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破发接二连三背后罪魁祸首是什么
2022-03-24 07:55阅读:
新股破发接二连三背后罪魁祸首是什么
原创 杜坤维 杜坤维财经 2022-03-24
07:53个
新股破发,牵动着投资者的心,近日新股破发越来越多,投资者打新损失惨重为数不少,加上二级市场走势低迷,投资者更是雪上加霜,问题在于新股破发的元凶是什么?
今天上市的N和顺和N首药-U均低开破发,和顺低开10%,首药低开22%,股价此后都有所反弹,和顺收跌5.63%,首药收跌19.52%,这只是新股破发的一个缩影,实际上近段时间新股破发是接二连三,上周,沪深股市上市新股11只,其中首日即破发的达到6只,占比55%,上周也成为截至目前2022年新股破发数量最多的一周,一半新股破发,说明新股定价奇高,很不合理,今年整体而言,新股走势不佳,今年以来上市新股69只,首日即破发的多达13只,占比19%。
我国历来有炒新的传统,上市首日,只要不是实在炒不动新股,资金都会千方百计的炒一把,实在炒不动了,也只好作罢,往往第一个交易日不破发,随后新股也会继续破发,回归价值,据不完全统计,这类个股数量达到15只, 这也意味着今年挂牌的69只新股,破发的有28只,占比41%,接近一半新股破发,可见新股定价机制完全失灵,出现定价虚高,随着时间推移,不排除未来会有新的股票加入破发大军。
注册制以后,打破23倍市盈率红线,新股破发也会零星出现,但新股集中破发,主要集中于新股询价机制改革以后,为什么要进行询价机制改革,在于部分上市公司出现超低价发行,募集资金不足,很多人开始质疑新股询价机制,较为集中的观点是机构集中报价、串通报价或抱团压价,我们不能排除个别机构报低价行为,但绝大部分机构报价是理性的,部分观点认为与其让投资者炒新赚钱,还不如给上市公司多一点钱。有关方面进行了询价机制改革,从完
善定价机制来看,高价剔除比例从不低于10%调整为不超过3%不低于1%,同时打破四值孰低原则,也就是发行价格超过剔除最高报价后网下投资者报价的中位数和加权平均数,剔除最高报价后公募基金、社保基金、养老金、企业年金基金和保险资金报价中位数和加权平均数孰低值的,这两项改革虽然有利于新股询价往高处走,但是在利益驱使下,网下询价机构也不会把价格抬得太高,还是希望获得较低的新股,从而实现正的收益,关键是加强询价报价行为监管,明确网下投资者参与询价时规范要求、违规情形和监管措施,涉嫌违反法律法规或证监会规定的,上报证监会查处或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为本次改革针对的就是低价发行,新股询价报低了,出现重合的报低价,涉嫌抱团报低价的话,责任是很大,根本犯不着冒险报低价,反正赚钱也不是放进自己的口袋,亏钱又不是自己的钱,报高价,至少平安无事。这种思维主导下,新股价格自然走高。
确实新股询价制度改革以后,新股估值大幅走高,据媒体资料,截至今年3月17日,询价新规实施以来,科创板与创业板累计发行新股126家,其平均发行市盈率高达56.35倍,与新规实施前1个月的18.66倍相比明显上升,一些高价发行的没有盈利和高市盈率个股成为破发的重灾区,翱捷科技没有盈利发行价格高达164.54元,现在股价是73元,股价已经腰斩,大族数控发行价格为76.56元,发行市盈率高达108.4倍,行业市盈率为38.88倍,目前股价是56.5元,破发接近30%,;思林杰发行价格65.65元,发行市盈率75.60倍,行业市盈率为34.78倍,目前股价是44.4元,跌幅也接近30%。
新股价格走低了,新股上涨投资者获得实惠,就被有关人士万千指责,要求改革新股询价机制,看来很多人是见不得投资者赚钱,投资者赚钱了心里就不太舒服,新股价格走高了,新股破发严重,投资者亏了钱,反而认为这是市场化改革的胜利,是一种正本清源。真的是执行双标标准,实际上新股价格博弈市场化结果是,上市公司如果认为发行价被市场低估,完全可以择机发行,问题是尽管市场千夫所指的责骂新股价格太低,可是没有一家公司延迟发行,依然是抢着上市,说明新股价格并不低,也没有偏离内在价值,实际上部分超低价上市公司新股市盈率还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一大截,怎么能算压低价格发行呢?机构抱团超过是英雄所见略同,那么机构报低价是不是也有机构估值共识因素呢?
新股改革不能总是朝着有利于高价的方向进行,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赚的盘满钵满,投资者也需要喝一点烫水,而不是所有新股的利益都被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拿走,投资者连喝汤的机会也没有,对投资者是很不公平的,很不友好的,与投融资平衡越来越远。
在目前询价机制下,新股发行不破发是很难的,这种改革公平吗?新股询价是不是需要新的改革?