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焦点|帮扶触角向“三农”延伸财税力量为乡村振兴添动力

2022-03-26 09:40阅读:
打赢脱贫攻坚战后,中央财政继续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摆到突出重要位置,全力做好政策支持和投入保障工作。近日,财政部会同相关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使用管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进一步细化衔接资金政策。
助力脱贫攻坚,财税帮扶功不可没;发力乡村振兴,财税力量同样不可小觑。为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持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各地财税部门积极行动,下达补助资金、安排政策补贴、落实税费优惠,将帮扶触角向农业、农村、农民延伸,为乡村振兴添动力。

锚定重点地区

黄洋村是贵州省遵义市税务局的乡村振兴重点帮扶点。近年来,在遵义市税务局的帮助和驻村工作队的努力下,黄洋村大力发展天门冬、银杏、魔芋、烤烟等经济作物,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增加了村民收入。如今,村里路修通了,产业发展起来了,环境变整洁了,村民更勤奋了,村容村民都发生了“蝶变”。
黄洋村平均海拔1100米,因为穷,曾经一度村里见不了几个年轻人,而现在,年轻人外出务工是少数、他们多选择在村子里就近就业。“这一变化得益于‘税务书记’来了之后,他不但多方协调帮我们修通产业路,还助村里发展了烤烟、魔芋、天门冬等产业……”黄洋村村民吴天华说。他口中的“税务书记”,是大坪街道黄洋村任驻村组长的遵义市税务局干部申忠。据了解,2019年以来,遵义市税务局直接投入帮扶资金150余万元,协调项目资金600余万元,帮助务川县黄洋村成功发展壮大烤烟产业,建成17公里烟基路,促成全市唯一的烤烟综合体项目落户;帮助务川县大漆村发展30万株香榧和千亩生姜种植产业,覆盖500余户农户;帮助习水县永盛村发展高附加值食用菌种植,建成烘干房、冷库等加工储存设备,2020年实现集体收入16万元。
“天山堡村从积贫积弱到村美民富,税务部门始终是我们的‘娘家人’。”重庆市劳动模范、酉阳县桃花源街道天山堡村村委会主任冉慧说。冉慧所在的天山堡村紧挨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景区,坐落在海拔1100米至1600米的高山上,是土家族聚集的村落。多年前,该村因地处高山、交通不便、基础条件落后,进村如同上“天山”一样,因此得名天山堡村。2014年,冉慧被选为
天山堡村村委会主任,开始带领村民们发展蔬菜、水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
“我们有4户村民经营农家乐,在旺季每户日均收入上千元。他们都是个体户,国家通过减免税收最大程度让利给这类市场主体。”冉慧介绍,天山堡村目前有2户集体经济、4户农家乐,发展了200亩高山蔬菜、200亩经果林、200亩中药材等经济作物,这些涉农企业增值税基本全免,这是对乡村产业发展最直接的支持。
“对于已实现脱贫攻坚的地区而言,继续沿用税收优惠政策,加强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有助于培育和扶植产业扎根,为实现乡村振兴创造条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汪浩说。

抓住重点任务

一大清早,海南省海口市龙泉镇五一村种植户陈世荷就哼着小曲儿,下地插秧:“今年再也不用为护苗水发愁啦!”原来,过去村里的田靠一台老水泵引水灌溉,管道直径小,到春灌用水高峰,南边的1500亩农田根本不“解渴”。
聚焦农民最迫切的现实难题,海南省财政部门大力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过去两年,区里共投入财政资金4644.52万元,用于农田水利、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全区的田间水泵都更新了。”海口市龙华区乡村振兴服务中心负责人王洲财说,新水泵管道直径达40厘米,抬高了基座,既不用担心排涝问题,也能让灌溉末端的1500亩农田喝得饱。
河南鑫合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经营怀菊花、怀牛膝、怀山药、怀地黄等农副产品及土特产品种植、收购、加工、包装、销售的生产企业。多年来,该企业产品销量逐年增长,市场份额逐年扩大。“一系列的减税降费政策和便民办税服务措施以及疫情防控期间阶段性社会保险费减免、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对农企的扶持‘功不可没’!”回首公司的发展历程,该公司鑫合农业开发项目总经理表示,是财税部门的好政策、好服务让自己吃了一颗定心丸。
近年来,为了帮助广大种植户念好“致富经”,河南省焦作市税务系统专门成立了特色农业帮扶小组,并编撰生动形象的宣传小册,将便捷的办税举措和实用的政策干货送进田间地头,为农户详细讲解自产自销农产品免征增值税等税收优惠政策,辅导农户开具自产自销农产品免税发票,助力农户稳产增收,推动怀菊花种植业稳定健康发展。
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促进下,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保持了参与的高涨热情。与此同时,随着乡村旅游、特色产业、农村电商等快速发展,“企业+农户”的合作模式也在被迅速复制。这背后,是各类市场主体对财税部门持续释放出的聚焦服务乡村经济、全面落实利企惠农政策长期利好的认可。汪浩表示,财税支持政策针对与乡村振兴战略有交集的涉农企业给予优惠,目的是通过产业引进助力当地就业,从而达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目的。“应该说,一定程度的免税或者退税,有助于那些有志于投身乡村振兴的市场主体轻装上阵。”

用好管好衔接资金

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支持和拨款下,“三农”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推进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
2022年,中央财政按照只增不减的原则,预算安排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以下简称衔接资金)1650亿元,同口径较2021年增加84.76亿元,增长5.4%,不仅体现了过渡期财政支持政策保持总体稳定的要求,还进一步加力。此次印发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过渡期继续通过原有资金渠道巩固“三保障”成果;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推动脱贫地区更多依靠发展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要求,督促指导各地聚焦重点地区、重点任务、重点环节,用好管好衔接资金,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和脱贫群众增收效果。
在重点地区上,加大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倾斜支持。过渡期,中央财政坚持将重点帮扶县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中之重,在测算分配衔接资金时单独考虑该因素,予以倾斜支持。在此基础上,《指导意见》进一步督促相关省份将重点帮扶县摆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突出位置,在分配中央和省级财政衔接资金时,确保中央有关倾斜支持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在重点任务上,优先支持联农带农富农产业发展。《指导意见》要求各地逐年稳步提高中央财政衔接资金用于产业的比重,并明确了支持的重点内容、关键环节和扶持方式。要求衔接资金优先保障到人到户项目的资金需求,重点支持防止返贫监测对象、脱贫户发展生产增收,提高家庭经营性收入。完善产业项目利益联结机制,确保群众充分受益。
在重点环节上,强化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管理。《指导意见》在总结有效做法的基础上,要求各地建立健全项目库,严把项目入库质量,夯实项目施工准备,加快前期工作进度,确保项目有序推进。同时,要求各地加快资金下达,落实资金绩效管理要求,加强跟踪督促,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工作,确保资金使用效益。
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乡村振兴建设委员会副秘书长袁帅表示,中央财政将继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保障和保持过渡期财政支持政策总体稳定,进一步优化资金使用结构,突出资金支持重点,创新资金使用方式,强化资金项目管理,切实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充分体现国家对“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的高度重视。“联农带农是乡村振兴的支点,衔接资金优先支持,可以说是牵住了‘牛鼻子’。支持联农带农项目(产业)等于抓住了撬动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可以聚集资源、内在驱动,影响连接、集聚集群。总之,因为有了联农带农项目(产业)的优先发展,乡村振兴这个系统工程就能中心开花、重点突破,走上发展的快车道。”西南财经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孟立联如是说。(以上来源:《中国食品报》(2022年03月25日01版) 新社汇·全媒体矩阵转载发布 )
焦点|帮扶触角向“三农”延伸财税力量为乡村振兴添动力
图片来源:网络
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乡村振兴建设委员会副秘书长袁帅认为,中央财政继续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保障和保持过渡期财政支持政策总体稳定,进一步优化资金使用结构,突出资金支持重点,创新资金使用方式,强化资金项目管理,切实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充分提现国家对“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的高度重视,始终放在国民经济重中之重的地位。
只有农业产业兴旺,才能实现农民富裕,将资金重点支持产业,优先支持联农带农富农产业发展,体现了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政策底线,为强农富民提供有力支撑,解决“三农”短板,保证相关项目顺利建设,巩固农业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地位和关键性作用、确保农业经济、农业产业稳固提升。而强化引导各地统筹资金管理和创新投融资模式,则是在方向上更加注重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创新发展,推进以农业产业为主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并建立健全联农带农富农机制,通过产业优化、要素集聚、资源流动,推动农业经济整体质量提升带动乡村振兴多元化发展。
目前,在国家的一系列政策支持和拨款下,农村综合改革向纵深推进,“三农”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村资源要素加速盘活,城乡融合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为统领、行业专项规划为支撑、村庄规划为落脚点的规划体系初步形成,实施机制加快完善,规划实施综合效应加快显现,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具体体现在:
1)粮食生产连年丰收,连续6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实现历史性的“十七连丰”;
2)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累计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3)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4)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大病保险制度;
5)乡村治理效能不断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加强,文明乡风加快培育,数字赋能等治理方式在各地创新发展;
6)返乡创业成效显著,“归雁经济”渐成规模,各试点地区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不断完善政策措施,着力优化创业环境,扎实推进项目建设,返乡入乡创业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涌现出一批可资借鉴的典型案例。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长远大计和统筹不同地区、部门、单位的差异性工作的全局部署。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稳扎稳打、久久为功,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农村是最广阔的增量空间。农民收入水平提升、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会释放出巨量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在接下来,改革创新是促进乡村振兴的根本动力。要依靠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法律制度和政策体系,激活要素、主体和市场,增强农村发展的内生活力,构建各具特色、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和乡村全面振兴。要进一步充分挖掘农村内需潜力,推动乡村振兴和城市更新“双轮驱动”,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围绕产业、人才、生态、文化、组织,扎实有力的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和现代农业强国建设。
焦点|帮扶触角向“三农”延伸财税力量为乡村振兴添动力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