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从《道德经》《金刚经》和《圣经》来说“道”

2012-05-01 22:50阅读:1,889
老子在《道德经》中是这样阐述道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又说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从老子的阐释中我们可以认识到:首先,道的内涵和外延是难以描述的,道是空无,但万物之始却来自道,道是万物之母,是万物之宗,所以,道包含了一切,道是实有。第二,道“惟恍惟惚”,给人以恍惚之感。什么是恍惚呢?“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这种认识和感觉是什么呢?是浑沌状态,无边无际,无招无式,看似纷乱,却井然有序,其中有象、有物、有精、有信、有情、有义。

佛陀释迦牟尼在《金刚经》中开示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从佛陀的开释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如来就是道,道就是如来,名相虽异,实质为一。

《圣经•约翰福音》第一章第一节这样描述:“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这道太初与神同在,万物是籍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籍着他造的。”

这是在说,宇宙初始时,道已经存在,或者说,宇宙未形成前,道已经在那里了。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神代表道。万物是神造的,且是籍着道造的,不籍着道,神造不出万物。

综合《道德经》《金刚经》和《圣经》的阐释,我们基本可以认识到,“道”有如下属性。

1. 道是如来,是宇宙之母,万物之宗。道是神首,宇宙万物是神靠着道创造出来的。

2. 道空虚,却包含万物,道能运化宇宙万物,宇宙万物皆在道的运化之中。
3. 道是浑沌,一切皆在道中,外表看似纷乱,内里一切井然有序,“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4. 道有精有信有情有义,道不是无情物。不是无信物。
5. 自然界的一切法则是道的体现,人的生老病死和人类社会的兴亡盛衰也是道的体现。

所以,“道”在一切中,道在梦幻中,道在现实中,道在水中,道在山中,道在天空中,道在土壤中,道在头脑中,道在心窝里,道在过去中,道在未来中,道在一切时空中,道在万事万物中。

“道”就是宇宙万物的终极真理。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