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宁鸿彬教学风格

2014-08-05 19:43阅读:77
宁鸿彬教学风格
宁鸿彬1955年开始教师生涯,1962年创造了“卡片辅助教学法”。从1978年直到1995年的17年间,他共进行了6期语文教学实验。从“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到“教会学生学习语文”;从“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把思维训练提到哲学高度进行研究的“语文教学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讲读教学艺术研究”主题实验,他不断探索、积淀,开拓了一条语言与思维训练相结合的语文教改之路。
一、 卡片辅助教学法
  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是教师为组织学生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以及确保学生掌握教育内容而进行的一系列有目的的行动。宁鸿彬认为:语文教学应根据学生语文学习的心理特点和规律,运用和完善教学方法。他认真研究心理学中有关智力组成的五种基本心理因素,汲取心理学实验研究的成果,如:多种感官协同活动有效提高感知效果、呈活动状态的感知对象较静止状态更易感知、感知活动的“定向”作用可提高感知效果等,发现了卡片的相关特点及语文教学中卡片的功用。他在第一期的语文教学实验中通过比较研究,论证了“卡片辅助教学”的有效性:利用卡片复习、练习,调动学生视觉和听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运用卡片复习和练习,调动了“再认”和“复做”两种记忆形式;用卡片复习和练习是在意义识记基础上的知识巩固;用卡片复习和练习是一种分散复习的方法。他不断探索、完善,首创了“卡片辅助教学法”。即根
据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特点,变口头表达形式为文字图片形式的一种辅助性的直观教学方法。具有复习巩固知识、训练技能的功能。
二、 四步教学程序
  宁鸿彬认为:能否自觉地运用各种学习方法去有效地学习、掌握语文知识,是衡量学生学习能力的标志。教会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知识的能力,可借助两条途径。一是传授学习语文知识的方法;二是示范学习过程的思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宁鸿彬坚持学生自学为主的教学形式,提出了“通读——质疑——理解——实践”的教学步骤。
  1.通读:通读全文,了解课文说什么,怎么说;借助工具书,读懂词句。
  2.质疑:提出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3.理解:分析研究解决提出的问题。
  4.实践:以课堂练习、课外作业的形式,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在众多的教学法和教学程序研究中,宁鸿彬的四步教学程序有其独特的内涵。既在引导学生自己探索语文知识的同时,教给学生阅读思考的策略。如:在质疑环节,教师传授6种质疑的方法:结论求详、结论求因、巡释求结、由此及彼、联想然否、探索异同。在理解环节,教师传授5种阅读理解的方法:化整为零、剖析因果、明辨条件、比较异同、总结概念。而学习策略的教学以示范的形式出现,其中优秀学生的示范则发挥了学生间的相互作用,这种形式的学习信息的传递,更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让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自学语文知识;并且创设条件,让学生运用知识,将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这就是宁鸿彬对语文教学规律认识和把握的独到之处。
三、 创造性思维训练体系
  我国语文教学研究主题经历了知识——技能——智力这样的发展轨迹,在完成了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相关研究后,宁鸿彬与时俱进,1986年开始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课题研究。期间他提出了“跨世纪培养人才”、“使学生突破教师的知识、能力和智力的局限”、“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等着眼于激发学生创造思维、发展学生创造才能的观点,并在实践中摸索了数十种发展学生创造思维的做法,构建起创造性思维训练体系。
  宁鸿彬认为创造性思维就是指对已知事物或未知事物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创造性思维训练是指导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听、说、读、写活动,把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寓于语文课的阅读教学、知识教学和听说读写训练之中。而语文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则是指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语文。对于中学生而言别人没有想过,你这样想了,这就是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训练”体系的实施,是建立在开放式教学环境中的。宁鸿彬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教学民主,提倡独立思考。他向学生提出了“三个不迷信”: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家、不迷信老师;他向学生提出了“三个欢迎”:欢迎质疑、欢迎发表与教材不同的见解、欢迎发表与教师不同见解;他向学生提出了“三个允许”: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意见。从而为学生的求异思维开辟了一个适宜的氛围。
  在由求异思维、求同思维、直觉思维、分析思维、灵感思维构成的创造性思维中,宁鸿彬重点研究了求异思维训练。在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的求异思维三特性的理论指导下探索语文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训练策略。
  1.多端性:求异思维三特性之一,既多方向、多角度、多途径地思考问题,假设解决一个问题有多种正确的方法,一个问题有多种正确的答案;思维灵敏迅速,畅通少阻,短时间内对一个事物可以从不同方面做出多种多样的表达。宁鸿彬运用多样性解答、多角度回答、多正案选择等策略训练学生在短时间内产生多种思路的能力。
  2.变通性:求异思维三特性之一,既不拘常规,灵活运用,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相应的变动。宁鸿彬运用反方向求解、变方式表达、变角度陈述、评介综述式等策略训练学生摆脱思维定势影响,从实际出发,随机应变,提出见解的能力。
  3.独特性:求异思维三特性之一,既用前所未有的新角度、新观点认识事物,冲破习惯范围,超常规限定,提出不同凡俗的异乎寻常的独特见解。宁鸿彬运用创造性发挥、综合性介绍、加工性修改、阴意性表达、疑难题征文等策略训练学生独一无二的见地。
  就这样宁鸿彬在开放性的语文教学环境中,有序地进行以求异思维训练为主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构建起创造性思维训练体系,形成了自己语文教学特色,为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开拓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