 多万块深褐色石灰岩巨石构筑而成,其体积和重量除非你亲临其境,否则不敢相信:最大的高5米长4米厚3米,重量超过300吨。而小的也有十几吨;正是因为石头太重了,西班牙人无法搬走,三道石墙才得以保留至今。(下图手机拍摄)
这里是古印加帝国的首都,灿烂印加文明的见证!
这些石块来自由几十公里外的山上。印加人不会使用轮子,这里也没有水路可供运输。不知道他们用什么特别方法把这些巨石运到这么高的山上,令人匪夷所思。这些石块儿之间没有任何粘合剂,只靠高超的打磨技术使其紧紧相连。(下图手机拍摄)
这里是古印加帝国的首都,灿烂印加文明的见证!
库斯科城里海拔3400米,而萨克塞瓦曼还要高出200米,这里是俯瞰古城的好地方。
这里是古印加帝国的首都,灿烂印加文明的见证!
从这里俯瞰,库斯科古城棋盘式的街道布局井然有序,红瓦房顶白色砖墙的建筑密布全城,教堂的尖顶错落有致。这壮观的红色海洋和欧洲名城布拉格相比也是不差的。以后再来库斯科,一定要在这里看一次日落。
这里是古印加帝国的首都,灿烂印加文明的见证!
萨克塞瓦曼这里也是天然牧场,不少羊驼与世无争悠闲的啃着草皮。它们也是印加文化的重要部分。羊驼作为原产于南美洲的古老畜种,驼羊1000多年前就成为南美居民的食物和运输工具。驼羊的皮毛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被誉为“安第斯山脉上走动的黄金”。
这里是古印加帝国的首都,灿烂印加文明的见证!
羊驼现在很多国家都有,但是颜值最高的还得是秘鲁;就像绵羊,澳洲新西兰的乡下遍地都是,以我看来都远没有英国湖区的那么可爱。
这里是古印加帝国的首都,灿烂印加文明的见证!
这里是古印加帝国的首都,灿烂印加文明的见证!
如果给小费,就可以拍拍小孩子和专门打扮过戴着彩色围脖的羊驼,多少随意。
这里是古印加帝国的首都,灿烂印加文明的见证!
这只高大羊驼的眼睛有着海蓝宝石一样的颜色,配着它白色的长睫毛,非常抢镜,而且特别温顺,让人看了恨不得拉回去做宠物。
这里是古印加帝国的首都,灿烂印加文明的见证!
下山的时候可以清楚的看到古城里密密麻麻的红色瓦顶,这是来自西班牙人的技术。印加人虽然打磨石头的技艺十分了得,却没有制瓦的技术,所以即使是皇家宫殿和太阳神庙的屋顶也是茅草搭成。
这里是古印加帝国的首都,灿烂印加文明的见证!
库斯科最有名的一块石头叫十二角石(Piedra de los 12 Angulos),就是红衣男孩身后的这个。据说它的每个角代表每年的一个月。十二角石代表了印加人在建筑上的造诣。多边石之间都是严丝合缝,不用任何灰浆固定,却连张刀片都插不进去。而且石头上都有小凸槽儿,地震的时候石头会上下震动然后归位。所以虽地处安第斯山脉的地震带,印加石墙和神庙在数次大地震中屹立不倒,古印加石匠高明的技术和智慧令人瞠目结舌。
这里是古印加帝国的首都,灿烂印加文明的见证!
很喜欢十二角印加石所在的小街Inka Roq'a,。 它有着鹅卵石铺路的狭小街道,也是绵延上千公里的印加古道的起点。
这里是古印加帝国的首都,灿烂印加文明的见证!
印加的石墙也有不同的建筑风格,这种表面突出多边石结构的叫Almohadillado。前面提到的萨克萨瓦曼的锯齿形结构叫做Ciclopeo.
这里是古印加帝国的首都,灿烂印加文明的见证!
另一条非常有名的石巷Loreto, 石墙的风格又不同,它的一侧是皇宫,所以石墙都是由整齐划一的四边石建成,是Imperial风格的典型代表。印加石匠的工具都很简陋原始,可以想象修建这样的石墙最费时费力,所以只出现在最尊贵的皇家宫殿和神圣的太阳神庙。无论哪种风格,印加帝国沧桑的历史就书写在库斯科这些古老厚重的石墙上。
这里是古印加帝国的首都,灿烂印加文明的见证!
提到库斯科,不得不提到它的太阳神庙,印加人自称是太阳的子民,印加帝国最至高无上的神就是太阳神,所以太阳神庙是印加帝国最神圣的地方。西班牙人把它拆除,在神庙的严实厚重的基座上修建了圣多明各修道院。
这里是古印加帝国的首都,灿烂印加文明的见证!
神庙厚实的基座外墙以前是用黄金包住的,据说印加人交给皮萨罗的赎金里就有外墙上的金子。
这里是古印加帝国的首都,灿烂印加文明的见证!
这是我参观太阳神庙时请的美丽的导游。她依靠的门和后身墙上的壁龛都是呈梯形结构,这是印加建筑的特点。这样的结构可以保证建筑更加稳固。1950年5月的一个星期天,库斯科发生了一场强烈的大地震。西班牙人在印加首都遗址上修造的建筑多数都毁于地震,但是大多数古老的印加石基抗住了强震的冲击。在太阳神庙石基上修建的圣多明各修道院的部分成了瓦砾。废墟之中,印加石基完好无损,许多原先被修道院建筑覆盖的印加墙裸露到外面来了。后来修道院重建,但终于让道于印加墙和其他印加遗迹。使得我们今天有机会一睹印加神庙的部分真容。
这里是古印加帝国的首都,灿烂印加文明的见证!
太阳神庙是印加帝国最重要的神庙,也代表了印加建筑的鼎盛,从下面的殿堂的照片可以看到太阳神庙的石料都是方方正正的,加工非常精细,表面打磨的就像天然的大理石一样光滑,而且安装的及其精确,严丝合缝,让人叹为观止。
这里是古印加帝国的首都,灿烂印加文明的见证!
圣多明各修道院也算是古朴美丽的建筑,四面典型的西班牙式拱形长廊把内庭包围住。
这里是古印加帝国的首都,灿烂印加文明的见证!
没来秘鲁之前,我对印加人的结绳记事就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所以到了印加博物馆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听基普的所在。基普(quipu)在印加语言里是“结”的意思。印加人是没有文字的,是依靠结绳基普来记载大事记的,大事打大结,小事打小结。古时印加信差们互相传递的全是代表各种信息的绳结。不同色彩的羊毛细线都有不同的意思;辫结的模样,线的折弯,每个结之间的距离,构成不同的信息。印加王通过基普了解纵达5500公里帝国内的信息,包括部落,羊驼,收成等数据。科学家认为基普是印加人独特的三维信息体系,和其他早期文明使用的二维的象形文字图形截然不同。
这里是古印加帝国的首都,灿烂印加文明的见证!


古代管乐器专家乌梅若斯(Jose Vitancio Umeres)展示古代陶制品的复制品。他手里的双水罐,具有特殊构造,以不同角度使其倾斜或遮住风口,在空气和水的作用下,它们就会发出发出类似各种动物的声音,非常奇妙。鸟类造型的器皿,则可模拟鸟叫声,而且声音也不止一种。两个水罐就是一个乐队,实在令人称奇。
这里是古印加帝国的首都,灿烂印加文明的见证!
在博物馆里只要给点儿小费,就能和印加乐队合影。小吉他排箫都是印加人特有的乐器,悠扬悦耳。
这里是古印加帝国的首都,灿烂印加文明的见证!
在博物馆碰到一位大眼睛的男孩,他妈妈在这里工作,印加后人都有毛绒绒的黑色大眼睛长睫毛,可爱的不行不行的:)
这里是古印加帝国的首都,灿烂印加文明的见证!
实际上库斯科看到的小娃儿,都非常萌。
这里是古印加帝国的首都,灿烂印加文明的见证!
现在秘鲁人仍然在使用古老的织布法,在博物馆,在各个市场里,在高原古老的村落里,都能看见他们用着同样的织布工具。这样类似的织布法在尼泊尔和云南都看见过,再次验证了世界各地古老的文明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这里是古印加帝国的首都,灿烂印加文明的见证!
南美的主要城市都有一个“武器广场”,库斯科也不例外。古城是棋盘式道布局,而广场是四四方方的直角设计。
这里是古印加帝国的首都,灿烂印加文明的见证!
古时的印加人信奉以天神为主的多种神灵(太阳、风暴、雷雨等)。西班牙人攻占了库斯科后,他们强迫印加人信奉天主教。如今在库斯科就有不下10个教堂,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教堂的圆塔顶。这些教堂建在印加的基石之上,往好听了说是两种文明与信仰的交融,实际上是恃强凌弱的见证。
这里是古印加帝国的首都,灿烂印加文明的见证!
这里是古印加帝国的首都,灿烂印加文明的见证!
这里是古印加帝国的首都,灿烂印加文明的见证!
广场上耸立着秘鲁民族英雄图帕克·阿马鲁二世(Túpac Amaru II)的雕像。他于1738年出生在一个印第安酋长家庭。1780年11月发动反对西班牙殖民者的起义,12月率领6万起义人员围攻库斯科未果,1781年4月被俘,5月18日在库斯科武器广场被处死,时年39岁。秘鲁在1821年终于脱离西班牙的统治,图帕克-阿马鲁二世是当之无愧的爱国先驱。
这里是古印加帝国的首都,灿烂印加文明的见证!
广场四周都是建筑,大多两层高,地面一层是拱廊式,而二楼有西班牙特有的木制阳台漂窗,很是精美。
这里是古印加帝国的首都,灿烂印加文明的见证!
这里是古印加帝国的首都,灿烂印加文明的见证!
这里是古印加帝国的首都,灿烂印加文明的见证!
这里是古印加帝国的首都,灿烂印加文明的见证!
在库斯科游走,恍惚间会有在西班牙某个山城的错觉。但如果留心,就会看出街道两旁建筑下部的基石正是古印加帝国的痕迹。
这里是古印加帝国的首都,灿烂印加文明的见证!
这里是古印加帝国的首都,灿烂印加文明的见证!
这里是古印加帝国的首都,灿烂印加文明的见证!
这里是古印加帝国的首都,灿烂印加文明的见证!
1821年秘鲁终于从西班牙的统治中独立,至今两个世纪。昔日的印加古都,今日游人如织。踩着印加时代的石板路,摸着厚重的印加古石墙,我在库斯科经常问自己,如果印加帝国能够保存至今,那在库斯科看到的又是怎样的盛况?可惜历史的车轮不能倒转,留给人的只能是对古印加帝国的无限唏嘘和惆怅。
这里是古印加帝国的首都,灿烂印加文明的见证!
这里是古印加帝国的首都,灿烂印加文明的见证!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