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书法研习:可以洗心

2024-03-05 19:53阅读:
书法研习:可以洗心

书法研习是一个漫长的修为过程。

这样的一段时间,对于每一个不同的人来说,长短可能参差不齐,有人可能随时中止,也有人长期研习下去,与之终身相伴。能坚持下来的确是件不容易的事。
这个修为过程,特别需要静下心,拿得稳且坐得住,不受外界的干扰,就像坐禅,信念专注在一个地方,逐渐向目标靠近。
过去人们写毛笔字,在没有墨汁生产的时候,提笔之前需要研墨。早期有的人身边用一个小工专门做这件事。而研墨也有一定的方法。比如研墨时墨块儿要直立于砚盘的正中,慢慢地加水,墨不能研偏,更不能让水珠乱滴乱串。
在视频里看过北京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田伯平讲他小时候的练字经历,其外祖父对他严厉管教,他的习字是被打出来的。田伯平五岁时虽然也喜欢玩儿,但却要在写字的时候坐稳且必须精力集中用心写好每一笔。尽管部分网友认为那里面有些夸张的成分,但其过程却是习书的一条正路。
练字过程对人是一种考验。心随笔走,宛如一场充满惊喜且又心旷神怡的春游。
田伯平说,在家中研习尤其要能坐得住,所写的字从第一个到最后一个应该都是一样的。这种极严格的书法练习有点令人恐惧,但却使田伯平走上了自觉研习书法之路,他的感受让人们铭刻于心。
厚积薄发始见真功。田伯平的经历告诉我们,习字的过程就是在洗心。
墨要一
点一点地研,墨的研磨过程就是在磨人的性格。
做人做事要有定力。《弟子规》里讲,定力是基本功,“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字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通过研墨能够磨出一个人的心性、品性和耐性,甚至达到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目的。
人磨墨,墨磨人。书法如此,艺术如此,其他都是如此。
洗心的过程中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耐心细心安心静心。静不下心来是练不好字的。
磨练意志的专心程度可以在研习书法当中体现,以墨洗心,文雅清正。放下便是洗涤心灵。
研墨,“用最黑的墨洗最净的心。”
写字之前需要有一个沉静心态,它就是专注力。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静气是一种气质和修养,也可以称为一种境界,需要自己去历练和积累。心静则神悦,神悦则福生
静气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它不是与生俱来的,是每个人在成长中练就出来的。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佛教中的持戒忏悔就是在洗心,如清泉流过心田,洗净染污的心地。净化心灵,从禅心开始。
当下浮躁的社会环境,更是考验人的时候。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做到静心如水,更是不易。
练字就是寻找自己内心的一片净土,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和放松。在快节奏的生活当中,也需要我们向大自然借力,来恢复内心的平静和纯净,回归最初的自由和宁静。
书法创作与禅语洗心有异曲同工之处。面对浮躁与喧嚣,用禅语洗心,习字的过程即如此。
儒家认为“静能生慧”,就是在平静和安逸之中增长智慧。“静能生慧,静能开悟,静能正道”。静心安神,静有千益。
陶弘景说:“静者寿,躁者夭,静而不能养,减寿;躁而能养,延年。”
要拒绝诱惑,不再过分专注于外物,才会达到心静的目的。心和意都完全清静,智慧即会涌现。
后来人们把“静能生慧,宁静致远”合为一句,强调修身养性的必要性。
“生命是一场热烈灿烂且美好的旅行”。在这美好的旅程当中,让生命发光,做好自己喜欢做的事,才能“热烈灿烂”。
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能战胜自己才能有所斩获。所谓一切受益都在它的发挥之后,不能把控自己,一切都是空谈。
我在读小学的时候,学校里上的大字课,每一次我都是认真的。这和学习其他任何科目一样,同样对待,不可偏废。因为书写是我所爱,文字是我所爱,书写便与其连在一起,让我有时间便提起笔写上几个字。
工作后,手中不离纸和笔,尤其开会的场合。会议需要记录,自始至终都要记吗?不是的。挑重点记,剩下的时间笔还没停下来。写什么?做写字的练习。怎么写好看,就在那里“划拉”,那就是练字的机会。那个年月的点滴积累打下了汉字书写基础。
长时间以来,和同事或友人见面打招呼的时候常被问道:每天都在练字吗?
退休之前我的回答是:不一定。因为时常需要把工作带到家里。比如改稿件、校对、看版样等等。
退休后则不同了,回答是肯定的:每天都在写,书写是人生的第一伴侣。挥毫落纸,一股浓郁的墨香散发开来,更增添了书写的兴趣与热情。
只有学会和自己独处,心灵才会洁净,心智才会成熟,心胸才会宽广。独处是一种静态之美,也是一种修炼。能够在独处时安然自得,才会在喧嚣时淡然自若。
生命,是一场华丽的绽放。要深刻地领会时光的涵义,更要懂得珍惜;人间的爱恨离别与是非短长,是这世间的常态。珍惜它的每一分秒,才会发出生命之光,否则就容易变成遗憾。
一生的研习,缘于热爱,方能坚持不断。有执爱相伴,笔墨生涯永年。
(写于20242月)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